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邯鄲律師殷清利在當地最大的兩家食品超市買到9種商品后,隨即來到邯鄲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報,稱“這些商品全部違反了當日開始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同時,他提供了復印小票、照片等證據。
■兩個月蹲守“食品安全”
此前,殷清利用兩個月的業余時間到這兩家超市蹲守,查找各類食品的外包裝、觀察食品銷售全過程,尋找食品經營或生產單位存在的違背食品安全法之處,最終發現10處與食品安全法相背離的做法,包括食品經營單位的有些工作人員不戴清潔的工作帽、散裝食品標注普遍不符合規定、食品添加劑有些不在標簽中注明等,他選擇新法頒布首日把調查結果提供給投訴部門。
殷清利說,這兩家超市是當地規模較大、管理較規范的食品賣場。在一些小品牌的食品生產企業,違法現象更為突出。同時,他還發現眾多消費者缺乏對剛剛實施的食品安全法的認識。他希望借助對食品安全的調查發起一次公民行動,呼吁更多消費者參加進來。
■執法部門有難言苦衷
當日上午,邯鄲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察處馬騰飛受理了殷清利的舉報。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馬騰飛表示,目前地方機構改革還沒有最終完成,食品藥品監督局對食品問題無法行使執法權,他將這個舉報上報領導后,他們將發揮組織協調作用,轉交工商等部門處理。
記者了解到,很多行政部門職責將隨著新法實施有所調整,但當前機構改革在基層大多沒有完成,食品安全法涉及的有些職能調整恐一時難以落實。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原來歸他們管的“標準”不再管了,“危害分析”、“安全評估”也不再管了,以后將由衛生部統一發布標準,質監部門負責生產過程的監管。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綜合的安全標準,所以,執法部門在執行“不時冒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標準時,往往會遇到麻煩。
面對殷清利這樣的公民對食品安全法的高度期待,執法部門表示出難言苦衷,這位負責人稱,他們每年都制定嚴謹的監督計劃,但是,“監管行動一個月一次或兩個月一次,面對的卻是一萬多家企業,難以實現即時監控?!彼J為,應當再加強對企業的懲罰力度。
■呼吁公民行動參與監管
在企業存在違法而執法部門又有難言苦衷的情況下,殷清利的調查舉報和對社會的呼吁顯得很有意義。他提出的“食品安全公民行動”宣言稱,食品安全不能靠單打獨斗解決,呼吁更多消費者參加行動,創立公眾參與下的更具時代特色、地方特色的監督體系。
對此,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法理學教授武建敏表示支持和肯定,他說,法治最重要的基礎不在法律文本,而在于公民行動和政府行動,政府的監管很重要卻面臨能力有限的困境,公民行動才是推動法治進程最重要的力量。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