上海市人大代表建議制定《上海市寵物管理條例》,規范和促進我市市民文明飼養寵物的行為。
小區里的流浪貓、狗歸誰管?買到“星期貓”找哪個部門解決?正在召開的2023年上海市兩會上,人大代表姚海嵩建議在《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上海市寵物管理條例》,規范和促進市民文明養寵行為,推動社會治理。
“目前,家里養狗、貓等寵物的情況日益增多,需要進一步倡導文明養犬。但是養犬管理條例只針對養犬行為,其他飼養寵物行為并沒有納入管理范疇。”姚海嵩代表說,疫情期間,上海出臺過寵物犬貓托管工作的通知,體現了城市的溫暖和人文精神的進步。制定《寵物管理條例》也是彰顯“文明”、“友善”、“和諧”的價值觀。
姚海嵩指出,《民法典》規定了飼養動物損害責任,從民事法律角度已經形成了相應的體系和規則。因此,制定《上海市寵物管理條例》已經有了上位法依據。
他建議,保留《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經過實踐檢驗有效的管理范圍,在《上海市寵物管理條例》中將涉及犬只的行為和主體擴大至貓或其他寵物的行為和主體,并進一步完善關于登記、許可、 防疫以及禁止飼養等寵物飼養的許可管理制度,厘清各個部門的職責,統籌做好寵物行政管理工作。將民法典涉及飼養動物的責任和義務,結合《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以及本市實踐經驗,形成文明飼養寵物的具體條款,明確市民飼養寵物所需遵守的規則,倡導文明飼養寵物。
“現在對社區中的流浪貓、犬問題一直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由此引發的鄰里矛盾成為社區治理當中的一個難點。”姚海嵩認為,飼養寵物所引發的往往是社區居民間的鄰里矛盾,這需要發揮社會自治作用,從而化解糾紛。如果制定了《上海市寵物管理條例》,將有利于明確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各方職責,推動寵物管理的社會共治工作。
“根據相關統計,2022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將達到4936億元。寵物經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其發展將為社會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姚海嵩告訴記者,必須看到的是,目前寵物產業存在“魚龍混雜”現場,缺乏相關行業標準、行業管理,市場消費環境還有待加強。“比如,售賣病貓、病狗、捆綁銷售寵物飼料等現象,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情況時有發生。”
因此,姚海嵩認為,《上海市寵物管理條例》可以從強化行業監管、促進行業發展,從“服務”、“管理”兩方面予以考量,用法治方式引領推動寵物產業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