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彭雪峰:建議給律師更多參政議政的機會
來源:河南律協
日期:2016-03-10
作者:河南律協
閱讀:5,821次
作者/高凌燕
來源“中國律師”微信公眾號(ID:CHINESE--LAWYER)
3月9日上午,全國政協常委彭雪峰正在主持界別小組討論,彭雪峰坦言主題并非自己專業。討論結束后,記者注意到,廣東省副省長、廣西政協副主席等參與討論的委員們紛紛走過來夸獎彭雪峰主持得好、點評到位。
我們的話題由此展開,為什么律師即使面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可以游刃有余、應對自如?彭雪峰委員答曰:因為法律思維。
法律思維是法律職業者的特定思維方式,是法律人在決策過程中按照法律的邏輯,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法律思維在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中表現最為典型,法律思維抽象、概括、理性,所以在任何事情面前,法律人都表現得很冷靜。彭雪峰說:正是這樣一種法律人與生俱來的思維模式,讓我們即使在不熟悉的領域也可以清晰地抓住主要矛盾、短時間內找到癥結所在。
事實確如此,在關于現行高校評價體系存廢的討論中,委員們意見難以統一,同為律師的全國政協委員劉紅宇最后一個發言,她指出:無論存廢都需要深入調研,形成分析報告,因何存、緣何費,都需要有值得推敲的理由也必須經過法定程序。法律思維就是以停止紛爭為目的,而停止紛爭的依據是據法裁斷。
“在與委員們、代表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對法律人的親近感,或者說是對法律思維的親近感。如果哪個小組有律師、法官或者哪怕是有過法律學習背景現在沒有從事法律職業的委員、代表,在討論中,大家都特別希望他們談一下自己的意見與建議。這是由這個群體的思維模式決定的。”彭雪峰這樣分析人們對法律思維的認同。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為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作出了具體規劃,其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是其重要內容又是其重要保障。
彭雪峰認為:去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元年,立法法的通過是一個信號,表明本屆人大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決心。去年進行的一系列法規的修訂,也確實體現了“于法有據”、“依法有序”。但是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也不可忽視,其中部分地方官員的法律意識不強,客觀上造成了體制機制改革的不順暢。
法治國家的確立,為包括律師在內的法律人參政議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律師作為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應積極參與國家政治活動。在法治建設中,律師應當更多的發揮其社會作用,勇于擔當、有所作為。
有鑒于此,彭雪峰建議:提高律師在各級人大、政協的比例,給律師創造更多的參政議政機會、為律師搭建參與國家政治活動的舞臺,這對實現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