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律師業的路在何方?
日期:2009-06-03
作者:北京市智維律師事務所
閱讀:2,613次
在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律師的作用與價值究竟是什么?是審查一份合同?是參與一項談判?是承辦一項單一的并購重組服務?抑或僅僅是IPO中的法律事務?中國律師的角色是否被邊緣化了?
這些問題固然十分尖銳,但是這已經不是一個嶄新的話題了,這可以說是一個一直困擾中國沉重話題。

劉桂明先生主持法商論壇
時下,經濟危機正在肆虐全球,律師業也無從幸免,律師業務受到很大的影響,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律師如何重塑信心并尋求契機?
2009年5月24日,由法律出版社與智維律師(中國)聯盟聯合主辦的以“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與律所新發展”為主題的《首屆法商論壇》,回答了上述問題。
此次論壇,參會嘉賓包括管理咨詢界、法律出版界、企業管理教育界、法律界、商業界等各方代表200余人,其中來自全國的律師事務所100余家。
與會論壇的商界人士指出,法治經濟不斷向前發展,"法商"結合日益緊密,中國企業近幾年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法律風險,尤其是在金融危機轉變為全球經濟危機形勢下,企業更是首當其沖成為危機中的"受害者",此時,企業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企業更加認識到法律風險管理作為律師服務對于企業的價值。中國社會的進步,需要中國經濟發展作為支撐;而中國經濟的發展,則需要更多的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不斷涌現。風險與利益,應該是企業關注的最為重要的問題。不關注風險的利益,必定是短期或短命的利益,惟有將包括法律風險在內的企業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夠獲得相對永恒的利益,才能夠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
與會法律人士認為,中國律師業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毋庸置疑,中國律師業的生存發展狀況依然不容樂觀,我們中國律師的服務領域大部分局限于訴訟和單項非訴訟法律服務。不避諱地說,中國律能師界的功能在整個中國經濟建設大潮中被弱化了,被邊緣化了。作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進程中“法律人”,真正的作用和價值是能夠幫助我們的企業進行全面法律風險管理,讓他們的利益得到永恒,如此才能夠在中國經濟發展中體現法律人的作用,彰顯法律人的價值,發出法律人的聲音!
論壇經過討論,形成了“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法商結合超越“法商”鴻溝;律所協作發展探索——合縱之策做大做強律師業”的一致觀點,并同時認為傳統單一律師事務所發展模式的優勢已喪失殆盡,無法適應律師新業務的開拓與發展。中國律師業唯有法律服務產業升級、法律服務產品創新以及律所發展模式創新,才能夠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夠有做大做強的機會,才能夠實現整個行業的不斷升級,才能夠徹底改變律師業的形象。
與會法律人士一致認為,在律師事務所管理與發展模式,應該建立起以“資本為基礎,人才為中心,制度為紐帶,產品創新為拳頭,品牌為核心,合理的分配為靈魂”的管理模式,并且還需要加強區域律所之間的協作,從而在危機中發掘生機,在挑戰中抓住機遇,從容應對當前困境,實現發展跨越,做大做強中國律師業,完成律師同仁共同的心聲與使命。

法商論壇圓桌會議
最后,與會法律界人士也一起發出共同的呼聲:一場經濟危機過后,能夠改變整個世界許多,如產業升級、新能源經濟發展、商業模式改變、企業風險危機觀念深入等等。那么,經濟危機也應該對中國律師業有所改變,那就是服務價值的改變,服務方式的改變,律師自身價值的改變,以及群體形象的改變!
本次法商論壇集合了業內“法”與“商”的智慧,從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管理與律師事務所協作發展兩個方面探討律師業務拓展與律所發展新模式,以及如何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的法律服務,將對律師業以及企業界發展產生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