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為紀念“五四”青年節,慶祝市律協新一屆青年律師工作委員會成立,5月15日,市律協舉辦了“那個人?那道坎?那本書_“2011年感恩勵志紅五月主題活動”。這次活動,也是新一屆青工委工作團隊與青年律師的首次見面會。
管建軍副會長首先向與會青年律師介紹了九屆律協青年律師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整體思路,青工委主任胡光簡要介紹了初步的工作設想?;顒蝇F場發放了征求意見表,積極收集青年律師對市律協青年律師工作的要求以及建議,還與青年律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認真傾聽青年律師對青工委工作的期待和建言。
活動的主題發言和交流互動,把關注的目光實實在在地投向了青年律師,聚焦于他們可能面臨的執業發展過程中的瓶頸,期望通過這次主題論壇,能夠更好地鼓勵青年律師把業務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修養結合起來,把創新的思維和執業實踐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突出個性結合起來。
市律協青年律師工作委員會分管管建軍副會長、胡光主任等人緊扣議題,與近百名青年律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幾位嘉賓律師從執業磨練的角度,結合自身經歷,坦誠地談了對自己有重要影響的一個人給予了哪些寶貴的幫助,曾經遭遇的一道坎讓自己經受了怎樣的歷練,而那令人掩卷沉思的一本書又給自己帶來了什么啟迪。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交流自身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方式、思索和成長的感悟。
二
嘉賓律師的發言,讓人感受到他們那敢于擔當,為追求法治理念和社會公平,勤于思辨,以匡扶正義、扶危濟弱為己任的可貴精神。
青年律師要樹立科學發展觀
曹志龍律師作為第一個作專題發言的嘉賓簡要地介紹了他的執業經歷:從教師到律師,從“萬金油”律師到專業律師,從專業律師到青年合伙人,從青年合伙人到律師工作的參與者。
他說,當他在執業過程中遇到專業化發展與創新矛盾、案件敗訴時客戶的不滿意、客戶的開拓過程中遭遇的困難等方面問題時,得到了資深律師如聯合所的朱洪超、江憲律師的幫助,這對自己執業理念的樹立、執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他自身也在面對困惑、解脫羈絆的過程中體會到“我思故我在”的道理。行動的獨立從思想的獨立開始,青年律師的發展應從青年律師科學發展觀的樹立開始。
曹律師鄭重地給青年律師推薦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這本書。他認為該書對于青年律師最大的啟發是“青年律師必須不斷思考自身的科學發展觀,不能僅僅作為被思考的客體,而是還應當成為思考的主體”。青年律師樹立自己的科學發展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應當認清自身發展前進的方向,既要最大化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更要考慮各方合法利益的平衡。青年律師的發展應當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沙掷m發展,就是要求青年律師把自身的發展與律師業的發展和法治建設結合起來。青年律師發展的基本方法是要統籌兼顧,既要在專業上有所建樹,又必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既要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又要維護社會的公平、法律的尊嚴;既要注重個人發展,又要致力于協同合作。
在歸納發言要點時,他告誡青年律師做事先做人,成功先成才。青年律師應當著力打造過硬的專業能力、研究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應當把自己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我國法治的發展、律師業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順勢而為。這對于業務的開拓與創新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社會的需要是律師業務發展的方向,律師業整體發展了,才能為個人的大展宏圖提供肥沃的土壤。
應重視法學理論研究工作
季諾律師從法律是人類財富的結晶、法律是需要長期積累的一個過程等方面和與會律師分享了他對于法律精神的理解,希望青年律師要保持對法律的熱愛,同時又要懷有平和的心態。
他向與會律師講述了對他影響深刻的人———他的恩師李昌道教授。季律師在李昌道教授的身上感悟到了重視法學理論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老一輩學者勤奮的工作與生活;幾十年如一日的搜集與整理資料,建立專業的資料體系;一生孜孜不倦地做理論研究,努力追求深度與廣度、政治性與專業性的統一;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進行不同的轉換,與時俱進。
季律師向大家推薦的那本書叫《司法過程的性質》,書中作者的法律觀對中國青年律師有很大的啟示:法學發展的真正源泉,法律真知的真正來源,必定是法律的實踐和社會現實,面對現實,充分運用思維能力,便可以獲得有價值和有生命力的思想。
責任心是成功的必要保證
張鵬峰律師介紹了他的成長經歷:年輕氣盛時充滿理想,辭去公務員職務,以寧夏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律師資格。1995年,合伙創辦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經過五年的苦心磨練,不到三十歲時,業務創收和綜合排名已經位列寧夏青年律師的前列,因為當時盛傳“找名所,去北京;找名律師,到上海”這句話,便舍棄了已經在寧夏開創的一片天地,于2000年初來滬創業。初來上海的第一年,便旗開得勝,但隨后就碰到了“那道坎”,于是沉下心來努力鉆研業務。張律師笑稱:到這兩年“老荷才露尖尖角”。
他坦言,對他執業影響最大的人,就是他的第一個帶教老師。在為帶教老師整理卷宗時,他注意到老師的每個卷宗都比其他律師的卷宗厚得多,便領悟到了受當事人信任的真正秘密———責任心。從業以來張律師一直把“責任心”這三個字作為他的執業信條,憑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辦理了上千件案子,案件卷宗比帶教老師當年的還要厚,甚至在闌尾炎發作時拔下正在輸液的針頭,去為當事人搜集第二天開庭的有利證據。
“律師這個職業,真是個實踐性很強的行業,厚積薄發是這個行業的客觀規律”,張律師語重心長如是說。
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重要性
呂琰律師結合自己的執業經歷,提出了“青年律師發展要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觀點。通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可以深入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發展,把握時代的脈搏;通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能夠提升自我,展現社會責任感,鍛煉服務技能,鞏固正確規范的執業觀;通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回報社會,積極幫助弱勢群體,努力化解矛盾,展現律師行業的社會公益形象,更好地推動律師行業的發展。
呂律師認為,律師是實現和諧社會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價值追求的重要參與者,在協調各方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律師職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職業,接觸社會的各個階層,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是各類社會矛盾解決的參與者、協調者、預防者。因此,無論從社會責任,自身利益,還是職業特點來看,都要求律師應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有所作為,這是社會發展對律師的要求,也是對律師的挑戰。
呂律師也提議青年律師能夠找到有助于自己成功的方法,提出“堅持乃成功之父”的觀點。他根據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切身體驗,對青年律師提出一些建議:青年律師要有決心、有熱情,要主動。由于從事律師職業需要一定的積累,可能在前期需要更多的投入,開始時這會使許多人產生懷疑和徘徊,但必須堅持。只有這種堅持下去的決心才能激發無限熱情,而且這種熱情在一定程度上是超過功利的,是一種堅持自己事業的熱情,是一種堅持自己人生信念的熱情。
三
胡光主任對各位嘉賓的感言作了點評。他說,青年律師首先要確定自己熱愛律師行業,熱愛幫助他人,如果僅僅是追求財富,那律師行業并不適合。另外,要充分了解律師行業是需要長期積累的實踐型行業,再聰明的人也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年輕律師需要吃苦耐勞,堅持奮斗才能夠獲得成功,這是行業規律。最后,他借“五四”青年節之際,重溫大師胡適的名言———年輕人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用在今天就是希望年輕律師要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緊跟現代社會行業細分的潮流,去開拓那些法律服務新的細分領域。
管建軍副會長指出,律師職業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在執業過程中會遇到高峰也會碰到低谷,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放棄,要有恒心,有超越之心,并且有珍惜之心。對于青年律師而言,無論是成功的經驗或是失敗的教訓,都是值得學習的內容,正如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會產生質的飛躍,不斷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超越。
在互動環節,嘉賓們耐心細致地解答了與會律師提出的各類問題,并贈送了推薦的勵志圖書。
青工委表示,將繼續以創新和追求品質的工作思維、盡責盡力全心全意的服務理念,為廣大青年律師的成長、成才發揮積極的作用,努力使委員會成為青年律師之家。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