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兩岸青年律師交流座談會在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舉行。閔行區委常委吳繼華出席會議。兩岸15家律師事務所的30余位青年律師代表(其中由閔行律工委青年組選派了16位優秀青年律師)及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臺籍學生、上海政法學院法學院學生齊聚一堂,圍繞兩岸青年律師個人發展及律所管理展開深入探討。
座談會上,兩岸青年律師首先就業務拓展展開討論,隨后在業務創新、律所發展等方面交流經驗,促進兩岸在法律領域的業務交流與融合發展。
會上,閔行區臺胞臺屬法律服務中心調解員、上海熊兆罡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良彥表示,青年律師應精準把握客戶需求、前瞻預判市場趨勢以拓展案源,將法律服務創新作為業務增長新方向。上海數科(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律師事務所律師梁艷娜結合AI技術對法律服務市場的影響,提出青年律師需持續提升專業素養,聚焦數據合規、網絡安全等前沿議題,通過實踐錘煉法律思維與應變能力,積極擁抱科技變革、增強核心競爭力。
臺灣律師事務所代表律師結合實務經驗,分享了通過新媒體矩陣構建法律知識傳播體系、實現精準客戶沉淀的運營策略。代表指出,青年律師群體需以差異化定位錨定發展方向,通過跨領域專業協作拓展服務邊界,強化客戶溝通,謹慎篩選案件,實現穩健發展。
閔行區作為上海地理中心區域,具備立體交通網絡與完備的教育、醫療等配套資源,連續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區,為法律人才提供了事業發展平臺與高品質生活保障。當前,經濟發展催生出新的法律需求,為兩岸青年律師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優勢,始終積極推進政產學研一體化建設,目前已與十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共建關系,共同搭建培養法治人才的學習實踐平臺,積極探索多方協同育人新形式。此次座談會的開展也正是法務區對政產學研融合發展的又一次生動實踐,通過匯聚各方力量,共同為兩岸青年法治人才的成長鋪路架橋。
活動期間,兩岸青年律師共同走進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閔行博物館、海派藝術館和海峽兩岸青年律師就業創業基地等,感受上海歷史文化底蘊、領略海派文化魅力,了解臺灣青年在上海閔行的創業環境,進一步增進兩岸青年律師之間的相互了解與情感認同,為今后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礎。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