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局黨委研究決定:授予上海市大公、匯盛、徐曉青、周天平、東聯、希良成……等13家律師事務所‘2010年度徐匯區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稱號;授予李家麟、歐陽潤、徐申民、章忠敏、譚芳、袁國華、談培初……等17位律師‘2010年度徐匯區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個人’稱號……”2011年2月的一天,在徐匯區政府那間寬敞明亮典雅、很有歷史感的禮堂內,區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徐文泉在一片熱烈掌聲中宣讀著手中厚厚的光榮冊。
徐匯律師,它并不僅僅是1530名個體的簡單相加,更是一支建設徐匯法治城區的重要力量。在區司法局組織、引導下,律師們憑借自覺的社會責任感,主動參與地區維穩化解工作,踴躍參加法律援助,認真進行法制宣傳,全面推動“法律進社區、小區”,積極投身參政議政及社會公益事業。
政府決策的“智囊團”
“清倉甩賣”,“跳樓價”等巨幅招牌林立于市場,有的商鋪貨架早已是空空落落,這是2006年6月30日下午上海某知名服飾禮品市場內一番“別樣”的場景。幾個小時后,這個在上海灘運營6年之久、已成為和外灘、新天地、陸家嘴有著同等知名度的“平民時尚地標”將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上海城市建設的推進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該市場撤銷關閉工作被提上日程,因項目涉及影響較大,市政府、徐匯區政府及相應主管部門多次召開會議論證,希望能夠實現市場撤銷關閉的平穩過渡。
徐匯區政府法律顧問團徐曉青、武延年、歐陽潤、楊波等30多位律師專家集思廣益,就市場關閉方案提供了20余條法律意見,為當時的關閉和后續的平穩過渡打下了良好基礎。
治國者必先受治于法。
自2006年徐匯區建立四級政府法律顧問制度以來,區政府法律顧問團的40名律師以及各委辦局的法律顧問充分運用專業特長,為區政府及其各部門、各街道(鎮)提供法律意見2000余條,陪同區黨政領導接待上訪群眾690批2730人次,為促進政府依法行政發揮了重要的、專業的作用。與此同時,全區13個街道(鎮)、304個居(村)委聘請58家律所的304名律師為法律顧問,實現了法律顧問在全區各居(村)委的全覆蓋。
2011年楊波、王慶珍、唐文華、李家麟,歐陽潤、廖明濤律師分別應區委領導要求,對《田東佳苑公租房申請審核辦法》及徐匯區政府與民航華東管理局就龍華機場合作項目的出資協議進行法律審核,確保了行政決策的合法性。
王慶珍律師作為區監察委特約監察員,對各街道(鎮)對準予許可的材料及“不予許可”的項目設置提出專業意見,無論許可不許可,均準備充足的依據和材料,讓申請人信服,避免矛盾和糾紛的發生,得到區監察委的高度肯定和采納。而徐家匯、斜土、楓林等街道的法律顧問們參與了行政決策的評議流程和各類合同審核環節,保障了街道行政和民事行為的合法性。
社會穩定的“減壓閥”
2006年9月18日,巨大的火舌從漕河涇街道某小區的一戶居民家中噴薄而出,頓時濃煙滾滾,呼喊聲、救命聲、警笛聲此起彼伏。雖然火勢很快得到控制,但三死一重傷且整棟居民樓毀損嚴重的場景令人慘不忍睹。
“叮鈴鈴……”急促的電話鈴聲打斷了他的思路,“周律師,這里出事了,要麻煩您了……”電話剛接起就聽到街道領導急切的聲音。周天平律師了解情況后,當即率領所內律師第一時間趕赴火災現場,深入了解這起小區居民因家庭矛盾激化引發的特大殺人、縱火案件的情況。
不久,受害者的遠親和火災殃及的受害人紛涌至街道討說法、要賠償。周天平率領律師們根據案件事實理清了復雜的法律關系,提出了化解矛盾的處理辦法和操作程序,并書面出具十條法律意見。
周天平所的律師們還積極跟蹤后續發展,先后三次無償為該案中的受害居民代理民事賠償訴訟并幫助受害人申請強制執行程序,歷時一年半,直至案結事了,維護了小區居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安寧和諧。
為促使矛盾化解工作的系統化、合法化、制度化,自2005年徐匯區司法局建立了律師陪同區領導周四信訪接待制度,共接待上訪群眾967批4583人次,在解決群眾信訪和群體性糾紛、維護社會秩序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0年,匯業、龍華、周天平、鼎城等12家律師事務所30位律師,參與了動拆遷信訪疑難案件的處理工作,共提交22份動遷專項法律分析意見書,為政府依法解決動遷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
至今,包括龍華迎賓館群體信訪、東方曼哈頓小區車庫進水、漕開發群體信訪、東安路338弄群體糾紛、謝代鵬“見死不救”、中山醫院大樓采光權、博庫書城意外死亡、美美百貨公司勞資糾紛、世博場館勞資糾紛、金馬房地產采光權和施工污染、軌道交通9號線動遷補償、興國路91號矛盾化解、日精企業重大勞資糾紛、金色港灣保姆跳樓、江南新村群租房漏電致人死亡事件等重大、復雜疑難案在內,徐匯律師參與各類疑難復雜、群體性糾紛等化解調處已達614件。
弱勢群體的“守護者”
2011年1月,農歷兔年春節將至,人們都忙著置備年貨,喜迎新春。但“和記小菜”龍華店門前的那些高舉“無良老板、還我們血汗錢”巨大橫幅的人群卻顯得格外“扎眼”。
由于軌道交通11號線的開工建設,2010年12月該店停業拆遷。離職員工要求公司依法支付拖欠工資,雙休日及節假日加班費,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等。
但公司負責人卻拒不露面,且沒有給出任何的解釋和答復,由此引發了50多名員工與公司的勞資糾紛。因春節臨近,多名未拿到薪酬而又急迫返鄉的員工情緒激動,揚言到市政府群體上訪。若不及時解決糾紛,將對春節前夕的道路交通和區域和諧穩定造成極為負面的影響。
華夏律師事務所律師葉竹影、許德學接到區法律援助中心的通知后,第一時間介入。他們一方面積極代理員工通過法律途徑追討薪酬,另一方面全力安撫員工的情緒,防止矛盾激化,并積極說服公司盡快調解,爭取春節前妥善化解糾紛。
但事與愿違。公司代表堅決要求按仲裁途徑解決,沒有絲毫調解意向。1月24日,勞動仲裁如期開庭,庭審中兩位律師配合仲裁員一一陳述出示50多名員工的申訴請求,并為他們據理力爭。
長達50多個小時的庭審,充分表現了律師的法律功底與辦案能力。面對清晰的事實和確鑿的證據,公司方最終表示愿意調解,并同意春節前一次性支付50名員工40萬元人民幣。
為保證返鄉員工的財產安全,兩位律師又自發幫助每位員工辦理了一張銀行卡,督促公司將薪資和補償金直接劃入員工個人賬戶。
飛騁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寧律師在接手一起勞資糾紛案件后,不僅當天趕赴糾紛現場,還迅速與賴小俊、方潔、毛俊偉、卞波律師成立了五人法律援助小組,不辭辛苦地為徐暉等18人成功追討企業拖欠的薪資。
四川籍農民工郭定東來滬務工發生工傷后,被棄于醫院18天無人問津。申匯律師事務所於傳宏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他不斷往返于當事人與企業單位之間進行協調,在不激化矛盾的情況下,運用調解手段,快速解決問題,為雙方當事人和平解決糾紛搭建了一個重要的橋梁。
華夏律師事務所卜音英律師、鼎城律師事務所李志國律師等還多次積極配合區法律援助中心義務參加徐匯交警支隊交通事故調處,代理涉訴案件受害人妥善解決交通事故賠付事宜。
2005年以來,徐匯律師在各街道、居(村)委的317個法律援助聯絡點和老干部局、勞動局的21個法律援助聯絡點以及徐匯交警支隊的法律援助聯絡點,為區內涉訟的困難群眾提供了1856起法律援助,為外來務工人員追回欠薪131.76萬元,受害人獲得各類賠償46.01萬元。為1000余名交通事故當事人提供了義務法律咨詢,義務參與交通事故調處100余起。先后有多家律師事務所、多位律師榮獲“法律援助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稱號”。
法制宣傳的“急先鋒”
建設法治社會,離不開法治宣傳,作為法律人的律師肩負著宣傳法律從而讓人們知曉法律、遵紀守法的責任。
楊波律師每個月定期為區勞協會員單位的人事干部進行勞動合同法講座,義務培訓了基層人事干部600余人次。身為區老干部局法律顧問團成員的他,還定期為老干部工作者舉行義務講座。他的講座總是人滿為患。這份自信與氣場來源于他深厚、扎實的法律功底以及其不求回報、甘于奉獻的社會責任心。
以君成、匯錦、君合、華夏、美達、申匯、匯業、鼎城、遠業、潤言等律師事務所為強大班底的法律巡回宣講團,通過協辦春運法制宣傳、組織迎世博農民工素質教育培訓,使萬余名農民工接受了法制教育。他們還依托社區學校、外來務工人員流動學校及建立在建筑工地、來滬人員集居地的普法窗口等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幾年來共為800余名農民工進行合同維權。
在區司法局的引導下,依托“法律進社區、進小區”這一平臺,徐匯律師以街道常設的窗口服務、小區的雙休日定時服務、“夜門診”形式的定點服務、不定時巡回服務、社區群眾普遍關心的“老人維權”、“婚姻法”、“繼承法”、“勞動法”等熱點服務方式,拓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深度與廣度,平均每年為社區百姓義務咨詢11100余人次。
參政議政的“好幫手”
徐匯律師中現有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2名。人大代表幾年來先后提出《關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法進行理性投資的建議》《依法處理動遷矛盾,推進新一輪建設》《關于修訂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關于嚴格執行<律師法>中涉及會見、閱卷規定的意見和建議》等36件議案,大都被立案落實。
市政協委員胡光律師在上海兩會期間提交了《部分上海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語文做法與法律相抵觸,呼吁重視語文教育,糾正短視行為》提案,獲得30余名委員的簽名支持。
區政協委員周天平、袁國華、黃榮楠、李家麟、徐申民、王凡、嚴義明律師幾年來先后提交《關于完善區信訪接待工作》《關于利用世博機遇,大力發展徐匯創意產業》《關于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幾點建議》《關于為徐匯區律師事務所在區城內辦公提供扶持,大力發展律師等現代服務業的建議》等提案和建議78件,大都被采納落實。
徐匯律師中現有各黨政部門的監察員、監督員6名,幾年來先后提出建議和監察意見200余條,也都被采納落實。
世博建設的“志愿軍”
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徐匯律師組織成立了由32家律師事務所、50名律師參加的“徐匯區迎世博法律服務志愿團”,并成為徐匯區《上海平安志愿者》的組成部分。
2010年4月22日下午,根據制定的《徐匯區律師世博志愿團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志愿團成員設立了律師A、B組,歐陽潤、葉竹影、郭君、朱寧、劉巍嵩、王慶珍等律師緊急待命。在模擬演練中,與司法所干部協同處置,配合默契,進一步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上海世博會期間應急保障萬無一失。
徐匯區的華誠、徐偉奇、周天平等律師事務所積極參與世博場館建設、市場開發、招商引資、購買服務等多項籌備工作中的法律事務,提升了徐匯律師的執業形象。譚艾珺律師作為世博志愿者,被選聘為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小組志愿者法律顧問。他出色的志愿服務工作獲得好評。上海世博會宣傳及媒體服務指揮部志愿者部給徐匯區司法局發去感謝信,感謝其為上海世博會志愿者籌備工作的順利推進作出的重要貢獻。
扶貧救弱的“熱心腸”
作為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律師業的大部分人在自己經濟狀況良好的同時不忘“扶貧救弱”。據粗略統計,徐匯律師自2005年以來,為各類賑災救助活動捐款計80萬余元,捐物近2000件。繳納特殊黨費5.9萬余元;為災區、邊區學生助學47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后。徐匯律師秉承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積極開展抗震救災募捐活動,共上繳捐款60萬余元、“特殊黨費”5.9萬余元。其中,君合上海分所除了捐款15萬余元外,還籌集了4.3萬余元資金購置繃帶、棉簽、口罩等急救用品送往災區。上海艾帝爾律師事務所通過開展“籌善款、援汶川”義務法律服務活動,義務為向災區捐款的企業提供總計1000小時的專業法律服務。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