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上海兩會盛大啟幕。兩百余名上海律師作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會,以其專業的法律知識、敏銳的社會洞察力以及強烈的責任感,積極參政議政。
上海律師代表委員們圍繞民營經濟立法、涉外法律建設、失能老人關懷等多個領域,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和前瞻性的提案議案。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兩會上的活躍身影和關注焦點!
張鵬峰 上海市人大代表
上海中夏律師事務所
《上海法治報》:期待民營經濟促進條例出臺,破除“彈簧門”“旋轉門”“玻璃門”
“法治是最佳營商環境,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同樣需要法治保障。”張鵬峰律師表示,國企、外企都有立法保障,但民營經濟板塊的立法保護卻有所欠缺。基于這樣的觀察和思考,張鵬峰律師兩年前在市人代會就提出了上海率先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的建議。
今年政府報告里已經確定推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為此,他又提出三點具體建議:一是上海的地方立法應與即將出臺的國家民營經濟促進法相互銜接和匹配,確保法律的一致性和連貫性;二是立法過程中應更多強調實效性,增加剛性、可執行性條款,減少倡導性、原則性和宣誓性條款,確保法律能夠真正落地執行;三是立法中應更多體現平等保護原則,具體細化條款落實到位,破除“彈簧門”“旋轉門”“玻璃門”,為民營企業創造更加公平的發展環境。
錢翊樑 上海市人大代表
上海市百匯律師事務所
《新民晚報》:小區應配備心臟除顫儀(AED)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的重視,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上升,在居民小區配置心臟除顫儀(AED)已成為一項迫切的需求。為此,錢翊樑律師建議逐步在居民小區配置心臟除顫儀,先選擇一部分小區試點,視試點情況逐步推廣。合理規劃布局,根據小區的規模和人口密度,合理確定AED的配置數量。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如小區廣場、活動中心、物業服務中心等人員較集中的地方,并設置明顯的標識和指引。
同時,組織專業人員對小區的物業管理人員、保安人員開展AED使用和急救知識的培訓,居民也可以分批參加培訓。
潘書鴻 上海市人大代表
上海恒建律師事務所
《新聞晨報》:老建筑講起新故事,如何保留古韻又有新意?
潘書鴻律師在準備提交有關松江文旅發展的建議時,特別關注了泗涇古鎮的發展。他認為,泗涇古鎮作為上海松江的一座千年古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風貌。
對于泗涇古鎮的未來發展,潘書鴻律師建議以傳統文化為主軸,深挖建筑文化、名人文化、飲食文化等,形成古鎮獨有的特色;同時在保護古鎮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采用修繕歷史建筑、引入文創空間等開發措施;舉辦文化活動、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增加游客的互動性和體驗感。
李向農 上海市人大代表
上海普世萬聯律師事務所
《上海人大》《上觀新聞》:入境后Wi-Fi全覆蓋,好客的上海,賓至如歸暢游無障礙
李向農律師提出的“關于優化機場、港口等入境通訊便利的建議”,成功入選2024年度市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名單。
有外籍人士反映在上海入境時存在Wi-Fi連接難題,影響了對上海的第一印象和便利度體驗。為此,李向農律師建議:參照國際慣例,優化Wi-Fi連接流程,如落地時主動推送Wi-Fi服務或驗證登機牌信息;在機場、港口等顯眼位置明確指示購買本地電話號碼的地點與方式;確保機場和港口關于Wi-Fi使用的指示、公告和信息提供多種語言支持。
這份代表建議得到了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的積極響應,聚焦入境便利,從新版門戶網站運營、網絡信號覆蓋、服務中心開設入手,采取了多項措施。同時,設立手機SIM電話卡和流量包售賣點,增加售賣點指引標識及業務辦理指導專員,提供多語言入境旅客指南。
復制登錄網址查看《上觀新聞》原文↓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44186)
姚海嵩 上海市人大代表
上海市天華律師事務所
《上海法治報》:加強“三職”人員協同治理,構建良好營商環境
“三職”人員是職業投訴人、職業索賠人和職業閉店人的統稱,這一群體通過濫用投訴舉報、信息公開、復議訴訟等權利,擠占消費者維權的行政資源和司法資源,甚至侵害經營者合法利益和健康的營商環境。如何管住“三職”人員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于“三職”人員,姚海嵩律師建議要成立一個聯動機制,從預警、立案到處理形成統一認識,緊盯典型案件治理,按照不同職能部門分工進行相關類案調查、提前介入、移送線索,刑行銜接、公益訴訟等,形成統一的處置口徑和手勢。
《上海人大》《上海高院》:完善解除強制醫療全流程管理
此前,姚海嵩律師提出的“關于完善解除強制醫療全流程管理的建議”,成功入選2024年度市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名單。
姚海嵩等代表提出應細化法院啟動解除程序下的檢察機關同步監督工作,探索設定最低強制醫療期限,并制訂后續管理細則,與現有精神衛生法規有效銜接,以防再次犯罪。
這份代表建議得到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視,正在探索和推進解除程序的庭審實質化,并設計涉精神病人案件相關應用場景,完善精神病人監管。同時,在解除強制醫療后的配套措施方面,將協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社區服務與社會管控體系,實現強制醫療與社會矯正的銜接。
吳堅 上海市人大代表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
《上觀新聞》: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成熱點,市人大代表對話知識產權局
面對企業知識產權海外維權的難題,吳堅律師向市知識產權局發問,如何能夠更好地維權?市知識產權局表示,一直在堅持做好海外知識產權糾紛的應對指導,發揮專家智庫的作用,為企業開展量身定做的應對方案。吳堅律師表示,經常能夠看到市知識產權局對于企業開展的專項培訓,希望能夠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企業了解并受益。
陸敬波 上海市政協常委
上海江三角律師事務所
《勞動報》:“臨門式毀約”,應屆畢業生三方協議的履行如何保障?
陸敬波律師關注高校應屆畢業生三方協議履行保障問題。他指出,部分企業“臨門式毀約”導致應屆生求職“踏空”,且違約賠償標準過低,往往僅5000元,無法彌補畢業生損失。他認為,三方協議法律屬性界定不明,用人單位違約成本低,且缺乏有效監管和公開披露機制。
為此,陸敬波律師建議系統研究并完善三方協議文本,納入保護應屆畢業生合法權益的規定;探索建立用人單位招聘違約行為公開披露機制,與信用評價掛鉤,增加違約成本;同時,整合現有資源,建立就業維權與服務平臺,為遭受違約的畢業生提供法律援助和再就業支持。
《澎湃新聞》:職場倦怠、焦慮?委員建議保障勞動權益、加強心理關愛
今年兩會,陸敬波律師提交了關于加強職場心理關愛的建議。他強調,保護基本勞動權益是心理關愛的前提,企業應與職工依法協商、民主決策,共同應對經營困難,避免侵害職工權益引發心理問題。同時,他指出當前企業對職工心理關愛的動能減弱,建議政府加大政策引導和鼓勵,將職場心理關愛納入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完善和諧勞動關系評價標準,對積極投入的企業給予稅費優惠或補貼。
此外,陸敬波律師還提到,職場心理關愛需要專業支持,但當前專業服務獲取不易。他建議支持和規范心理衛生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組建專家庫,搭建服務平臺,制定企業心理關愛指南,為企業提供專業指引。
游閩鍵 上海市政協常委
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
《政協聯線》:讓東方樞紐成為國際仲裁“會客廳”
身為律師,游閩鍵律師與外商外企外資交流發現,一旦他們在中國境內發生糾紛,解決爭議的成本高、周期長。選擇在國內仲裁解決爭議,意味著外籍仲裁員、當事人要頻繁來中國。如果每次來都要辦簽證,很不便。而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無需核查中國簽證等入境許可,由此也成為建設臨時仲裁點的好選項。
在此背景下,游閩鍵律師提出借助東方樞紐政策紅利,打造面向全球的亞太仲裁中心。依托交通優勢和人員跨境流動便利化政策紅利,以一流的仲裁庭審和會議設施等,積極引入國際境外仲裁和爭議解決機構落戶,建設世界級的國際爭議解決法律服務聚集區
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148780
《話匣子》《文匯報》《新民晚報》:“手機竊聽”“隔屏有耳”,app嚴格監管如何實現?
剛說過想買什么東西,下一秒就收到推送,如何實現app的嚴格監管、個人信息的保護,游閩鍵律師面對市通信管理局提出了疑問。市通信管理局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對App違法違規收集用戶信息主要以隨機抽查、算法備案的方式開展。
面對App技術設置不規范、監管力度不夠、用戶隱私保護意識和操作技能不足的情況,游閩鍵律師建議進一步完善監管路徑、完善算法備案制度,聯合開展專項治理、加強對網絡廣告的監管、開展智能手機安全使用宣傳活動等。
洪亮 上海市政協委員
上海至合律師事務所
《青春上海》《東方網》:上海話從娃娃抓起,城市的符號不應該被忘記
“方言是城市的符號,不能被我們弄丟了”。1月14日,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洪亮委員在接受東方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海派文化的傳承,語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建議可以從上海話入手,在校園等創造更多上海話的“語境”,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感受滬語的獨特魅力。“10年前的孩子,如今有的已經上大學了。希望這幾年,孩子們能夠更好的從語言入手,傳承海派文化。”
《青春上海》:春節都申遺了,爆竹聲還能再響起來嗎?
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申遺成功。但2016年起,上海外環線以內區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后,有些市民會覺得,缺了點年味兒。
去年兩會期間,洪亮律師提出了“關于適度放開上海地區燃放煙花爆竹的提案”,期望能夠分時段開放限制,允許燃放煙花爆竹,以回應人民群眾希望在傳統節日里燃放煙花爆竹以感受節慶氣氛的愿望。提案提出后得到了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市公安局專門予以了答復,并承諾將深入調研,及時總結工作經驗,更好平衡公共安全與尊重民俗傳統、滿足群眾燃放需求之間的關系。
今年,洪亮律師再次提出相關建議,認為隨著時代的進步,應該更加全面地考慮人民群眾需求和環境、公共安全之間的關系,適時調整措施,修訂地方性法規,科學、有效地進行城市治理,回應民眾的關切,而非簡單的“一刀切”。
高照宇 上海市政協委員
上海功承瀛泰律師事務所
《看看新聞》:失能老人無人可依,委員建議民政部門完善制度,確保意定監護落地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獨居老人、失獨老人和孤老群體增多,他們往往面臨無法指定監護人或無監護人的困境。針對當前存在的基層組織履行能力不足、缺乏相關工作規范、指定監護人程序復雜等問題,高照宇律師建議民政部門主動作為,完善指定監護人的配套制度,簡化監護人指定流程,加強對基層組織的培訓和支持。同時,建議民政部門建立一支由專業社會工作者組成的公職監護人隊伍,通過統一的老年人監護服務平臺進行對接,定期進行檢查、評估,確保其履行監護職責,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除此之外,高律師也提出了新方案,建議探索由律師事務所擔任意定監護的監督人,利用其專業性強、獨立性高和資源整合能力強的優勢,解決當前意定監護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監督缺失問題。
兩會期間,各位律師代表委員們積極參政議政,提出了諸多富有建設性和前瞻性的提案議案。上海律協將持續關注這些提案議案的后續進展,更多資訊請關注東方律師網全新推出的2025年上海律師“兩會”專題報道。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