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物業也要“養老保險”
市人大代表 劉正東 (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
人老了需要養老保險的保障,我們的住宅物業也有使用壽命,那么住宅物業老了,需要維修時,誰來保障呢?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建筑工程實行質量保修制度,但實際上卻可能因為發展商是項目公司或者資質和經營方面的因素導致保修落空。為了防止發展商無人保修或無力保修而購房人又無力自行修復的情形發生,我建議:由市房地產管理部門統籌設立住宅物業保修基金,專項用于保障本市住宅物業的保修;在住宅物業取得交付使用許可證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繳納相當于售價一定比例的住宅保修基金;保修基金只有在發展商被依法宣告破產,或者無力執行司法機關或仲裁機構的保修判決時,才能由業委會申請使用,本市房地產管理部門審核;保修基金可委托專業機構在保本、保收益的前提下進行保值增值運作,使其成為本市住宅物業的“基本養老保險”!
借鑒“重慶模式” 加大公共租賃房建設投放力度
市人大代表 孫洪林 (上海市申房律師事務所主任)
安居才能樂業,樂業才能發展。近年來,我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保障性住房供給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公共租賃房的供給存在較大的缺口。我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開展公租房需求量的調查,摸清“夾心層”群體的人數、消費能力、住房狀況以及需求情形,并在此基礎上借鑒“重慶模式”,加大住房保障實施力度,加快公租房房源的建設和籌集步伐,加大公租房的投放力度,為本市青年職工、引進人才和來滬務工人員等“夾心層”群體提供充足的公共租賃住房,讓他們“住有所居”。
拒絕“馬路拉鏈” 推行綜合管溝
市人大代表 錢翊梁 (上海錢翊梁律師事務所主任)
城市發展離不開道路管線的建設。傳統做法是由各管線主管單位各自、獨立地進行建設和管理。但長期以來,由于電力、電信、給水、排水、燃氣、熱力等各主管單位在管線工程施工上缺乏有效的協調,往往造成道路的反復開挖,被人們戲稱為“馬路拉鏈”。這不僅造成資源和資金的極大浪費,還帶來了交通擁堵、塵土飛揚、噪音、空氣污染等一系列問題。道路管線綜合管溝是21世紀新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它集納各種公共管線,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避免了道路的反復開挖,同時也為以后的發展預留空間。而且管線不接觸土壤和地下水,能夠有效避免腐蝕,延長使用壽命。綜合管溝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我建議盡快制定《上海市道路管線綜合管溝管理辦法》,以規范各類道路管線的建設。
建議為醫保卡統一設定初始密碼
本市的醫療保障系統以人為本,考慮到本市老年人使用醫保卡的方便,為防止老年人遺忘,在醫保卡上并不設立初始密碼,這種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由此也帶來一個弊端,醫保卡一旦遺失,如果給貪圖小利人撿到并冒用,容易造成社會資源損失。
建議本市醫療保障部門,統一設定醫保卡初始密碼,并統一告知所有醫保零售商店等使用部門,同時提供醫保卡持有人改密碼便利,以方便群眾自愿選擇,另針對老年人容易遺忘的的特點,開通老年人持身份證重設密碼權利,努力把好事做得更好。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