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推行黨政機關設立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
來源:中國律師網
日期:2017-02-22
作者:全國律協
閱讀:8,946次
不久前,山西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省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意見》指出,縣級以上黨委及所屬部門于2017年底前設立法律顧問、公職律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所屬部門于2017年8月底前設立法律顧問、公職律師;鄉鎮黨委和政府于2017年底前根據需要設立法律顧問、公職律師。這意味著我省“法治山西”建設又有了實質性舉措。
這些法律顧問來自哪里?他們能夠做些什么?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法律顧問從哪里來? 太原知名律所及高校
郝建華,山西佳鏡律師事務所主任。2016年5月27日起,她又多了一個身份——山西省委統戰部法律顧問。與此同時,其他5位省內知名資深專家和律師,也一同領到了聘書。他們6人成為山西省委統戰部法律顧問組的專家。
之后,他們將以山西省委統戰部法律顧問的身份,在我省統一戰線重大決策部署、規范性文件、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依法維護權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統戰部法治建設提供服務。“組建省委統戰部法律顧問組,是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有益實踐和探索,十分必要。”省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法律顧問的參與更加促進了統戰部干部認真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將法治思維貫穿工作始終。
據悉,山西省委統戰部在省委機關首家聘請法律專家和資深律師擔任法律顧問,開創了我省黨委機關聘請法律顧問的先河。
隨著人們法制意識的增強,作為窗口服務單位的公安機關,也將配備專業法律顧問作為提升執法水平和執法公信力的重要工作之一。
2016年6月16日,太原市公安局聘請了8名專家學者和律師擔任法律顧問。他們將研究探討社會治理等工作中的新課題、新挑戰,協助公安機關解決執法實戰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協調、密切警民關系,大力傳播公安機關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正能量”,構建警民之間溝通橋梁等。
記者了解到,這些被聘請的法律顧問中還有一些人是來自省城高校的專家學者,其專業涵蓋了政府工作的各個領域。
法律顧問能做什么? 事前事中參與決策談判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給黨政機關當法律顧問,有啥“門檻”?
據相關規定,外聘法律顧問應當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擁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一般應當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熟悉行政法、經濟法、民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且在所從事的領域有一定影響力和經驗的法學專家,或者具有5年以上執業經驗、專業能力較強的律師;嚴格遵紀守法,未受過刑事處罰,受聘律師還應當未受過司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或者律師協會的行業處分等。
法律顧問具體能夠做什么?記者了解到,黨政機關法律顧問應積極履行為重大決策、重大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參與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黨內法規草案和規范性文件送審稿的起草、論證;參與合作項目的洽談,協助起草、修改重要的法律文書或者以黨政機關為一方當事人的重大合同;為處置涉法涉訴案件、信訪案件和重大突發事件等提供法律服務;參與處理行政復議、訴訟、仲裁等法律事務等職責。
其中,遴選出的政府法律顧問聘期一般不超過5年。
據介紹,在黨政機關的重大決策、重大行政行為、重大項目的洽談等方面,均可引入法律顧問,讓他們在事前、事中就參與決策、談判、合規審查等,提前防范風險。
法律顧問有什么用? 預防和減少訴訟發生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它既是提高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水平的標準配置,同時也是建設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必備條件。”山西省法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黨政機關聘請法律顧問,可以及時發現機關在制定政策文件中的法律問題,避免日后的隱患和風險。因為有專業人士從法律角度把關,還可以提高政策文件的可操作性。一些地方政府聘請法律顧問后,所作決策、所制定發布的政策文件質量都有提高,這就是明顯的效果。
“聘請法律顧問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才是關鍵。”該負責人表示,有人認為,政府法律顧問的主要作用就是“打官司”。對此,該負責人認為,“打官司”只是一個被動的次要職能,主要職能是預防和減少訴訟的發生,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預防和減少訴訟的發生,需要法律顧問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比如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法律顧問要從事件中總結經驗教訓,并以書面形式向政府提出相關建議,幫助政府提高執政水平。”
事實上,黨政機關法律顧問的職責和工作遠不止于此。最重要的是,法律顧問參與到相關部門的日常行政工作,可以逐步培養行政機關的法治思維,學會運用法治方法開展工作,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蔡利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