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法治聚焦 >> 學界

學界

人大法工委:提高立法質量要在起草階段下功夫

來源:法制日報     日期:2011-12-19         閱讀:3,041次



 

“提高立法質量,在起草階段就要下功夫。”在近日由中國行為法學會舉辦的“中國法律實施”高端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立法規劃室主任吳高盛作上述表示。

就我國立法的有關問題,《法制日報》記者在論壇結束后采訪了吳高盛。

他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與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相一致,以憲法為統帥和根本依據,由門類齊全、結構嚴謹、內部協調、體例科學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規所構成,是保證我們的國家沿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各項法律制度的有機的統一整體。從構成來說,分三個層次:憲法為統帥,法律為主干,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七個部門:憲法及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據介紹,目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現行有效的法律240件;國務院制定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有700多件;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7000多件。此外,還有數以萬計的規章。

“為了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作為國家的法律體系應當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各法律部門之間、各個法律部門內部、不同層次的法律規范之間,應當相互協調、和諧統一。”吳高盛說。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吳高盛談到,從立法工作來說,我們的法律順應社會發展規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符合立法工作自身的規律,質量是好的。但是,由于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很快,這就需要及時修改完善不適應社會實際的法律,制定新的法律,不斷完善法律體系。

修改和制定法律很重要的工作是法律草案的起草,法律草案的質量高不高,起草環節非常重要。

“提高立法質量,不僅要在審議環節下功夫,在起草階段也要下功夫。要提高法律草案的起草質量,在起草過程中要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法律規范與政策、與其他社會規范的關系,可以用政策、道德、黨紀政紀或習慣調整的行為,就不一定用法律手段來調整。二是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關系。能夠通過民事手段、行政處罰解決的,就不一定用刑事手段來處罰,把握好法律關系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系,發揮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的有效功能。三是權力與職責、管理與服務的關系。權力只能與職責相聯系,不能與利益相聯系;管理的目的不是為了處罰,更不是為了罰款,而是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四是部門的權力與國家權力的關系。要樹立全局觀念,立法是立國家的法,不是立部門的法,部門是有分工的,但不論什么部門,都是代表國家行使國家權力,部門沒有自己的權力。五是從實際出發與參考借鑒的關系。要立足中國實際,參考借鑒國外的經驗,但以我為主,從中國實際出發,不照搬照抄。六是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立法要解決實際問題,又要為改革發展留下必要的空間,要具有操作性,又要有一定的原則性,以適應各地發展不平衡的情況。法律起草工作如果下的功夫不夠,沒有很好地處理各種關系,就可能影響到草案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增加常委會審議的難度,影響法律的及時出臺。”吳高盛表示,要提高立法質量,起草者、立法者應當把握規律,遵行規律,適應規律,制定出體現和實現公平正義的良法。同時,要根據客觀實際的發展變化,及時修改完善不符合發展需要的法律。

他強調,立法工作,要堅持立法為公,反對部門利益法制化。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國家的性質決定了立法必須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根本利益。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立法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利益,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同的利益群體、階層,都會通過立法來反映或維護其自身的利益。如何調整各種利益關系是立法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在立法實踐中,要特別注意反對部門利益。中央文件曾明確指出,在立法工作中要防止“利益部門化”和“部門利益法制化”,保證制定的法律體現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這是維護國家法制統一的重要方面。部門利益,說穿了,就是要擴大手中的權力。部門利益法制化,不僅在管理方面造成多頭管理、重復管理、交叉管理,無人管理,互相推諉的現象,而且直接影響立法、干擾執法、損害守法。

在談到如何保持法律的穩定性和可操作性時,吳高盛說,為了發揮法律在改革開放和完善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必須保持相對穩定,這樣才能有權威。但在一個發展變化相對較快的時期,也不能固守穩定不變,應當修改的必須及時修改,應當廢止的必須及時廢止,做到立、改、廢相協調。

吳高盛表示,為了保持法律的穩定,法律需要有適當的前瞻性,但也不能過于超前,過于超前就會脫離實際,無法執行或者因為意見分歧而很難及時出臺。

此外,他還談到,為了使法律順利實施,要抓緊相關法律配套規定的制定。“有的法律的配套規定,對于法律的實施有著重要作用,必須及時出臺,否則,將會影響法律的有效實施。”吳高盛說。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