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身高免票線:我心里挺美,但也有遺憾
[履職事件]2006年6月1日,北京市所有公交車開始采用新的兒童免費乘車線高度標準,實行了多年的1.1米線調整為1.2米。劉紅宇代表2004年向北京市人大提交的議案終于得到落實。
[代表自述]聽到這個消息,我心里挺美的。我自己就是一個母親,我兒子前兩天剛剛過了10歲生日,所以我比較關心孩子成長的問題。2003年底,我聽見一位母親反映,一些孩子因為長得高一點,去電影院、坐公交車,別的孩子能免票,他們不能。
我先去北京景山學校和陶然亭幼兒園作了個調研,結果發現,三分之一以上的孩子6歲左右就長到了1.2米,有的1.4米,甚至有的孩子3歲就長到1.1米。兒童身高1.1米免票線制度還是新中國成立初制定的,經過50多年,還用這個標準,對一些孩子就不公平了。
2004年兩會我就提了一個議案,給北京市發改委提出兩個建議:一是立即組織調研,重新確定身高免票線。二是建立年齡和身高相結合制度。假如有些孩子,雖然長得高,但是如果能證明他不滿7歲,仍然可以享受免票待遇。
最初,我以為這只是一件小事。沒想到,地方媒體報道以后,許多家長給我打電話,問這個制度推行了沒有。我忽然意識到,這是個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大事。
在三個月之內,發改委給我回復了,他們也作了個調研,打算提高身高線。這讓我很感動,但是并不滿意,一是他們沒有認可“年齡身高相結合”的建議,二是調整身高線的工作遲遲沒有進展。從此只要有機會,我就去找發改委,催他們快點辦。
2006年,身高線調整終于在北京全面推行了,我很高興,但也帶著一絲遺憾。這件事從提出來到辦結,用了兩年時間。也許很多當年期待我的孩子,已經過了需要因身高免票的年齡。數以萬計的孩子,失掉了享受這項政策關懷的機會。
物業管理辦法:“你們的研究過程究竟要多長?”
[履職事件]2006年北京市兩會,劉紅宇代表提出“加快物業管理辦法的出臺,規范物業企業管理”的議案。這已是她連續第三年關注物業管理的話題了,其間她與有關方面發生過激烈的爭論,由此贏得了“小鋼炮”的名聲。
[代表自述]在物業管理問題上,我是旗幟鮮明地站在業主一邊的。近年來,物業糾紛越來越多。僅以北京市朝陽區為例,2002年這類案件只有194起,到2005年激增至2648起。多數起因是物業公司收費過高而沒有提供承諾的服務,面對用業主們交的物業費去雇傭了保安的物業公司,廣大業主反而成了弱勢一方。
在我住的小區里,有一天我親眼看到一群人毆打業主委員會主任,一直追到她家里。在北京市的其他小區,還發生過業委會骨干成員眼睛被打瞎、甚至在家里被殺的事。
制度性缺陷,導致業主維權障礙重重。由于畏難,很多業主不敢維權,受了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2006年初,北京全市3032個住宅小區,成立業委會的只有440個,也就是說,超過85%的小區業主無法實際行權。這不僅是業主尚缺乏維權意識,也與政府有關部門缺乏適當引導和規范有關。
現在北京的物業管理存在許多問題,物業公司缺乏資質的星級評定,首次進入缺乏招投標程序,收費不透明,退出機制不健全,其核心原因是相關配套法規不健全。國務院2003年9月就頒布了物業管理條例。三年過去了,北京市至今沒有出臺配套的物業管理辦法,這導致實踐中無法可依,缺乏可操作性。
2005年9月,我隨市人大去市建委視察,市建委一位領導說:我們正在和市法制辦研究制定物業管理辦法。我當即就向他提問:“一年以前,建委回復我建議案時就說‘正在研究’,都過一年了,還‘正在研究’,從2003年算就是兩年,你們這個研究過程究竟要多長?”
再比如,北京有部門規定只有房產證上載名的人才是業主,其他人都不算。我認為這與婚姻法和物業管理條例相抵觸,在實際維權中,可能導致一些業主喪失話語權。我建議對這些不合理的地方法規進行清理,有關部門并未接受建議,而是派工作人員來跟我辯論。
對這種純法理的辯論我并不反對,但是只要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作為人大代表,我就會一直關注、監督下去。
臭水河治理:為百姓辦件實事,我很有成就感
[履職事件]2006年9月,“臭名昭著”的北京二道溝污染河段治理工程如期開工,飽受惡臭之苦20年的兩萬多居民終于有了盼頭。從劉紅宇代表年初提出相關議案算起,只用了數月時間。她說,這是她全年對政府部門議案辦理情況最滿意的一次。
[代表自述]這個議案,是2006年初我列席朝陽區人大會議時,區代表帶來的。我去現場看,還沒到河邊,一股令人作嘔的臭氣就撲面而來。河面已經變成了垃圾場,酒瓶、餐盒、木板、塑料袋、破衣爛襪……應有盡有。河水完全是黑色的。一到夏天,蚊蟲密密麻麻地趴在欄桿上。
得知我是人大代表,當地許多居民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訴苦。他們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了20年。有一個姓王的大爺經常在河邊遛鳥,他說:“我每天出家門都先看風向,如果吹東南風,我就坐在河南岸;要是吹西北風,我就去北岸。”
議案提上去以后,北京市水務局回復得很認真,不僅表明了治污決心,還詳細列出了具體治理方案。我很滿意,但還是多次詢問工作進展情況,什么時候立項,什么時候招投標,按什么樣的方式改造,找什么樣的專家,什么時候開工……每個階段我都跟蹤、監督。開工的時候,又去河邊看了好幾回,和老百姓接觸,聽取他們的意見。
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到河道治理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不僅要河道清淤,還包括河岸綠化、沿岸棚戶區拆遷、排污管改道,這涉及多方面關系,必須統籌考慮。而且這條河道產權狀況復雜,不是一個區能說了算的。
這次北京市發改委給了很大的支持,開了協調會,下撥了資金。按照水務局的承諾,治理工程到2007年上半年就能完工。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北京又要增加一條水清樹綠的河。
作為一個人大代表,能為老百姓辦這么一件實事,我很有成就感。但是,這件事能辦成,主要得益于政府部門的重視和真抓實干。
“執政為民”不是一句空話,關鍵是要把工作落到實處。如果政府部門都能像抓二道溝治理那樣,超脫復雜的利益關系,一切以百姓是否滿意為尺度,我們建成和諧社會就為時不遠了。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