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家族也希望協助追索獸首,但尚未得到有關方面回復
兔首和鼠首在流落海外輾轉幾個世紀后終于在法國露面。而其再次露面時已是作為法國民間個人藏家伊夫圣羅蘭的個人珍藏。
伊夫圣羅蘭2008年6月辭世前,將自己的全部收藏品700余件交付給彼埃爾·貝杰,其中就包括兔首、鼠首各一件,彼埃爾·貝杰已把這兩件文物交由法國佳士得于2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巴黎大皇宮公開拍賣,所得作為公益基金。
這一消息的發布,引發了
愛新覺羅家族:協助追索獸首
“我們起先和圓明園管理處協商,希望他們能作為原告索回獸首,但是被婉拒了。”律師李興峰說,他們先后又和圓明園文物研究會、搶救文物基金會、滿族聯合會、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協會等機構都進行了協商,但是這些組織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最后作出決定。
“愛新覺羅家族也聯系我們,希望能幫助索回文物。但到目前為止,最合適的機構仍是圓明園管理處,我們正等待他們的回復。”李興峰透露,目前圓明園管理處尚在猶豫,主要是幾方面的顧忌。一是對索回可行性沒有太大信心;二是作為事業單位有對社會影響力的顧慮;此外,若成功追索還需要支付一筆不小的補償金,而這筆經費估計也會是圓明園管理處遲遲未痛下決心的重要原因。
搶救文物基金會副總干事牛憲鋒1月20日透露:“我們正在積極努力中,但是不能說出相應的具體步驟,一來會被指責有炒作之嫌,二來也讓我們的工作變得非常被動。”
國家文物局:發表“宣誓性”言辭
早在2008年11月份,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文物局將會有“大舉動”。但在距離獸首拍賣僅有一月之時,國家文物局只發表了宣誓性官方言辭:如“文物原屬國人民不容剝奪的基本文化權利”,“希望佳士得公司等有關方面對此予以慎重考慮。”
“不贊成國內各博物館購買因被盜竊、盜掘、劫掠等非法流失出境的中國文物,以及借拍賣之機炒作、哄抬被劫掠文物價格的行為”等言語,與此前所透露的所謂 “大舉動”相去甚遠。
法國藝術家:這是一場秀
對于獸首將在2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佳士得拍賣這一事件引起了國內從文物界到法律屆到傳媒界的轟動,并有相關機構和組織采取了相應的舉動希望索回文物,在國內引起了反響。
但專于亞洲藝術的法國專家Christian Deydier卻認為這是中國人的一場作秀。
律師團:“只要能阻止拍賣就向成功邁出了一大步”
對于此次拍賣,佳士得中國區業務拓展總監汪潔認為:“我們也一直在為此事做工作,但是賣方并不愿意撤拍,理由是包括這兩件獸首在內的拍品根據伊夫?圣羅蘭的遺愿是不能分開的,必須一起上拍。而上拍所得款項是用于研究艾滋病的基金會,屬于慈善拍賣,這也讓夾在中間的我們很為難。”
據了解,獸首拍賣所得去向是艾滋病基金會,但作為送拍人的彼埃爾?貝杰正是這一基金會的主席,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我們現在律師函、傳喚狀和訴訟方案都已經準備妥當,只要原告確定就能馬上起訴到法國當地法院,只要法院認定原告就能中止拍賣的進行。”李興峰律師表示,雖然對勝訴沒有信心,但是我們目前的目的就是阻止拍賣會的進行。
李興峰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即使中止不了拍賣,但只要有人起訴,他就賣不上好價錢,甚至可能流拍,“誰也不愿買個古董惹一身官司。”
跨國追索文物有成功先例可循
作為此類追索流失到國外的文物有例可循。《德國博物館訴Elicofon(伊蘭克·凡)返還名畫案》和《土耳其共和國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返還文物案》,發生于二戰期間,最終都得到了法院的支持索取回文物。
“發生于清代八國聯軍時期的洗劫文物要索回的難度較大,目前尚無成功案例。”廣州文化局文物處處長劉曉明說,此類文物只發生過愛國人士買回的先例,如澳門賭王何鴻 就曾花了近600余萬元將豬首銅像購回。但到目前為止尚無成功索回的個案。
在這81名律師組成的律師團中,只有劉洋律師處理過文物失竊案。“洛陽龍門石窟佛手失竊案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文物案件,發生于2001年,但此案最終還是不了了之。”李興峰說:“自覺砝碼沉重,我們需要幫助。”
最新消息
一直懸而未決的追索獸首的原告,截至本報發稿時,李興峰律師透露最新進展,愛新覺羅中心會已向李興峰律師發授權委托書,并準備正式發律師函,“時間問題不會有更合適的主體出現了”,李認為,這意味著愛新覺羅中心會將以原告的身份向法國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終止兔首、鼠首拍賣進行。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