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業內動態

業內動態

企業家和律師要做終生“情人”

    日期:2009-01-08     作者:法制日報    閱讀:2,856次
  建議企業家不妨每年拿出一筆經費,專門用于聘請高級私人法律顧問———防范自身刑事責任風險

唐青林 北京市安中律師事務所律師

項先權 浙江新臺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企業家“落馬”的報道不停見諸于報端。為生么中國總裁這么多落馬?中國的企業家們怎么了?因為中國商學院不開開設法律課程。
部分商學院即便開設法律課程,也主要是商貿方面的,很少開設教育企業家如何防范商業犯罪的課程。而美國城市大學規定,MBA課程的所有教法律課的教師必須是執業律師,而且在教書的同時,必須繼續從業。因為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現身說法,言傳身教,把最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企業家紛紛落馬,折射出中國商學院教學中法律課程的不重視或者缺失,企業家亟需補法律課!

增加事前預防法律風險的投入

我們認為,企業家可以沒有法律知識,但不可以沒有法律意識,尤其是事前防范法律風險的意識。因為一旦“出事”,事后的救濟往往無法真正完全挽回損失,或者回到“出事”之前的狀態。

經過十幾年市場經濟的歷練,我國企業家們的法律意識得到了普遍增強,大多都能夠在“事后”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企業家們現階段的法律意識還存有很大的被動性,即亡羊補牢的多,事前防范的少:只有在發生糾紛時,才想起法律并拿起法律的武器。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企業家如果還停留在這種事后救火式的法律救濟方式來維護合法權益,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了。

作為執業多年的律師,我們認為法律風險完全是可以“事前”預防的。可是由于企業家不注重在交易決策前的法律風險評估,一些“不該發生的故事”還是在頻頻發生了。究其原因是一些企業家防范法律風險的意思還不夠強,在法律風險防范上的投入還不夠多(包括精力和金錢的投入)。您不妨自己測算一下,自己的企業去年在法律風險防范上投入了多少人力和財力?據統計,美國企業平均支出的防范法律風險的費用占企業收入的1%。但是中國企業呢?中國有些企業家在某些方面可以一擲千金,但在支付給律師事務所、用于法律風險管理的資金投入上卻非常“節約”。大多數中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投入嚴重不足、法律風險防御能力很弱,由此帶來的企業家“落馬”的事件也相應增加。

根據我們多年執業律師的經驗總結,大多數企業家對自己身邊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并不知悉。他們大多精于各自領域的業務,但是對法律風險沒有足夠的認識與防范,往往直到“出事”的前一天,對即將發生的法律危機都渾然不知。一旦危機爆發,企業家頓時措手不及,企業則隨之陷入停滯甚至癱瘓。

企業應定期進行法律風險評估

企業要“長治久安”,需要具有完善的內部管理體制和風險防范預警機制,預先知道風險的所在并進而設法避免法律風險的發生。我們的企業家們在法律意識領域應轉變觀念,即從“救火”意識到“防火”意識。應當防微杜漸,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在企業內部確定一個運轉有效的法律風險預警機制,投入一定的精力和財力,事先建立法律“防火墻”,將法律風險擋在企業發展之外,從依法治企上尋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其實,存在法律風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去注意它,、防范它,任其發展。因此我們建議,我們有能力的的企業都應該拿出一定的財務預算,要定期聘請律師對企業進行法律風險檢查,把隱藏在企業內部的法律風險及時發掘出來,發現企業運行的問題所在,事先采取措施去防范或去除法律風險,切斷法律危機發生的根源。

對于刑事法律風險來說重在事前的防范,著名的《扁鵲三兄弟與亡羊補牢》的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魏文王問扁鵲:“你們三兄弟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醫術最好呢?”扁鵲回答說,“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那為什么你最出名呢?”魏文王顯然被搞糊涂了,不解地問扁鵲。“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的人不知道它能事先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達出去。二哥治病,治于病情剛發作之時,一般人認為他只能治小病,因而他只在我們村子里小有名氣。只有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人們看見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他們以為我的醫術最高明。”文王連連點頭稱道:“你說得好極了。”

我們建議企業家每年定期為自己的企業進行法律風險評估,對自己的企業進行定期的“體檢”。所謂法律風險評估,就是律師在獲得被評估企業的同意之后,入駐企業并對目標企業進行法律風險事項調查并出具《法律風險評估報告》的一項預防性法律服務工作。通過審查企業的組織結構、股權結構、治理結構、公司章程、公司各項許可證照、內部管理制度、業務流程、財務管理制度和流程、對外重大合同簽署的決策和流程、勞動合同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知識產權管理等,并對之分別進行法律風險評估。

企業定期進行法律風險評估的目的

企業定期進行法律風險評估的目的在于:(1)發現其中可能存在的潛在法律風險,并事先提出預警;企業家可以在律師的幫助下,迅速采取適當措施,最終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2)發現潛在的訴訟糾紛。企業家可以在律師協助下,收集有力證據積極應對,而不是等訴訟來了之后才倉促上陣。(3)為了避免法律風險,企業可以在通過律師提交《法律風險評估報告》之后,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構建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以有效降低公司法律風險,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

通過給企業出具《法律風險評估報告》,律師及時把企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披露出來,以引起企業家的注意。由于企業家已經提前知道法律風險的所在,當法律風險實際發生時,企業家就能夠從容應對,避免被突襲而陷入慌亂與困頓。

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企業家已經開始注意這個問題,并且在還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專門聘請經驗豐富的律師,為自己的企業“把脈”,讓自己遠離法律風險、遠離冷冰冰的監獄高墻。2008年12月20日,筆者在杭州金溪山莊參加《2008年企業家法律風險管理研討會》,與會的浙江某規模不小的公司的董事長對筆者說:“我的企業以前什么部門都有,就是沒有法律部。現在我們越來越發現法律的重要性了,請協助我們設立法律部,并給我的企業做一次法律風險評估。”

建立法律風險防范機制

作為執業時間較長的律師,我們認為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主要涉及以下十個方面的內容:(1)企業產權結構法律風險防范;(2)企業治理結構法律風險防范;(3)企業合同管理體系法律風險防范;(4)企業財務重大法律風險防范;(5)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防范;(6)企業對外重大投資、融資法律風險防范;(7)企業勞動法律風險防范;(8)企業高管刑事責任法律風險防范;(9)企業訴訟法律風險防范體系;(10)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法律風險防范。

建立法律風險防范機制

的意義很大。(1)可以避免和預防企業家自身的刑事責任風險。俗話說“平安駛得萬里船”,由于律師的事前介入,有些商業決策方案就可能改變,有些“生意”就可能不做了。也許看起來失去了一些利潤或者商業機會,可是企業和企業家卻因此可以平安地度過每一天,不會一聽到警笛聲就緊張、看到警察就以為是來抓自己的。可以說,企業家身邊有一位盡職的律師,可以有效地防范企業高管的刑事法律責任風險,成為企業家的自由和生命的守護神。(2)避免錯誤決策帶來的經濟損失。在進行重大投資、重大協議簽署之前聘請律師進行把關,可以大大減少因為合同條款漏洞等問題帶來的巨額的、非必要的商業損失。(3)事前的風險防范有利于減少糾紛,減少訴訟和仲裁。這樣企業家就不必因為時常陷入被動的訴訟和仲裁中而疲于應對,有利于企業家安心進行商業運作,帶領自己的企業走得更成功。

某著名的公司老總說:未來的10年我們不想打官司。如果我們告(筆者注:這里的“告”是指訴訟或者仲裁)別人,說明我們是笨蛋;如果別人告我們,那說明我們是壞蛋。我們既不想當笨蛋也不想當壞蛋。這個老總的意思就是要加強事前的法律風險防范,不能因為缺乏法律意識而成為“笨蛋”,進行容易引起法律糾紛的商業行為。

建議企業家和律師做終生的“情人”

(一)建議企業家和自己的律師做終生的“情人”

我們建議企業家找律師做終生的“情人”,和情人保持熱線聯系。在作出重要決策之前別忘了和自己的律師溝通有關情況,并請律師出具法律意見。尤其是可能涉及刑事責任風險的決策的時候,一定要聽取律師的法律風險分析。

也許有些事情企業家不便和自己公司的律師談,擔心律師泄密給其他無關的人士。但是我們認為大可不必擔心律師泄密。

首先,根據律師職業道德,保護客戶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是律師的基本職業道德,律師一般都不會泄漏企業家的任何秘密。

其次,如果企業家確實擔心自己的秘密可能被身邊的律師泄漏,還可以在進行決策之前向異地的優秀律師進行匿名咨詢。筆者在執業律師期間,多次遇到外地的客戶要求匿名咨詢。我們不會要求他提供真實姓名,他們咨詢的時候涉及公司的名稱也都用A、B、C代替。我們受理這種匿名咨詢后,均以正式的《法律意見書》的形式答復,分析其交易的合法性和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

(二)建議企業家聘請高級私人法律顧問防范刑事責任風險

公司法律顧問主要著重從技術層面為公司的業務把關,關注重點是公司的經濟利益;而企業家個人的高級私人法律顧問著重從宏觀層面為總裁個人的法律風險把關,更關注總裁的生命和自由。高級私人法律顧問的工作是以事先防范為主,事后補救為輔,通過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決策,努力將企業在法律方面的經營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成為企業領導的參謀和助手。

筆者由于執業以來親眼目睹一些優秀的企業家鋃鐺入獄,心中特別痛心。事后補救,有時亡羊補牢,有時卻為時已晚,尤其是犯罪事件,只要發生就沒有后悔藥可以吃。于是我們決定研究企業家刑事責任風險防范,長期擔任企業家個人的“高級私人法律顧問”,并專門開通了“總裁VIP熱線”。在此,筆者建議企業家不妨每年拿出一筆經費,專門用于聘請高級私人法律顧問———防范自身刑事責任風險,讓自己帶領企業走得更穩、更遠。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