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構建灣區和諧勞動關系
——全國律協勞專委在莞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勞動法高端論壇”
2019年5月25日,全國律協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專業委員會聯合廣東省律師協會,在美麗的綠色生態之城東莞召開了“粵港澳大灣區勞動法高端論壇”,就如何建立灣區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作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來自粵港澳地區從事勞動法實務律師代表及各地專家學者等 300余人參加了論壇。
論壇由廣東省律師協會勞動法專業委員會承辦,廣東省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東莞市律師協會、珠海市律師協會共同協辦。
全國律協副會長岳琴舫出席論壇并致辭。他指出,舉辦此次論壇意義深遠。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從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巜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再到大灣區規劃綱要的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迎來政策利好,前景可期。
同時,大灣區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在“一國兩制”下,粵港澳社會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屬于不同關稅區域,市場互聯互通水平及生產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大灣區經濟運行仍存在產能過剩、供給與需求結構不平衡不匹配等突出矛盾和問題。
他強調,“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如何通過構建大灣區和諧的勞動關系,倡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科學勞動,為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提供支撐,正是此次論壇交流探討的深遠意義所在。他希望與會律師通過探討對話,加強港澳與內地勞動關系制度比較研究,發現勞動力人才在三地流動中的法律問題,探索勞動爭議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發揮勞動法律師專業優勢和職業智慧,推動區域勞動保障合作,促進法律服務業協同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打造粵港澳勞動關系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格局。
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東莞市律師協會會長陳錫康分別致辭。
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受邀分別作了主題發言。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林嘉在題為《特區規劃建設中的勞動立法前瞻與挑戰》的演講中,從經濟走勢和相關政策背景、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面臨的變化與挑戰、特區規劃建設中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構建與完善三個層面,詳細介紹了勞動立法的最新規劃,并就建立適度彈性化的勞動法律制度、促進平等就業權利保障與反就業歧視立法、建立共建共享的灣區社會保障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分析。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沈建峰在題為《大灣區勞動立法的建設——澳門與內地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比較借鑒》的演講中,分別從功能主義的法律比較方法、社會問題與勞動法的制度框架、內地和澳門勞動關系協調的制度背景和框架比較、內地和澳門勞動關系協調的具體制度比較、比較結論與前瞻等五個層面,作了精彩分享。
論壇還組織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勞動法學術研討、互動交流及嘉賓點評環節。其中,來自香港地區的廖海燕律師和來自澳門地區的曾新智律師就港澳勞動用工制度作了交叉式的詳細介紹。全國律協及廣東律協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專業委員會部分委員,還分別圍繞勞動力人才在大灣區流動中的法律問題、探索解決勞動爭議的多元機制、大灣區勞動法律服務等主題作了對話交流和深入研討。
全國律協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建平在論壇上作了總結講話。據介紹,全國律協勞專委成立于2002年,目前有委員近百名,分布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區域性勞動關系問題是近年來勞動法研究的新話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國律協勞專委將團結全國有志于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的執業律師,從全局視角,深刻認識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研究相關領域熱點問題,把助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一項緊迫任務,為推動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行業力量。
責任編輯:LI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