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業內動態

業內動態

對話征車主狀告保監會律師:將訴訟定位于公益

    日期:2007-07-11     作者:相麗麗    閱讀:1,798次
    

對話動機

去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受900多名車主的聯名委托,近日,北京德潤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家輝將中國保監會告上市一中院,稱其違反程序審批交強險行政許可,質問對方“交強險為何不聽證”。

昨日,一中院稱起訴書已經收下,目前正在審查是否立案。

對話人物

劉家輝

女,北京德潤律師事務所律師。今年4月26日,就交強險的出臺,她曾代表156位機動車車主向保監會提交“聽證申請書”,保監會在20個工作日內,做了一個書面答復稱,“現階段不需要進行聽證”。

昨天下午,劉家輝在接受本報記者的電話采訪時,談起受車主委托起訴保監會的事情,她多次強調,這是大家集體的力量。

召集車主全通過網絡

新京報:最先質疑交強險未經聽證的人,是你還是其他車主?

劉家輝(以下簡稱“劉”):是我自己想到的。因為去年11月25日,我開車的時候被撞了,對方被判全責。但修完車我去拿車時,定損的人告訴我,按交強險規定,我還要賠對方400塊錢,只是這些錢由保險公司代出了。

這件事讓我很氣憤?;貋聿榱艘院螅l現相關規定以行政許可的形式,寫在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保險條款里。

既然它是行政許可,就應該符合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可是我發現它不符合———制訂時沒有告知相對人———你得問問我們是否同意,或者我們要討價還價。

后來了解到,這個過程中開過一個意見征求會。不過那不是法定形式,是可開可不開的。但聽證會依法是必須開的。

新京報:你是如何獲得900車主支持的?

劉:我首先上網查了一下,發現了大家對交強險意見很大,網上還有很多言論。那時候我自己還沒有那么深入,就想,這么大個事兒,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是不是發動一下車主。今年3月底的時候就和網站合作,做宣傳和推廣,發布征集公告和授權委托書,希望車主授權我向保監會提出聽證申請。

新京報:網絡征集的目的何在呢?

劉:我的出發點有兩個:一是征集力量,二是征集意見。

新京報:網絡征集支持的效果如何?

劉:很多車主打電話給我,我一天接的電話不計其數。大家給了我非常大的幫助,我一個人想不到那么多。

新京報:除了網絡,你的委托人還有其他來源嗎?

劉:沒有了,全都來自網上。他們可以在網上下載“授權委托書”,填上自己的姓名、性別、機動車車號和聯系電話。大部分人發郵件給我,另有幾十個人是發傳真的。

新京報:目前已有900車主聯名委托你起訴保監會,對這個數字你怎么看?

劉:這個不好評價。其實中國人一般來講,真是比較老實本分的,不到一定程度不會爆發。但現在從網上的言論看,跟進的人非常多,我覺得,900人后面,肯定還有更多的人。

大家反映交強險存在四問題

新京報:現在收集的大家對交強險的意見主要在哪里?

劉:主要是4個問題:一是財產無責賠付,大家對這個反映強烈,被撞了還要賠錢,我們絕對不允許它繼續存在;二是保費高、保障水平低,不管怎么算賬,這都是不合理的;三是,費率決策過程不透明;四是道路救助基金從交強險中按比例提取不合理。因為交通制度參與者是整個社會人,道路救助基金體現的是社會責任,卻由機動車主這一類人承擔,不合適。大家的建議是從交通罰款里出,體現“權責一致性”。

新京報:你的訴訟請求是要求聽證,對解決這4個問題的意義何在呢?

劉:這4個問題都是實體問題。而我的訴訟是要解決路徑問題。就比如我們要到河對面去才能解決那些問題,聽證就是條路徑。

新京報:現在法院立案沒有?你個人有什么壓力嗎?

劉:還沒有立案。但我沒有任何壓力,我能保持理智,也很有信心,這件事,沒有信心做不動。

新京報:如果立案,你認為勝訴的希望大嗎?

劉:我認為希望挺大的。但有了聽證的機會,實體問題的解決要靠下一步的努力。

要想辦法不讓聽證走過場

新京報:如果真的進入聽證程序,你覺得大家提出的實體問題都能解決嗎?

劉:起碼,財產無責賠付是不可能再繼續的。它違背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則。因為責任保險要以當事人所依附的民事責任為依據的。

新京報:有人認為聽證很容易流于形式,反而可能給不合理的制度一個合法的外衣。

劉:你說得很正確。我是這樣想的,既然要做這個事情,我就要想盡辦法不讓它走過場。畢竟,除了聽證,行政部門能不能實際采用你的看法,沒有其他既定法律程序規定它。

新京報:代表很多人的利益,告政府部門,你怎么看待這起訴訟?

劉:其實我這個人,是個很低調的人,以前就是每天做做自己的事兒。這回是因為自己偶然遇到的事情,才發現這個制度這么荒唐。雖然說從職業角度上說,這也是我們的職責,不過我想把它定位于公益訴訟。法律是有教育功能的,這就是更大的意義吧。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