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一周豐富的室內外專業課程及機構參訪后,此次赴港培訓項目進入第二周,參訓學員們也開始了全新的課程學習。第六日的課程緊密圍繞跨境爭議解決核心實務,聚焦判決執行與損害評估,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指導性,助力學員提升相關領域的專業實務能力。
上午,香港大學鄭家純基金國際法教授、海牙國際私法會議亞太區辦事處代表趙云教授以《判決公約》與香港/內地《關于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判決的安排》為主題開展授課。趙教授系統梳理了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的機構定位、核心職能與全球布局,深入解讀了《承認與執行外國民商事判決公約》及兩地民商事判決相互認可執行安排的核心內容。授課中,他重點從適用范圍、判決定義、可執行性原則及駁回情形等維度,對比分析了公約與安排的異同點,不僅深化了學員對跨境判決執行規則的專業認知,更有效拓寬了國際視野,強化了實務操作能力。
下午培訓聚焦跨境爭議損害評估,特邀威爾基·法爾·加拉赫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李俊賢律師、富事高咨詢高級管理董事Karthik Balisagar聯合授課。兩位專家結合理論框架與典型案例,深入解析損害評估的核心邏輯、方法及實務要點。課堂上,學員積極提問互動,現場答疑氛圍熱烈,進一步夯實了損害評估領域的專業基礎,為應對復雜跨境爭議提供了實用思路。
學員感悟
北京市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張秀霞律師:作為一名長期深耕涉外民商事業務的律師,此次培訓第六日的課程,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場“精準對接實務需求”的專業賦能。從跨境判決執行到爭議損害評估,課程以貼合實務的獨特視角,既夯實了專業基礎,更引發了我對業務實踐的深度思考。作為涉外民商事律師,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商事環境,唯有持續深耕專業、保持學習的熱忱,才能在實務中精準應對挑戰,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未來,我會將此次所學轉化為辦案中的實際能力,帶著這份收獲與思考,在專業道路上篤行不怠,不斷精進。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