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寧,1979至1983年在北京大學法律系讀書;1983至1994年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1993至1996年在北京大學法律系讀經濟法研究生:1994年至今在時代華地律師事務所執業。
于寧,現任第七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法律研究生導師、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導師;多次受到省部級以上的表彰和獎勵。曾任第四、五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第六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
![]() |
律師與法官、檢察官同為“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國家先后批準設立了“國家法官學院”和“國家檢察官學院”,同樣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律師也應該有自己的最高學府。
教育對于律師非常重要,因為律師這個職業就是用知識和經驗對當事人對社會進行服務的。
□本報記者 蔣安杰 本報實習生 唐仲江 侯鵬
在2008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律協會長于寧就曾提出建議,應盡快設立國家律師學院。今年的“兩會”他再次建議設立國家律師學院,并建議法學院校開設律師學專業。
律師應有自己的最高學府
記者:于會長,您好,請問您為什么一直在呼吁盡快設立國家律師學院?設立這樣一個學院的作用和職能是什么?
于寧:設立國家律師學院的提案是在2008年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交的,中國的律師制度恢復已經20年,律師隊伍的素質亟待提高,法治理念、大局意識、職業道德、專業水平也亟待待提高。在中國律師隊伍恢復初期,律師在處理案件時依靠專業知識的比重不大,可以依靠較好的社會關系,但是現在隨著法律服務市場的進一步規范,當事人聘請律師購買法律服務的意識,進一步成熟。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完善,對律師在專業知識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律師與法官、檢察官同為“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同是法律職業共同體,法官、檢察官都已有自己的最高學府,國家先后批準設立了“國家法官學院”和“國家檢察官學院”,同樣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律師也應該有自己的最高學府。同時,律師和會計師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在市場經濟中提供中介服務的社會組織,其屬性基本相同,而會計師行業已經由國家投資設立了三個國家會計學院,培養會計人才,而現在廣大律師仍沒有一所屬于自己的高等學府,這不利于律師隊伍建設。
國家律師學院會在對律師繼續教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在跨境法律服務方面人才短缺;去年修訂了律師法,新修訂的律師法把崗前教育培訓職能交由律師協會。律師學院有兩方面的職能,一方面是進修,發揮繼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為統一的崗前教育、對入門培訓起示范和指導作用。律師繼續教育和崗前培訓不容忽視,國家律師學院不是國民教育中的學歷教育機構,而是進修、培訓的機構,與我國目前的法官學院、檢察官學院類似。律師行業沒有這個能力辦律師學院,需要國家來辦理,以培養高素質律師人才。
律師仍需進行繼續教育
記者:您心目中的國家律師學院應該是一個怎樣的模式?律師學院在培養律師上主要是側重于哪些方面?
于寧:律師職業性質與會計師有些相似,因此建議參照“國家會計學院”的模式,國家正式立項、財政撥款、成立“國家律師學院”,編制為事業單位,由司法部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代管。近十幾年來,我國對外交往越來越多,跨境交易離不開法律服務,這就需要我們中國的律師提供法律服務,到投資地去考察投資環境,目前這方面的人才缺乏。國家律師學院培養律師一方面側重于提高律師的綜合素質,如政治理念、大局觀、職業操守;另一方面側重于提高專業知識,如知識產權知識、科技知識,也包括法律英語,目前能用法律英語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律師只占15萬律師隊伍的一小部分。
記者:國家律師學院如果在短時期難以建立,您認為我們目前應該采取哪些臨時補救措施?
于寧:實際上在有國家律師學院的想法之前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就比較重視律師的繼續教育。繼續教育一直是律師協會的主要職能,多年來都是如此。主要是為全行業的繼續教育制定原則、發布規范性文件、制定要求,要求所有的中國執業律師每年不得少于40小時的培訓。而具體組織實施培訓是由省一級的律師協會進行管理的。省一級的律師協會能根據當地律師所的知識結構情況,結合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狀況,每年把這40小時分解成各種各樣的科目,對廣大律師進行培訓。市一級的律師協會也有部分培訓任務,但主要由省一級(直轄市)律師協會來承擔培訓的任務。
全國律師協會作為全國律師的統一管理機構,在制定規范、提出要求的基礎上,還會經常性地舉辦示范性的培訓班。比如說有關反傾銷、反壟斷方面新的法律頒布后,我們會舉辦相應的培訓班,這些班的效果都非常好。例如前年物權法的實施,我們就率先辦了物權法培訓班,這樣的培訓班能很好地起到一個示范和指導的作用。同時我們把全國各省市律師協會的主管領導都邀請來參加這個班,同時進行學習、觀摩。對西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我們還特別提供了一些免費參加培訓的名額。在這一點上全國律師協會將補救措施做到了律師學院設立的前頭。崗前培訓是這一兩年來我們才具有的職能。這一職能目前開展得還是不錯的。
教育對于律師非常重要,因為律師這個職業就是用知識和經驗對當事人對社會進行服務的。它和其他的職業不一樣,律師提供的產品就是知識和經驗,不像其它產業,比如生產單位,由原材料進行產品生產;施工業,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律師所面對的案件千差萬別,每個細節都不太一樣,因此必須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運用自己的知識不斷地去琢磨去研究。所以學習對律師來說是基本的要求。因此全國律師協會歷來很注重繼續教育。
律師應以知識和經驗提供服務
記者:在您看來法學院的學生畢業之后進律所能很快勝任工作嗎?他們在工作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這是否與我國法學教育學科設置不合理有很大關系?
于寧:如果一個法學院的學生僅僅接受幾年的法學教育,包括研究生,想直接進入律所,馬上適應工作,在職場上面對的困難會很多。這和我國的教育體制有很大關系。我國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比較注重理論知識,沒有在實務上過多地進行訓練。我們都接受過大學教育,其中也包括一些實習之類的實務訓練,但是這個工作進行得不是很理想,沒有很認真地去完成。現在一部分大學院校,如北大、清華等也在嘗試搞“診所教育”,在逐漸地側重實務方面的教育。總的來說,目前的大學教育還是以理論教育為主,實務方面的教育進行得較少。而正如我剛才所說,律師是以知識和經驗來提供一個完整的法律服務,因此光靠知識的運用是不夠的。我國目前的大專院校大多注重理論教育,而忽略了實務訓練,對學生今后很快進入職場不是很有利。但是我國大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不能也不可能完全以實務教學為主。
我認為當前的大學教育應該在注重理論教育的基礎上,較以前更多進行實務訓練。因此我一直呼吁法學院校設置律師學科,在這一課程中增加一些實務方面的訓練,增強律師入職前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以及加強準律師們的職業道德。國外的法學院在理論教育和實務培訓方面做得比較好。有一些法學院直接與律師事務所結合,一名律師對應培養一名法學生。實際上這也是律師學院的一種形式。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