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長江經濟帶14萬律師真正團結起來!
芳菲四月的第一天,迎來了第二屆長江經濟帶律協會長年會的召開,重慶、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上海、北京、廣東、山東、福建等十多個省市律師協會會長齊聚于美麗的黃浦江畔,聚集上海司法體制改革,探索各地律協發展經驗和困惑,堪稱律師界高規格大會!律新社在現場聽到許多律協掌門人呼吁:希望構建律協管理一體化,促進長江經濟帶14萬律師共同發展!
據律新社了解,長江經濟帶律協會長年會是律師業建立的首個橫跨東中西部的區域性互動交流合作機制,是律師行業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有益探索,首屆年會于前年在重慶召開,各大律協會長們“約定”了定期舉辦交流會。第二屆年會由重慶、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上海11省市律師協會主辦,上海市律師協會承辦。
長江經濟帶建設離不開廣大律師參與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科學謀劃中國經濟新棋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重大國家戰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的決策部署,司法部于2016年印發《關于司法行政工作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意見》,對司法行政工作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部署。
意見指出,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的決策部署,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找準工作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努力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有力的法律保障和良好的法治環境。
開幕式上,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姜平,全國律協秘書長何勇,上海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鄭善和出席并致辭。
姜平在致辭中強調,長江經濟帶建設對于拓展區域發展空間,引領沿江、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希望廣大律師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推動構建世界級生態法治保護示范點;推動構建世界級產業集群法律服務示范帶;推動構建世界級城市群依法治理示范帶。通過此次論壇,能更準確地把握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基本內涵,找準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法律服務和保障的切入點和契合面,充分滿足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法律服務需求。
何勇表示,推動長江經濟帶律師業的改革與發展,是促進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客觀需要,也是促進長江經濟帶一體化發展的必然選擇。推動沿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離不開跨區域、綜合性、高質量的法律服務。各律師協會間需要加強合作,密切聯系,建立和完善業務交流的工作機制,為長江經濟帶律師業合作參與經濟帶建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保障。他希望此次年會能引領長江經濟帶律師業立足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為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鄭善和表示,要進一步加強長江經濟帶在法律服務上的協作,建立法治共識機制,用法治共識凝聚合作共識;要以服務保障經濟社會合作的目標為導向,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作服務、互利共贏為基本原則,以建立維護律師執業合法權益區域協作互助機制為保障,發揮律師隊伍專業優勢、職業優勢、實踐優勢,全面打造法律服務命運共同體。
聚焦上海司法體制改革成效
本次年會主題聚焦司法體制改革,會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茆榮華、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龔培華、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俞衛鋒分別作主旨發言。
茆榮華介紹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的情況。2014年6月6日,上海高院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之一,擔負著為全國司法體制改革破冰探路的重任,由于沒有先例、無經驗可循,在推進過程中深感任務艱巨。為此,上海高院確立了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工作思路,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的領導,以黨中央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精神為指導,緊扣中央頂層設計和市委、最高人民法院的改革部署,緊密結合上海法院的實際,積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著力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茆榮華還介紹了上海法院司法體制改革中落實的八大舉措,第一、推進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改革,落實司法責任制;第二、推進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落實員額制;第三、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有效防范冤假錯案;第四、推進訴訟服務改革,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問累、訴累、跑累;第五、推進跨行政區劃法院改革,維護法律公正實施;第六、推進知識產權法院改革,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第七、推進大數據戰略實施,建設數據法院、智慧法院;第八、推動創新高端司法智庫建設,形成推進上海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軟實力。
據了解,截止2016年底,全國各地政法機關來上海法院學習交流司法體制改革270余批3680余人(次)。
龔培華則從偵查活動及其監督的重要性、偵查活動進度的改革探索、偵查活動監督的創新發展三個方面介紹了偵查活動監督改革和創新。
“對于偵查活動的關注,包括司法改革關注度是從一些錯案開始,開頭錯、跟著錯、錯到底,所謂開頭錯就是偵查環節錯了,跟著錯我們起訴機關錯了,最后法院判理錯了,因此就非常關心源頭性的開頭錯。”龔培華說,刑事偵查的重要性對整個刑事訴訟而言它是一個發起程序,有其重要性。
談及偵查活動監督改革和創新時,龔培華提到關于上海檢察院率先開展審查逮捕訴訟化改革。“過去歷來習慣是行政審批式的,坐在辦公室里審批案件,而現在我們嘗試邀請律師來參與這個案件是否應當逮捕,聽取各方意見,我們還采用了一些視頻的方式,通過訴訟化這種方式,來審查逮捕案件,同時在審查過程中非常關注證據的合法性,包括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資源性、合法性,通過公開化來發揮作用。”此外,上海檢察院還改革探索首創社區監督,即社區檢察部門進入偵查監督包括立案監督,彌補了監督的空白。
對于已經采用的訴訟化的監督方式,龔培華真誠歡迎律師界朋友們更多地參與和支持,以使整個偵查活動能夠發揮更好作用,最終使上海刑事領域執法環境更好,執法效果更好,執法的公信力更加提升。
俞衛鋒以《律師參與司法體制改革》為主題介紹了上海律協如何助力司法改革。主要體現為幾點:第一、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第二、涉法涉訴信訪矛盾化解以及申訴代理;第三、法律行業信用信息平臺。旨在提高整個行業的透明度,降低搜索成本,同時提高信息的匹配度;第四、多元化的多向交流。律協希望通過和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局進行雙向、多向的業務交流,一是可提升各自的職業素質,二是加深理解;第五、法律文書標準化。上海律協目前已跟上海二中院在做訴訟文書標準化,先從一些簡單的民事案件做起,爭取能夠做到法院的訴訟文書格式和律師的訴訟文書格式兩者相統一,同時總結出這一類案件當中共性的要素;第六、律所管理系統。上海律協希望能夠通過律所管理系統,對接上海的智慧法院以及檢察院的信息化建設;第七、律師一卡通。通過技術化手段,對接法院、檢察院及公安局,旨在讓律師進入法院、檢察院,不需要再做安檢;第八、參與多樣化糾紛解決。主要目的是減少進法院案件的量,同時發揮社會仲裁力度;第九、上海律師APP。希望通過APP能夠把協會的一些工作直接推送給律師個人,拉近協會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和協會之間的關系,同時把律師配合司法改革的內容全部放到平臺上,逐步能夠實現律協行業的信息化,同時也能夠提升法院和檢察院的效率。
律協會長們心聲:構建律協管理一體化
在下午的律協會長圓桌論壇會上,來自全國各大省市的律協會長們除了匯報各自去年的工作情況和特點之外,也談了一些發展困惑。律新社在現場聽到,各地省市律協的發展困惑主要呈現幾個特點:區域發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律師多,有的地方律師少;律師和檢察官、法官的地位不平等;信息化建設有待加強;需加強涉外人才培養;高端業務人才缺乏;中小律所管理問題急需解決等。許多會長發出強音:希望構建律協管理一體化,讓長江經濟帶14萬律師真正團結起來!
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俞衛鋒率先介紹了上海律協去年的基本工作情況。“數據律協”是上海律協去年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它的功能旨在助力經濟發展、參與社會治理、促進法治建設。
談到數據律協時,俞衛鋒介紹了幾項成果:
第一、律師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目前能夠展示律師及律所的基本專業信息;
第二、上海律師APP,主要幫助律所律師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公益;
第三、律師一卡通,特色在于一卡通已與公安局監管總隊對接,這幾項成果的研發初心是為一線的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產生有質量的后臺數據;
第四、上海市律師協會的網絡也與司法行政網絡、法院網絡積極對接,同時針對律所管理方面,上海律協出臺了《律師事務所管理手冊》,主要用于指導新開律所相關問題,目前《手冊》已迭代至2.0版本,主要針對成熟的律所的精細化管理以及律所之間的合并與分離;
第五、與網易合作的律師企業郵箱,目的是幫助中小律師事務有統一的對外郵箱;
第六、虛擬服務器以及律所管理系統;
第七、律師云學院,但現在還在調試,下一步爭取能將其精簡化,當然過程中還需通過外包服務的方式進行,目的是豐富律師多層次培訓。
俞會長還打了個頗為風趣的比喻:“如果將律協現有的培訓比喻為義務教育,那么現在則還有高中階段、大學階段、研究生階段,至于培訓是收費與否?依然在討論。”
四川省現有1200家律所,律師16000多人,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全省的律師創收20億左右,律師界的參政議政的情況較好,本屆四川省有300多位律師共擔任了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崗共333個。
四川省律師協會會長劉守民介紹:“四川律師行業發展非常不均衡,四川面積廣大,共有21個市州,有3個少數民族的自治州,少數民族自治州兩年前仍有十幾個縣沒有律師,后依靠一加一對口支援,解決了律師貧乏的困境。但成都地區則集中有近1萬名以上律師,所以發展非常不均衡。”
劉守民還提出建議:第一、就協會管理上的三級架構而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級協會,應在管理架構中發揮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作用。劉守民認為,律師協會諸多工作,由于受諸多因素制約,難以在全國層面上展開,市州一級律師協會,則沒有足夠實力,因此留給省級協會發展空間,在律師協會管理架構上,應加強對省級協會建設的研究以及省級律協間的溝通交流;第二、加強律師協會自身建設,目前律師協會自身建設方面已到了另一個換檔升級、重新審視的關鍵時機。過去幾十年間,律師協會工作不管是從理念、價值取向、內部的治理架構都需要重新審視,才能夠迎合、適應律師事業發展新時期的要求;第三、要打造全國的律師行業自律化管理交流平臺,加強協會建設和管理一體化,依據現有平臺基礎,提出一體化管理的概念,通過區分不同的梯隊,在地方律協試點,逐漸地從地方推廣至長江經濟帶,讓長江頭帶動長江尾。
江蘇省律師協會副會長車捷介紹了協會去年基本工作情況,第一、從協會的角度、服務的角度來講,對開拓律師市場以及提升律師外務環境做出重大突破。通過規定外聘律師等14項內容,從企業的重大資產重組、分離、合并包括一些重大合同訴訟仲裁、培訓等需方面,明確外聘律師跟企業的內部法律顧問職責;第二、從律所的內部建設、管理上,將全省的律所主任通過幾年時間全部輪訓一遍。從律師行業管理上的最基本的管理單位著手,將行業整體規范;第三、在青年律師培訓方面,江蘇省去年通過律協和檢法部門一起發起法律職業共同體大賽,提高法律職業的行業技能,同時完善融合職業共同體的建設;第四、就涉外及一帶一路方面,則加快涉外律師的培訓和互動,主要方式是與香港大律師協會合作等。
2017年江西律師已突破5千人,突破了每萬人有一名律師,與全省的整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反映了法律服務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
江西省律師協會會長張工介紹,江西律協在教育培訓、律師管理、律師維權、律師懲戒等方面都處于平均水平,但仍有幾個亮點,尤其是律師的黨建工作,在2016年年底,江西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江西省律師行業黨建工作規程,這是對律師黨建工作做的先進指引,并得到省里相關領導的好評。第二個亮點是保障律師權利,江西省依照實際情況,把刑事訴訟業務權利和民商事法律服務執業權利分開來制定兩套細則,刑事由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局、國家安全局等共同簽發。民商事法律服務執業權利則擴大到了民商事業務和非訴訟業務相關聯的一系列部門共同會簽,目的在于貫徹落實2015年律師工作會議內容以及第九次全國律師代表大會里孟建柱書記的講話內容,以及2017年上半年司法部熊選國副部長提出的要求。
云南現有律師9337人,同五年前比凈增64%,增速高于全國的增長速度,共有律所813家,同比增長50%,2016年創收12億。
云南省律師協會會長萬立介紹了云南律師業務的特點,云南區位優勢較為顯著,從國家定位而言,在一帶一路戰略之下,云南是面向東南亞、南亞的輻射中心。云南接壤緬甸、老撾和越南,是中國唯一可以從陸地上和東南亞國家接壤的戰略地區。
從律師行業而言,則助推云南律師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向南亞和東南亞國家建立一些法律方面的合作。并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助推云南律師走出去。提供優質服務,拓展云南法律服務的市場,甚至是南亞的法律服務和區域性的法律服務市場。
目前云南共有13家律所和66名律師參與東南亞、南亞法律服務中心的工作。云南現已開通了南亞、東南亞法律服務的機構,并幫助國家部分對外項目的執行論證與調研,在國家層面上提供法律建議并研究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的法律制度,同時提供雙邊和多邊法律沖突和終端解決機制等。
香港大律師公會中國業務發展常委會主席譚允芝介紹,包括外國聘來的律師以及香港的大律師共1400人,是香港兩個律師協會分支中的一支,主要從事庭辯、出庭,訴訟、仲裁、爭議解決,高端法律建設等工作,也包括其他工作中法律意見的工作。
談到司法體制改革,譚允芝提出建議:第一、加強與最高院以及其他的法院的交流;第二、建議特別案件引進香港大律師跟本地律師合作;第三、希望內地律協向外走,走向國際化,走到國際律師協會的平臺。
“香港律師非常希望能夠同其他各地律師共同走向國際平臺,分享學術性的職業課題。”譚允芝表示。
安徽律師到今年2月底共8734人,律所716家,去年創收20多億。安徽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周世虹介紹,安徽與長江的聯系非常緊密,在服務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過程中,安徽做了以下幾點,第一、為適應海事海商需要,在安徽蕪湖組建海事海商專業委員會;第二、做好長江生態保護的法律服務工作。
周世虹建議:第一、在全國率先鼓勵出臺律師專業化的指導意見;第二、加強下一輪區域合作,利用現有的長江經濟帶論壇,加強長江經濟帶的聯系、溝通、學習;第三、繼續完善維權中心和特色查處中心。
目前山東共有律師23000人,去年業務創收11億。山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蘇波介紹了山東律師行業特點:第一、走上層路線,與全省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相配合;第二、抓關鍵,把律師作為外部專家納入項目當中;第三、律師參政議政,全省的參政議政工作排在全國前列;第四、為律師提供服務,如:律師的保險除了一般的保險外還有大病醫療保險等。
重慶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陳昊介紹,重慶連續三年在經濟走L型的情況下,律師協會數據表面有所增長但后仍有很諸多隱憂,如收費中心下移,律所與客戶的收費糾紛卻激增。他提出幾點建議:第一、提高信息流通程度,建立常設機制,最大限度地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第二、加強設施連通,推動長江經濟帶律師協會一體化,利用已有的上海律協APP平臺,搭建連通橋梁,打通連通通道。
湖南律師現共計13383人,全省有律所713家。湖南省律師協會會長李德文表示:“推動司法改革著力點不僅在于信息化,更在于切實落實法律執業權利保障。”他提出,在法律共同體里,律師仍然處于不平等地位,要充分考慮東中西部執業律師的生存狀態。由于多數律師實以訴訟為基本生存策略,訴訟權利理應得到基本的保障和尊重,這是對律師的存在價值一次巨大的挑戰。因此,落實執業權利保障,解決律師執業的生態環境問題,提升律師執業的尊重,必須時刻銘記。
李德文建議:“希望著力解決各律協普遍關心的問題,及東中西以長江為紐帶結合的問題,提升會議的附加值。”
undefined【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
廣東律師行業發展不均衡,既有廣州、深圳極其發達地區,也有欠發達地區。廣東現有33000名律師,創收104億。
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指出:“廣東律師行業現存兩大問題,第一、高端業務人才的缺乏;第二,信息化程度尚有發展空間。”
undefined【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邱寶昌】
北京現有律師26000多人,2016年創收130多億。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邱寶昌介紹,律師協會建設方面,北京共有18個專門工作委員會,57個專業和研究會,并設立了幾大智庫,如PPP智庫,有重大疑難案件智庫等,通過專業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等長效機制與智庫等專項研究相結合,共同推進律師協會的建設進程。人才培養方面,北京律協有專項培訓辦公樓,并在懷柔建設培訓中心,并引入社會力量打造數字化律師協會,并投入57個專業委員的經費作為保障,保證律師能在律協學有所獲,并能在智庫施展才能。
貴州省律師協會會長包洪臣介紹了貴州基本情況,第一、貴州地理位置與定位特殊,律師無法開展過多涉外業務,因此著眼于基礎業務;第二、貴州屬多民族區域,社會穩定為首要任務,律師協會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第三、貴州省律師協會專業化程度高,律協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皆為專職律師,在全國范圍內僅此一家。現存的問題主要體現為法律工作與律師市場比較混亂;律協程序較為復雜,需要改善相關數據對接,以簡化流程程序。
浙江省律師協會會長鄭金都介紹去年律協的主要工作,第一、浙江目前主要進行的是服務團業務,包括知識產權活動團、涉外活動團,占全省業務總量比例較大。其次是顧問業務,政府顧問、企業顧問、社區顧問;第二、加強了權益的維護,建立簽聯動互動機制,并成立相關顧問團,改善律師行業生態;第三、守住底線,規范管理,建立道德紀律委員會;第四、助理青年律師成長,組織青年后備干部培訓;第五、推動行業信息化,浙江省高院已經投入15億,打造信息化平臺。
湖北共有律師11800人,律所690家,平均一個律所有17名律師,2016年創收24億,在信息化管理、律師協會建設、青年律師的培養等很多方面仍有待完善與提高。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湖北省律師協會會長岳琴舫介紹,目前湖北下階段最主要工作在于為生態長江發展以及自貿區提供法律服務,現已組成三個考察團,主要考察長江經濟帶的法律服務,以及自貿區的法律服務。
岳琴舫對本次年會提出相關建議:“長江經濟帶律協會長年是第二屆,特別邀請到山東、北京、福建、云南、香港的律師同仁,為日后點對點甚至點帶面的合作交流奠定了機制基礎。但希望能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具體的業務合作,提升會議的附加值,推動長江經濟帶14萬律師共同進步。”
長江經濟帶律協會長年會是律師行業建立的第一個橫跨東中西部的區域性互動交流合作機制,是律師行業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有益探索。2015年在重慶舉行首次會議期間,長江經濟帶與會省市律師協會共同簽署《長江經濟帶律協會長年會機制備忘錄》。確定了長江經濟帶律協會長年會將建立常態化運行機制,每年舉行一次,通過以會長年會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打造區域性的行業協會建設和律師專業交流合作的新平臺,促進相互間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發展。律新社從本次會議了解到,第三屆年會將在湖南舉行。
原文鏈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QxMTkyMg==&mid=2650650170&idx=1&sn=cf825725d364e7d04b4b4a3b1f9f4410&chksm=82c3cac7b5b443d127806decb8ef160723b39bd9407135d467f24af30e4875c21e167f486a4d&mpshare=1&scene=1&srcid=0407yvpuXX5lARR6RhGNZvif#rd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