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外相互支撐給力“未保委”
日期:2011-06-01
作者:黃綺
閱讀:3,394次
當了首屆“未成年人權益保障委員會”(下稱“未保委”)主任之后,感想頗多。未保委是律協31個業務研究委員會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因為它不是針對一種法律專業的研究方向而設置的,是為研究一個特殊年齡人群法律權益的保障而設立的。在上海這個大城市里,不但生活著本地的未成年人,還活躍著眾多外地來滬的孩子,讓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成為了一個相當復雜與綜合的問題,中華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主任佟麗華盛贊“上海‘未保委’的成立,對全國未保法律研究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未保委”應該如何開展工作?成了我們思考的問題。委員會最終確定的工作定位是:以律師的專業研究能力及借助未保工作機構的支持,研究未保法律問題,同時宣傳與普及未保法律、法規;確定的研究方式是:要與各從事未保工作的主要單位及部門對接溝通,開門研究。于是,“未保委”開始與團市委的“青少年公共服務平臺”對接,收集他們在接聽“12355”電話熱線時遇到的難題,研究解決的方法。“未保委”又與市教委的“青少年保護委員會”對接,讓“未保委”的30名委員分布到市區各青保辦,在調研素材的同時又為他們解決法律問題,同時還多次為他們開設普及青保法律的講座。“未保委”還與上海電臺“東方大律師”欄目組合作,參與編制和錄播“暑期小公民學法律”節目,以評析案例的有趣方式向學生及家長普法。在進行研究工作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如果能夠編寫一本比較系統的未保書籍,將對未保法律的貫徹實施會有很大的幫助,于是我們著手編寫《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百問百答》。考慮到書籍編寫的最終目的是被需要的人群使用,所以我們決定和市青保委合作編寫,該提議被市青保委領導充分肯定并愿意承擔全部出版費用,編寫中又聯系市高院為我們提供了案例庫中的相關案例,最終經過整整十個月的努力,一部20萬字的書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首次即印刷了14000冊,發給了全市所有的小學,但每校還只發到了2本,近期該書還將再次印刷。這本書的編委會名譽主任是分管教育的沈曉明副市長,主任是市教委主任薛明揚,這反映了領導對該書的充分肯定。該書是律協業務委員會成立以來首次由委員律師集體編寫的專業書籍,也是公開出版發行給業外受眾人群最多的一本書籍,得到了全市青保工作者的充分肯定。
參與三年“未保委”工作得出體會:專業研究委員會的法律研究不能脫離實際,需要向社會需求人群及管理部門借力,要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研究才有方向,研究的成果才有價值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