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十大傳媒法事例發布 藥家鑫案判決入選

12月22日,2011年中國十大傳媒法事例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會議公布了2011年度中國十大傳媒法事例,藥家鑫案終審判決入選。
其它入選的傳媒法事例分別為:十七屆六中全會舉行并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文件;《出版管理條例》修訂;“7?23甬溫線”溫州動車事故;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成立;百度文庫版權糾紛;新聞出版總署發布《關于嚴防虛假新聞報道的若干規定》;金山訴周鴻?微博侵犯名譽權案終審判決;廣電總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又稱“限娛令”);余女士訴新浪關閉微博號違約案。。
這十大事例由來自各大著名高校、科研機構、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以及媒體的傳媒法專家學者及資深實務界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出,是國內學術界和實務界首次圍繞傳媒法治建設舉辦的評選活動。
與會專家表示,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目標的背景之下,傳媒作為文化傳承的渠道以及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和載體,迎來了重要的發展契機。這十大事例對于真實記錄2011年度中國傳媒法治的進展情況,促進國家傳播能力的提升,推動中國傳媒法治進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此次活動由中國傳媒大學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市律師協會傳媒與新聞出版法律專業委員會協辦,正義網為特約合作媒體。
2011年度中國十大傳媒法事例簡介
(一)百度文庫版權糾紛
基本情況:2011年3月15日,包括賈平凹、劉心武、韓寒等在內的近50位中國作家聯名簽署《“3?15”中國作家討百度書》,稱百度文庫未獲任何授權即收錄上述作家的幾乎全部作品并對用戶免費開放,要求百度停止侵權。此后引發業內廣泛爭議,其中以韓寒致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的公開信達到高潮,其后,百度釋放出和解信息,刪除其文庫中280萬份文學作品,同時百度文庫版權合作平臺正式上線。
入選理由:這一事件對于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協調平衡作者、出版商、版權公司、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利益,保護作者權益與促進作品傳播產生了重要影響,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二)《出版管理條例》的修訂
基本情況:2011年3月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第594號國務院令,公布新修訂的《出版管理條例》。新修訂的條例體現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具體體現在:適應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和產業發展的要求;反映新技術、新業態的管理要求;完善了準入制度及監管措施;增加了有關監督管理的規定;取消部分審批項目,縮短審批時限;改革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體制;鼓勵出版物“走出去”和文化創新、服務三農;加強了行政執法,完善了法律責任。
入選理由:《出版管理條例》作為一項行政法規,具有特殊的功能。它對于新聞出版的地位、責任、功能的界定,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新修訂的《出版管理條例》對于新形勢下新聞出版領域如何更好地發揮其功能無疑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三)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成立
基本情況:2011年5月4日,經國務院同意,我國設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其主要職責包括,落實互聯網信息傳播方針政策和推動互聯網信息傳播法制建設,指導、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加強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負責網絡新聞業務及其他相關業務的審批和日常監管,負責重點新聞網站的規劃建設,組織、協調網上宣傳工作,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網站,指導有關部門督促電信運營企業、接入服務企業、域名注冊管理和服務機構等做好域名注冊、互聯網地址分配、網站登記備案、接入等互聯網基礎管理工作,在職責范圍內指導各地互聯網有關部門開展工作。
入選理由:面對網絡迅速普及和快速發展的形勢,如何更好地規范網絡傳播秩序,是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這一機構作為專門從事互聯網監管的機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互聯網多頭管理的格局,是我國加強互聯網信息法制建設的重要舉措。
(四)藥家鑫案終審判決
基本情況:2011年5月20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維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的判決,判處藥家鑫死刑。藥家鑫于2010年10月20日駕車撞到被害人張妙,并將其殺害。事件發生之后,傳統媒體、網絡對于此案給予極大的關注,網民反映強烈。2011年4月22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被告人藥家鑫死刑。被告人不服,向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訴。
入選理由:此案中媒體的意見和網民的言論,對于司法進程和最終審判結果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由此,進一步引發對于媒體和司法關系的探討,司法面臨傾聽民意但獨立于民意,這一司法的雙重責任,在網絡時代尤顯突出,本案是一個典型。
(五)“7?23甬溫線”溫州動車事故
基本情況: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點34分,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脫軌事故,初步查明脫軌原因是D3115次列車動車遭到雷擊后失去動力停車,造成D301次列車追尾。事故發生后,有關此次事件的第一條消息通過微博發出,比傳統媒體提前了一個小時。此后,眾多網民通過微博對事件進程進行直播,推動了該事故的處理、調查和問責進程。
入選理由:“7?23甬溫線”溫州動車事故本身并非一個傳媒法律事件。但是在這一事故發生之后,傳媒媒體與以網絡和移動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對于這一事件的信息的傳播和報道,對于我國新聞事件的報道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此,未來如何構建傳媒管制法律制度,此事件所呈現的意義是不可忽視的。
(六)金山訴周鴻?微博侵犯名譽權案終審判決
基本情況:2011年8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北京金山安全軟件公司訴周鴻?名譽侵權案作出終審判決,認定周鴻?的部分博文侵犯了金山安全軟件公司的名譽權。2010年5月25日,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繼在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網站通過微博發表了“揭開金山公司畫皮”的系列文章,對金山使用了諸多具有貶損色彩和否定意義的詞匯,于是該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周鴻?侵犯了其名譽權和商業信譽。
入選理由:在新媒體時代,如何行使表達自由、如何通過媒體傳播意見,網絡媒體應該如何依法行為以促進良好的傳播秩序,本案給出了很好的啟示。本案原被告不僅是具有市場競爭關系的市場主體,同時被告又是網絡環境下具有眾多“粉絲”的名人,由此進一步增強了本案的被關注度。
(七)廣電總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又稱“限娛令”)
基本情況:2011年10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該意見從2012年1月1日起生效。該《意見》也被稱為“限娛令”,主要內容是:全國34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提高新聞類節目播出量,同時對部分類型節目播出實施調控,以防止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傾向,滿足廣大觀眾多樣化多層次高品位的收視需求。 意見提出,對節目形態雷同、過多過濫的婚戀交友類、才藝競秀類、情感故事類、游戲競技類、綜藝娛樂類、訪談脫口秀、真人秀等類型節目實行播出總量控制。
入選理由:具有特殊傳播效果的電視如何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服務公共利益是每一個現代國家對廣播電視進行管理的時候都要認真對待的問題。“限娛令”的出臺正是這一世界普遍做法的一個具體體現。該意見的出臺及實施所具有的獨特價值還在于對如何有效地減少過多過濫的低俗節目,如何處理好為公共利益服務與促進傳媒產業的發展、保護媒體權益之間的關系提出了要認真研究的問題。圍繞這些問題引起的爭議,對于促進傳媒法治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八)十七屆六中全會舉行并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文件
基本情況: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舉行了十七屆六中全會。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對于如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的制度建設和舉措都做了明確闡述。
入選理由:這一決定的做出,對于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傳媒,未來所處的法治環境的改善、權利的保護強化、產業的健康發展都具有深遠意義。
(九)新聞出版總署發布《關于嚴防虛假新聞報道的若干規定》
基本情況:2011年10月19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印發了《關于嚴防虛假新聞報道的若干規定》,該規定要求新聞機構建立健全內部防范虛假新聞的管理制度、糾錯和更正制度,完善虛假失實報道的責任追究制度。《規定》分別從“新聞記者采訪的基本規范”、“新聞機構管理的基本職責”、“虛假報道的處理規則”和“法律責任追究的基本原則”等四個方面對防止虛假報道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
入選理由:強化媒體的責任意識,確保媒體的生命底線“真實”是媒體存在的價值。新聞出版總署做出的這一規定,深刻揭示這一了問題。同時,這一規定的特別影響還在于引發人們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夠真正有效地防范虛假新聞報道。
(十)余女士訴新浪關閉微博號違約案
基本情況:2011年12月2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就余女士訴新浪關閉微博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原告在自己的微博中并沒有明顯不當言辭,被告新浪公司在未提前通知余女士的情況下,擅自關閉其微博賬號,超出了采取必要措施的合理限度,行為有失妥當,遂判決被告行為構成違約,賠償原告相應的經濟損失。
入選理由:本案是新媒體環境下,民事法律關系中出現的新問題。這樣的糾紛反映了網絡服務提供商多重的法律地位和不同性質義務的履行,會同時影響網民的普通民事權利和言論權利。法院對本案的受理與判決,對于新興的網絡媒體秩序的規范,權利沖突的解決產生了良好的效應。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