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yè)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yè)務研究 >> 原業(yè)務研究會 >> 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研究委員會 >> 研究動態(tài)

市律協(xié)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研究委員會主辦“虐童案”相關法律問題研討會

    日期:2012-11-26     作者: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研究委員會

      2012年11月12日下午,由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研究委員會、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及上海市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共同主辦的“虐童案”相關法律問題研討會在市律協(xié)第一會議室舉行。本次研討會向市律協(xié)全體會員和法學界專家、學者開放。

      上海市政協(xié)常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市律協(xié)副會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會副會長黃綺律師,市法學會副秘書長、上海政法學院湯嘯天教授出席本次研討會并致辭。市律協(xié)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研究委員會主任、市未成年人法研究會理事傅平律師主持了本次會議。
      研討會分為主題發(fā)言和自由交流兩個階段。
      首先,市未成年人法研究會名譽會長、華東政法大學名譽教授徐建,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萍,市律協(xié)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麻國安等專家、學者分別就“虐童案”相關法律問題分別做了主題發(fā)言。
      徐建教授表示,浙江溫嶺公安機關以涉嫌尋釁滋事罪來定罪,按照現(xiàn)有的材料來看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認為公安機關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在找不到一條非常明確的法律條文的情況下按照這么一條來定罪還是有一定依據(jù)的,只是有些內容不完全能夠非常的切題而已。他認為檢察院退回案件,讓公安機關補充偵查這種做法并無不過,是完全合法的,反映了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雙方對于此案都有清醒的認識。
      何萍教授認為,如果虐童罪要入罪量刑,其標準如何確定,犯罪的主、客體如何界定都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現(xiàn)行刑法對于類似虐童的行為,存在一定的盲區(qū)。“虐待罪”僅適用于家庭成員間的虐待行為;追究“故意傷害罪”的前提是,受害者以達到輕傷作為立案標準,在這個案件中這個女老師的行為并沒有造成孩子的輕傷后果,因此不構成此罪。根據(jù)《刑法》第293條規(guī)定,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都屬尋釁滋事行為之一。因此,溫嶺公安部門是以該女老師涉嫌尋釁滋事罪進行立案的。她建議我國刑法應當盡快增設獨立的虐待兒童罪罪名。
       麻國安副主任認為,是否增設一個“虐待兒童罪”需要考慮兩方面的情況,首先是行為上要具有普遍性;其次是刑法上的可處罰性。刑罰是最后的保障手段不到萬不得已就不要用刑罰,否則就會造成很多的行政執(zhí)法權被刑罰權所取代,他認為在行政處罰和刑罰之間還是需要有一段距離的。
      在隨后的自由發(fā)言階段。與會人員暢所欲言,對虐童案所涉及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有專家認為,雖然《刑法》規(guī)定的虐待罪主體是虐待家庭成員,即必須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員,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親屬關系或者扶養(yǎng)關系。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等。幼師虐待幼兒與主體不符,但可以放寬虐待兒童的入罪標準。因為幼兒園和學校作為孩子成長的主要環(huán)境,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師生關系與親子關系本來就有較強的相似性。如果要在未來預防此類行為,可以考慮在刑法虐待罪的規(guī)定中增設一條,將除家庭成員之外的其他主體對未成年人的情節(jié)嚴重的虐待行為納入虐待罪的適用范圍。
       鑒于顏艷紅讓孩子親吻、將孩子倒放在垃圾桶等行為,有專家認為可適用 “侮辱罪”這一罪名,不過需要受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訴。另外,部分與會專家亦認為,要消除頻發(fā)的虐童事件,除了立法方面的完善以外,還應當重視預防工作,從教師職業(yè)準入、兒童活動場所監(jiān)控、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等方面綜合努力。
      最后,上海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會姚建龍會長總結發(fā)言,他表示目前中國的刑法中沒有獨立的虐待兒童罪的罪名。如果虐待兒童行為沒有造成死傷后果,按照現(xiàn)行刑法將很難追究大多數(shù)虐童者的刑事責任。他個人認為,溫嶺虐童案是一種“非典型”的尋釁滋事行為,但基本符合“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入罪標準。另外,他指出國際上對于虐待兒童有一個總體性的定義,包括身體上的傷害、情感上的傷害、性虐待、忽視以及剝削操縱童工行為,大部分情況是一種“靜悄悄的犯罪”,但卻會對兒童身心所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根據(jù)保護兒童最大利益的原則,應當對教師虐待兒童以及其他任何虐待兒童實行“零容忍原則”,通過完善立法,規(guī)定嚴格和嚴厲的處罰措施。
      此次研討會反響熱烈,不僅得到了眾多與會人員的肯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多家媒體對研討會進行了報道。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