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律協業務研究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是指導和組織上海專業領域律師的業務研究。業務研究委員會水平的高低影響著上海律師整體的執業素養和水平,也直接反映了上海律師整體的法律服務質量和競爭力。
九屆理事會對于業務研究委員會的工作一直相當重視,力圖通過制度上的創新,使上海律協業務研究委員會的工作更上一個層次,于是三大新舉措應運而生。可以說,上海律協原先已有的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面向上海全體律師報名、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自由競聘并由委員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等制度,已經屬于全國領先的創舉,而這次新出臺的三項舉措,更是讓上海律協業務研究委員會的制度化建設邁進了三大步:
一、出臺《上海市律師協會業務研究委員會活動計分規則》
上海律協原先與業務研究委員會直接有關的規則規范有兩部,分別是:《上海市律師協會業務研究委員會工作規則》,用以對業務研究委員會的整體工作予以規范;《上海市律師協會業務研究委員會經費使用規則》,用以對業務研究委員會的經費使用予以規范。
在這兩部規則的規范和指引下,上海律協31家業務研究委員會相互協作、密切聯系,頻繁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單單2011年就舉辦各類活動288次,幾乎每天都有1次可供律師參與的活動。
2011年12月30日,業務研究指導委員會的年終會議上,有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提出,以活動次數作為衡量業務研究委員會工作績效的標準不盡科學,對于堅持辦精品、重質量的業務研究委員會來說不夠公平。為完善業務研究委員會的考核標準,應使業務研究委員會活動所取得的成果以具體分值來予以體現。建議一經提出,委員會便委托業務部著手研究,并起草完成了《上海市律師協會業務研究委員會活動計分規則》。經過反復征詢意見,于2012年4月16日在上海市律師協會第九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上通過。
《計分規則》共計20條,將業務研究委員會活動分成內部會議、公開活動、出具法律法規修改意見、疑難案例討論、編寫行業法訊等12項內容,而每項內容又根據不同的情況和細節,給予不同的分值,使業務研究委員會的每項活動都能對應相應分值,受到了各業務研究委員會的歡迎。可以說,理事會在短短4個月的時間里,完成對一部新規則的調研、起草、征詢和出臺,其工作效率和執著態度值得肯定。
二、業務研究網絡管理系統投入試運行
一家好的律師事務所,必然相當注重它的信息化建設。一家規模化或是專業化的事務所,必然擁有一套完備的信息化管理軟件。而一個好的業務研究委員會更應加緊步伐實現信息化辦公模式的變革。
為緊跟時代潮流,讓業務研究委員會也擁有一套完備的信息化管理軟件,彌補因時代快節奏發展而自然產生的技術空白,秘書處信息技術中心與業務部從今年1月起就合作設計,針對業務研究委員會的工作度身定做了一套信息化管理軟件———業務研究網絡管理系統,除實現部分基本功能外,還開發了不少附加功能。2012年5月17日起,業務研究網絡管理系統投入試運行。
投入試運行的網絡管理系統除了能夠實現活動申報、業務研究委員會通訊錄查詢及自動生成、研究成果直接上傳等基本功能,還能實現活動通知自動生成、發布、經費使用情況查詢、活動計分情況及排行榜查詢等附加功能,并將逐步開發委員律師短信群發、活動簽到表自動生成、律師簽到自動記錄等功能。
而對于律師個人而言,也可以在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報名期間,通過《律師之家》軟件完成報名,大大簡化了報名的流程,節省了律師的時間。
三、杜絕浪費,經費使用模式大變革
上海律協在業務研究委員會的成立之初,借鑒同行業和其它行業專業委員會的經驗,在經費使用上采取了每家業務研究委員會均分平攤的方式,但這必然會產生業務研究委員會“吃大鍋飯”,實際支出與實際需求不符,年終因預算尚有結余而突擊花錢等不良現象。即便近幾年出臺《經費使用規則》,強調對經費使用的紀律,規范和完善經費使用的審批流程,仍難避免業務研究委員會活動在年終相對集中的現象。
經會長會議討論研究決定,2012年起,各業務研究委員會的經費將由各分管會長統籌,不再是每家業務研究委員會對預算均分平攤,而是給予舉辦活動多、研究成果豐碩的業務研究委員會更多的經費支持,而舉辦活動少、沒有研究成果的業務研究委員會,甚至可能得不到經費支持。通過這一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對業務研究委員會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要求。
三大舉措還只是開始,本屆理事會還將繼續注重業務研究委員會的制度化建設,使業務研究委員會真正做到引領行業專業研究、拓展業務、專業技能交流的作用。通過這一系列創新舉措,提高業委會對律師業的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上海律師的專業技能及社會影響。[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