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作為現代法治文明的象征,來自上海律師界的市人大代表更因為敢說、專業,成為了兩會期間為民生急難愁盼、為企業營商環境、為城市法治建設發聲的專業“代言人”。今年上海兩會剛落下帷幕,在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上,14名律師人大代表,憑借著律師專業特長對城市經濟發展、社會民生建言獻策,在積極履職中發出了法律“最強音”。
引領
2021年6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授權決定形式,第一次在法律規范層面提出并授權上海人大制定“浦東新區法規”,這是一項重大改革機遇。在今年市人代會上,“浦東新區法規”也成為現場審議的焦點之一。
市人大代表、上海律協副會長、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黨委書記陳峰就非常關注本市的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之路。今年兩會上,他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上海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立法的議案。他在調研后發現,浦東新區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相關條例草案已初步形成,并將在今年啟動審議。而就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態勢,相關測試與應用規定入法趨勢更顯迫切。陳峰代表建議,要明確開放快速路測試,加快建設高度自動駕駛測試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豐富智能網聯汽車的測試場景。要推動無人低速功能車創新管理,加快建立上路資質和公開道路行使權限審批機制,允許車輛在上海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范圍內行駛。“發揮智能汽車‘大終端’‘大平臺’的引領和拉動作用,重點在技術攻關、產業生態培育、測試與商業應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專項資金支持、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大產業發展政策支持力度。”
陳峰代表在會上呼吁,要在重點領域探索前瞻性立法,建立動態完善清單,用更充分、更有效的制度供給,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保駕護航。他還提出了企業綠色發展、離岸金融、企業信用評分機制等十余條立法建議,多是此前存在制度空白的新領域。
“你講的這個題目非常重要。”李強書記當即回應,并希望一線法律工作者多多參與建言獻策、更多反映共性需求,更好保證立法質量。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2022年的工作目標中,明確提出聚力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本市將推進“一網通辦”迭代升級,加快打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全方位服務體系。深化“一網統管”建設,完善城市運行數字體征系統。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金源方程律師事務所主任金纓就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話題提出了一條建設路徑,她建議依托數字化轉型服務好人民群眾。
金纓代表指出,小區議事內容往往涉及公共數據,如公共設施布局,綠化,規劃停車位等規劃數據;加裝電梯,更換、維護維修電梯等數據;房屋使用年限、強制檢測等房屋安全數據;小區專項維修資金信息,尤其是資金余額到達警戒線的情況。
為此她建議結合“隨申辦”已經開通的房屋查詢系統,開通線上參與小區事務的功能,由業委會申請發起線上投票以及相關線上議事。“有限開放查詢小區公共數據,如公共設施布局,綠化,規劃停車位等規劃數據;加裝電梯,更換、維護維修電梯等數據;房屋使用年限、強制檢測等房屋安全數據;小區專項維修資金信息,尤其是資金余額到達警戒線的情況。”金纓代表指出。
法治
正所謂,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對于企業來說,從注冊登記到退出市場,如何建立一個全生命周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也是許多律師人大代表所關注的焦點。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正東指出,“執破銜接”依然是困擾企業破產工作的瓶頸問題。在2021年1-8月市人大“優化營商環境中解決企業破產難”課題調研中,市管協課題組發現,本市“執破銜接”中仍然存在著破產庭與執行局協調難的問題,為此劉正東代表提出了本市法院破產審判部門與執行部門建立“執破銜接”聯席會議制度的建議。
他建議,根據調研中發現的具體問題,由市高院破產審判庭與市高院執行局建立“執破銜接”的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期針對上海破產法庭、浦東新區法院破產審判庭、市破產管理人協會反映的有關本市執行法院對破產企業財產不解封、不中止執行、不回轉之類的問題和案例進行會商。上海破產法庭、浦東新區破產審判庭對于破產審判中發現的有關“執破銜接”問題及時報告高院破產庭。同時,市破產管理人協會對于會員反映的本市“執破銜接”問題及時了解、及時核實,對于屬實的問題匯總成報告不定期向高院破產庭報告,由高院破產庭提交高院執行局研究反饋或提交聯席會議討論決定。當市高院“執破銜接”聯席會議在條件成熟時專門制訂有關“執破銜接”的指導性文件,對保全措施解除、執行財產移送、執行回轉等工作予以進一步規范。
而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勞動糾紛的處置是否高效也是關系企業經營的大事。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天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姚海嵩認為,和諧的勞資關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環節,也是構建城市平安的基礎性工作。為此,他在今年市人代會上建議應當進一步預防和化解勞動爭議矛盾,發揮四方聯動機制的效能,強化訴源治理。
在他看來應當深化市工會、人社局、司法局以及法院所建立的四方合作機制,統一勞動爭議預防和化解處置口徑并形成合力。他建議在共同研究分析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形勢,互相通報工作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制度。同時,建立疑難復雜案件辦案指導制度,統一“裁審”法律適用標準、規范“裁審”自由裁量尺度。
“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健全預防調解機制,勞動爭議案件‘裁審執’全面聯動。” 姚海嵩代表建議強化和完善“有組織、有預防、有調解、有保障”的預防調解工作機制,提高調解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水平。
民生
“我們的城市中活躍著這么一群人,在商場的自動扶梯上跑上跑下,在垂直電梯里種種敲擊按鈕,在馬路上如一陣風似的開過,他們就是快遞外賣小哥。”市人大代表、上海四維樂馬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厲明則在專題審議中,生動地描繪了快遞外賣員的生活狀態已經所遇到的難題。他表示,“我們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時,同時也在忍受快遞外賣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一系列的不便。”由于外賣員快遞員的交通工具絕大多數為非機動車,因為非機動車管理就關系到了城市安全。
據上海公安部門統計,從上海非機動車管理條例頒布至今半年多時間,已查處非機動車違章有389萬多起。為此厲明代表提出建議:快遞也好,外賣也好,也是在履行職務行為,他們有些交通違法是個人素質問題,還有些交通違法是道路先天缺陷問題,為此,他建議暢通道路,要給這些非機動車提供一定的便利性和通達性。
在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實施一段時間以后,厲明代表建議通過調研后評估,對法規進一步完善。“譬如條例第22條第4款,非機動車不得連續多次長時間鳴喇叭,這樣的規定過于模糊,到底什么是連續多次,什么是長時間。類似的條款還值得進一步的完善。”同時,厲明代表建議引入相應的積分制度等措施,來改善上海的交通。
兩會前夕,一篇《男子從殯儀館打來電話:能不能寫寫我們的天才兒子》的文章刷爆了網絡,也讓公眾對于雙向情感障礙患者群體的生活現狀有所關注。這樣對困難群體的人文關懷同樣投射在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中。市人大代表、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吳堅多年關注自閉癥群體,今年上海兩會期間他再次為自閉癥群體建言。
在多年的調研中,吳堅代表發現自閉癥患者成年之后面臨就業和融入社會階段,幾乎所有的孤獨癥家庭都會遭遇各種困難。“這個群體在語言、情緒、行為三大方面存在障礙,但他們對細節的關注、持久的專注力、對重復勞動不厭其煩、對數字和模型的敏感度等特點,讓他們對某些工種能夠勝任。”吳堅代表建議,針對孤獨癥群體的特點及特殊需求,通過逐步試點,構建、完善相關保障性就業體系,從而更好地幫助這一群體及其家庭提高生活質量。通過優化自閉癥人群就業培育機制,為成年的孤獨癥人群提供就業技能培訓、就業實訓及見習崗位。同時,拓寬自閉癥群體就業渠道,提供諸如文旅場所,文創等合適該群體的工作渠道。
盡管受疫情影響,今年市人代會的會期有所縮短,但律師人大代表們所提交的議案和代表建議卻是“含金量”十足。據統計,今年兩會期間,律師人大代表共提交議案10件,代表建議62件。律師代表們告訴記者,雖然人代會已經閉幕了,但他們的代表履職才剛剛開始......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