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
http://m.aineast.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m.aineast.com
上海市連續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青年律師是律師隊伍的未來。培養一支政治堅定、精通法律、維護正義、恪守誠信的青年律師隊伍,關系到松江區律師事業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到全區法治城區建設的進程。近年來,青年律師逐漸成為本區律師行業的主力。在全區33家律所中40歲以下執業青年律師達到159人,占執業律師總人數的64%。松江區司法局黨委始終將青年律師隊伍建設作為推進松江律師行業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把青年律師培養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建立健全培養體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和幫助青年律師,切實提高青年律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為青年律師成長創造有利條件,促進律師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完善制度保障,助青年律師邁步成長
青年律師在執業初期往往面臨著“案源開拓難、客戶資源少、職業規劃模糊、辦案經驗缺乏”等一系列問題。如不加以引導,在“生存”的壓力下,容易“劍走偏鋒”。為保障青年律師的健康成長,區司法局黨委建立了多項制度。
一是督促各律師事務所制定薪酬福利保障制度和成長激勵制度。通過“青年律師工作專項檢查”、律所年檢等措施,確保青年律師薪資和社會保險繳納等有保障。
二是完善青年律師帶教制度。要求各律所建立內部“傳、幫、帶”制度和案例研討制度。通過資深律師帶教新執業律師,定期開展案例討論和經驗交流,促進青年律師扎實掌握實務操作技能。目前,松江區10人以上規模的律所都建立了學習研討制度。誠至信所的“老青帶教”及小城所“青年律師案源保障”都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三是落實青年律師執業培訓制度。定期邀請法學院教授、資深律師前來授課,舉辦系列青年律師論壇,為青年律師提升理論和業務水平、開闊眼見。今年5月,區司法局舉辦了“啟航人生·律動未來”青年律師成長論壇,論壇通過本區中青年律所主任的經驗交流,增強青年律師的執業自信,受到了青年律師們的一致歡迎。
四是建立執業風險警示教育制度。定期講授青年律師在服務收費、律師見證、雙方代理、律師代理債務清理等方面應有的風險意識和控制措施,提醒青年律師正確看待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在職業起步階段“扣好第一粒扣子”。
二、展示有為形象,塑青年律師精神風貌
近年來,區司法局積極鼓勵和引導青年律師參與社會治理和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弘揚法治精神,為政府分憂、為信訪分流、為群眾解難,展現本區青年律師隊伍的良好素質和風貌。
一是組建各類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相繼建立了青年律師骨干法律援助志愿團、駐行政中心法律服務志愿團、駐看守所刑事法律援助志愿團和消費維權律師志愿團。各青年法律服務志愿團體以專業的水準、良好的行風、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受助市民和窗口單位的一致好評,有效維護了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弘揚了社會公平正義,涌現出一批助殘扶弱的優秀青年律師,楊永偉、張艷玲、李勇等青年律師先后被評為區助殘先進個人。去年,“12348”法律咨詢專線青年律師志愿小組被團區委評為“松江區優秀青年志愿者服務集體”。上海小城律師事務所在社會公益法律服務領域內的探索和努力,被團區委評委“2012年度松江區‘五四’青年獎章集體”。
二是組織青年律師參與區司法局“組團式聯系服務群眾”活動和“雙結對”工作。青年律師們深入農村、社區、家庭提供公益法律服務,積極參與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處,面對潛在“案源”,青年律師均以大局為重,將化解矛盾、定分止爭為己任,發揮律師的社會價值。“無心插柳柳成蔭”,不少青年律師在幫助解決居民法律問題的同時,逐漸得到了居民的信任,樹立了個人“品牌”,成了社區的“法律顧問”,也解決了困擾青年律師的“資源和人脈”問題。如致志遠所張艷玲律師在與藍天社區的結對過程中就結出了成果,成立了全區第一個律師參與的調解工作室——“王美華、張艷玲調解工作室”。
三、搭建服務平臺,現青年律師法治情懷
青年律師處在事業的探索期,但只有樹立至高至遠的理想,銘記歷史賦予的使命,才可能成長為優秀的律師。區司法局黨委通過完善青年律師交流提高機制;培育、樹選優秀青年律師,創造創先爭優良好氛圍;拓展交流渠道,拓寬青年律師視野等措施來激發青年律師“經國緯政、法澤天下”的法治情懷。
一是組織青年律師相互交流,探討業務經驗、法治熱點辯論等,加強青年律師間的溝通和合作。聯合區人民檢察院舉辦了青年檢察官、青年律師辯論賽;先后組織青年律師團隊參加市司法行政系統青年辯論賽、上海律師辯論大賽;先后舉辦了《反壟斷法》專場、新《民事訴訟法》專場、公益訴訟項目立項專場、十八大學習專場等一系列論壇,大大增進了青年律師之間的交流合作。
二是完善成才激勵機制,挖掘、樹立一批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優秀青年律師,充分調動青年律師成長成才的積極性。全力向區青年人才庫和區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推薦優秀青年律師;挑選優秀青年律師參加上海市優秀志愿者、上海市優秀青年律師、松江區十佳青年等評選活動。自2009年以來,聯合團區委、區律工委連續舉辦兩屆“松江優秀青年律師”評選活動,相繼選樹了薛敏、吳辰、李駿、夏斌、潘峰等一批松江青年律師的優秀典型。今年4月,申有所主任李駿律師獲得第五屆“上海市優秀青年律師”提名獎。
四、開展凝心工程,聚青年律師價值共識
落實好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青年律師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增強律師行業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進一步增強青年律師對組織和事業的認同感和和歸屬感。
在組織培養上,大力做好在優秀青年律師中發展黨員的工作,有計劃地吸收青年骨干律師入黨,將誠信執業、熱心公益、追求上進的優秀青年吸納為入黨積極分子。在總體控制黨員發展的背景下,按一定比例發展青年律師入黨,為黨員律師隊伍輸送新鮮血液;關心青年律師黨員的政治進步,將業務精湛、組織能力強的青年黨員培養成支部書記接班人、推薦為律所合伙人、舉薦到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及區青年聯合會,為優秀青年律師黨員交流學習和參政議政創造條件。
在文化凝聚上,區司法局黨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文化娛樂活動,增強青年律師隊伍的活力。每年組織開展“卡拉OK”比賽、撲克牌比賽、羽毛球比賽、知識競賽、征文和“七一”紀念活動等。通過創辦以青年律師的散文隨筆、案例分析、法律觀點作為刊物的主要內容的《松江律師》,為青年律師們搭建了一個展示文化底蘊和業務功底的平臺,更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向外界展示自我的宣傳平臺。
在生活關懷上,區司法局黨委及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均將“體制外”的青年律師給予了“體制內”的同樣關懷。個別青年律師執業初期,業務收入少,區司法局黨委每年留出一定比例的助困金額鼓勵他們渡過難關;每逢青年律師生日或患病,區司法局工會總會及時送上祝福和慰問;對青年女律師來說,區司法局婦委會舉辦的健康生活講座、時裝禮儀講座、廚藝比賽等總有一款是她們的“菜”;每年的“五四”青年節活動和離團儀式總會讓青年律師們感到團組織的關懷,讓不少來松江執業的青年律師感嘆:“到松江,又找到了歸屬感”。●(執筆:衛曉東)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