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基層天地寬 益陽百名律師入村服務
日期:2007-08-27
作者:王鐵軍 李鑫佳 徐靜飛 記者 劉文韜
閱讀:2,869次
今年4月,益陽市司法局組織18家律師事務所的100多名律師,深入當地18個村提供法律服務,既增強了農民的法制觀念,改善農村法治環境,又擴大了律師的服務范圍,發揮律師在新農村建設中應有的作用。
艱難開局
起初,律師們的熱情在有的村并沒有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響應。
在資陽區赤江咀村,律師剛進村,“律師進村找案源來了”、“律師進村,一沒帶錢,二沒帶物,沒得用”等風言風語便接踵而至,律師們甚至連村干部的面也沒見著。一個星期后,律師們再次來到該村,村支書拋下一句話———“我們保持聯系”,便再無下文。第三次,律師們改變工作方式,通過上門與干部、群眾交心,了解到該村有兩件“煩心事”:一是地下“六合彩”成為該村社會治安的一個亂源;二是有一名村民到一個漁場偷魚時被打傷,村里多次處理,雙方都不服,矛盾有升級的可能。律師們立即從這兩件事入手,一邊悉心調解偷魚糾紛,促成雙方簽署了調解協議:偷魚者甘心接受處罰,漁場方承擔打人的責任;一邊以田間地頭為法制宣傳陣地,開展法律政策宣傳,促使一大部分沉迷地下“六合彩”的群眾醒悟,不再參與“買碼”。村干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徹底改變了對律師的態度,馬上和律師簽訂了免費法律服務協議。
悉心解難
針對目前困擾廣大農民群眾的婚姻家庭鄰里糾紛,農民工工傷,勞資糾紛,土地承包轉讓糾紛,征地拆遷補償糾紛以及村民與村支兩委之間的利益糾紛等問題,律師們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積極為農民排憂解難。
沅江市三眼塘鎮龍浹村有個100余畝、多人承包的園藝場,承包期已經超過15年,有的承包戶還沒向村里續交承包費,村民對此意見很大,并由此引發矛盾。湖南濱湖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了解這一情況后,對承包戶一一上門進行法律宣傳,一戶一戶清理欠款,發出催款通知書。目前,除兩戶有特殊情況外,其余的都交齊了應交的承包款。同時,律師們還幫助村干部制定了招、投標方案,從源頭堵住承包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
針對征地拆遷方面矛盾糾紛多的現狀,湖南天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通過與征地單位協商,以提供就業崗位等形式,為失地農民提供輔助性補償,不但妥善處理了100多起糾紛,也為當地黨委、政府解決此類糾紛提供了有益的參考。為了解決沅江紙業公司與周邊農村的征地拆遷糾紛,該所律師向沅江市委、市政府遞交《支持沅紙建設,安置失地農民》的法律建議書,經采納后,在沅江市委書記的協調下,順利解決了200多名失地農民的就業安置問題。
南縣烏嘴鄉窯咀村村民廖某,在廣州某工廠因工受傷,兩個手指被機器軋斷,廠方在支付醫療費后,不愿進行工傷賠償。南縣躍海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幾下廣州,收集證據,并在多次與廠方談判無果的情況下,依法申請勞動仲裁,促成廠方賠償廖某工傷賠償金5.5萬余元。
入村期間,律師們還通過擔任村支兩委的法律顧問,開展適合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律學習培訓,提高村干部依法治村的素質與能力,同時,也培養了村民們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招商引資、清理村辦企業的債權債務,助推村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截至目前,該市律師共為農民發放各種宣傳資料16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2000余人次,上法制課200多場次,發放法律服務聯系卡20000余張,排查調處矛盾糾紛462起。
反響良好
律師進村開展法律服務,深受農村干部群眾歡迎。就連原先對律師入村開展服務活動有所顧慮的赤江咀村村黨支部書記也對律師們的工作贊不絕口:“我原先也不相信律師能辦什么事,現在看來,建設新農村,少了他們的法律服務不行。”
益陽市司法局的領導表示,要將律師下農村進行法律服務的活動深入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