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京“淘金”外地律師一年增三成
日期:2007-07-21
作者:北京青年報
閱讀:3,649次
記者昨日從北京市律協了解到,去年一年有3000多外省律師進入北京工作,讓外省律師在北京執業的比率從兩成提升至近五成。由于北京經濟的迅猛發展,大企業改制、股票上市等需要法律援助的非訴訟業務成為外地律師的首選。
根據北京市律協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北京執業律師已達14267人,全市各類律師執業機構突破千家。而外省進京執業律師已經達6055人,占北京執業律師總數的44.7%。而在去年,京外律師僅占律師總數的20%左右。
據了解,個人調入北京的律師事務所是外地律師進京的主要形式,以律師事務所為單位進京打天下的情況還微乎其微。外省律師進京一般是到北京投靠一些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然后拿著外省司法廳出具的調出手續,到北京市司法局辦理調動手續。一位律師事務所負責人指出:“北京的整體法律需求大,但事務所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這導致了外地律師單兵進京,而不是律師事務所團隊到北京競爭的局面。”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人力資源主管周小姐介紹,去年一年到現在,該律師事務所共招收了25名執業律師,而外地律師就有10名。目前該所90名律師中有50%是外省律師。從事金融法律業務的瞿麗紅律師來自湖南,去年,瞿麗紅律師帶隊對中國光大銀行的海關聽證業務出具了法律意見書。據京都律師事務所介紹,進入律師事務所的外地律師大多在從事金融、企業改制等非訴訟法律業務。
“外地的一些律師事務所反映,當地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非訴訟業務。”北京市律師協會秘書長劉軍介紹,大企業改制、股票上市等大項目需要出具法律文書,這樣的非訴訟業務成為外地進京律師最熱衷從事的業務———原因是這些非訴訟業務標的額大,比一般的民事、刑事案件有更多的物質回報。
北京律協副會長彭雪峰介紹說,不少律師從經濟和行業水平欠發達地區涌入北京、上海、廣東三地。律師流動給北京律師業帶來活力的同時,也有負面影響。彭雪峰指出,一些年輕的律師自身水平還不夠,只是認為北京是“金礦”,就貿然進京。結果,不僅沒有發揮所長,甚至還影響了自身的發展。
目前,市律協正在制定相關措施,對外地新進京執業的律師進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