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涉外法治的專業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強調要加強學科建設,辦好法學教育,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培養機制,早日培養出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
立足“虹口北外灘 都市新標桿”定位,伴隨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全面起勢,涉外法治人才需求熱在虹口持續升溫。虹口區司法局因勢利導,聚力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模式,攜手一眾學院高校,對接各大律師事務所和仲裁機構,引入市律協專業委員會和區律工委“專家智庫”,依托本區“虹律智行”律師業務培訓品牌,讓理論研究和實務探索在同臺“碰撞融合”,讓學者教授、從業律師和莘莘學子于同堂切磋交流。近日,“選擇北外灘”系列活動之“虹律智行”論壇更是迎來了重量級授課嘉賓——楊良宜教授。
3月4日上午,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第一報告廳人頭攢動、高朋滿座,其中一部分是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的象牙塔學子,更大一部分是涉足涉外法律領域、期望能一睹楊教授風采的律師。本次“選擇北外灘”系列活動之“虹律智行”論壇得到了市律師協會的大力支持,參與培訓的180余名律師分別來自全市近90家律師事務所。
培訓主講人楊良宜教授在業內有著頗多職務與頭銜:香港專業海商及國際貿易業務顧問、海事商事全職仲裁員、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專家委員會成員、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名譽主席、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仲裁委員會委員和上海國際仲裁學院(SHAC-Academy)院長。作為有著豐富國際仲裁經驗的泰斗級人物,楊教授結合自身成長歷程,向在場律師與師生分享涉外法治人才發展的“勢”與“實”。
“勢”即把握大勢、探尋涉外法治人才發展之路。楊教授從法律與科技的關系、學習國際規則的必要性、中國涉外法律人才培養的短板等方面出發,強調遵循國際商業社會法則、接受國際合同法系統性培訓的重要性。
“實”即聚焦實務,關注國際仲裁法律適用、證據準備與庭審程序要點。楊教授詳細解析了仲裁程序法、合同實體法及仲裁協議適用的法律規則,全面梳理了國際仲裁的證據類型、證據準備要點及交叉盤問技巧,并清晰介紹了國際商事仲裁的參與流程。
不僅是以講課的形式傳授實務經驗,此次百忙之中抽空來訪的楊教授還以簽名贈書的形式贈予了其專著叢書,以此勉勵在場律師和師生廣泛閱讀專業書籍,增強涉外法律知識儲備,為未來能夠更好地參與國際法律實務打牢基石。
培訓結束后,在場律師和學生依然意猶未盡,積極與楊教授互動交流、取經求教。“感謝虹口區司法局和虹口律工委向全市律師敞開這次與業界專家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也讓我能進一步了解虹口的發展規劃、了解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的建設方向。”一名外區律師感慨道。
此次舉辦“選擇北外灘”系列活動之“虹律智行”論壇只是虹口推動涉外法治人才建設的其中一項舉措。去年,虹口出臺了《關于推動法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打造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的若干舉措》,在人才培養和涉外服務方面給予明確扶持;虹口還積極主辦或承辦了涉外論壇,進一步推進高端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培養。隨著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建設的深入推進,涉外法治人才需求將愈發迫切。今后,虹口將繼續錨定打造專業化、國際化、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目標,深化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吸納各方法律精英“筑巢安居”,努力打造涉外法律服務高地。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