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報告廳座無虛席,來自本市50余名律師齊聚一堂,共同見證“AI賦能下的律師行業”專題研討會的思想盛宴。本次活動由上海律協律所規范與發展委員會主辦,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承辦,來自大成上海的楊宇宙、彭凱、周晨黠三位律師做了主題分享。
一、AI賦能法律行業:效率提升與業務拓展
AI技術已在法律翻譯、合同審閱、盡職調查、知識管理等領域展現出顯著優勢。通過自動化處理重復性高、邏輯性強的任務,AI能夠幫助律師節省時間、降低錯誤率,從而更專注于高附加值的專業服務。此外,AI在數據分析與客戶需求歸納方面的能力,也有助于律師更精準地把握案件核心與客戶訴求。
二、挑戰與反思:AI的局限與律師的不可替代性
“我們的目標不是讓律師被替代,而是讓律師把最寶貴的腦力留給最復雜的1%問題。”盡管AI技術發展迅速,但其在法律深層次推理、復雜案情判斷及客戶情感溝通等方面仍存在局限。律師的核心能力,如溝通技巧、人脈資源、專業經驗與倫理判斷,是AI目前無法替代的。
此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成為討論焦點。多位律師提到,在使用AI工具時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及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等國內外法規,避免因數據泄露或算法偏見引發合規風險。美國律師因使用AI生成不實案例被處罰的案例,也為行業敲響警鐘。
三、律所數字化轉型:共識、策略與執行力
面對AI帶來的變革,傳統合伙制律所需在組織架構、業務流程與技術投入上形成共識。嘉賓建議律所采取“穩中求進”的策略,優先解決共性問題,逐步推進系統建設,避免因盲目投入導致沉沒成本過高。
在AI培訓與應用方面,大成上海自2025年5月起每月組織兩次AI專題培訓,并計劃舉辦“AI應用大賽”,以激發律師群體的參與熱情與技術認知。
四、法律服務出海:AI合規與跨國布局
隨著中國企業出海步伐加快,智能硬件、AIGC產品等在海外市場面臨嚴格的數據與AI合規審查。律師在幫助企業應對歐盟《AI法案》與GDPR等法規方面扮演關鍵角色,需從前端產品設計、股權架構到后期運營全程參與,確保合規閉環。
五、未來展望:人與AI的協同共進
AI不是替代律師的工具,而是增強專業能力的伙伴。未來,律師應積極擁抱技術變革,持續學習并掌握人機協作的新模式。上海律協也表示將繼續支持法律科技與行業的深度融合,推動建立更安全、高效、智能的法律服務生態。
本次研討會不僅為法律行業提供了AI落地的實踐路徑,也堅定了律師在技術浪潮中堅守專業與倫理底線的信心。AI與法律的融合之路剛剛啟程,未來值得共同期待。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