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圍繞社會民生和各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大局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工作建言獻策,律師在參與政府依法行政方面的作用已受到各方充分肯定。
2019年上海“兩會”召開在即,上海律師界的律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在積極籌備迎接“兩會”召開。上海律協積極開展代表、委員的聯絡組織工作,通過搭建微信平臺等方式,支持代表、委員參政議政。就市律協目前收集材料情況來看,律師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內容范圍廣泛,涵蓋城市規劃、道路交通、教育、醫療、法律、工商等各領域,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提出見解建議。
2019年1月24日下午,上海律協舉行“2019年上海律師參政議政新聞發布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上海律師事務所共有1,602家,律師人數達25,655名。隨著律師參政議政渠道的日益拓展,本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律師數量也有明顯增加。據統計,律師中市人大代表為16人,比上一屆增加6人,增幅38%;市政協委員14人,比上一屆增加3人,增幅21%;市黨代表2人。區級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代表達到197人,其中人大代表62人,比上一屆增加28人,增幅達82%;政協委員117人,比上一屆增加21人,增幅達22%,區一級律師人代表、政協委員合計增加49人,增幅達38%。
發布會上,與會的上海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今年擬提交的議案、提案等構思與媒體作了交流,上海律協副會長鄒甫文作為新聞發言人主持了本次發布會。
律師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上海律協律師參政議政促進委員會主任、市大人代表李向農律師向到場記者介紹了上海律師參政議政情況:一是“兩代表一委員”的數量增加反映了律師隊伍的壯大以及法治的進步;二是律師從社會、經濟、民生和法治等各個角度建言獻策提出議案、提案和書面意見,體現了律師的專業水準和社會責任;三是參政議政的形式多樣,例如上海民革市委定期召開確定年度研究主題,研究成果呈現在“兩會”上;四是廣泛搭建平臺發揮律師專業優勢,參與多元化調解,獲取基層群眾呼聲;五是創新平臺載體,團結凝聚律師力量,上海成立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研究會,律師占比11.2%,從律師擔任的職務來看,上海律師通過各種渠道或創新方法參與到兩會當中去。
在充分調研的情況下,市人大代表李向農律師的議案內容包括:一是有關于“吹酒駕”需要一套干凈、衛生的防護措施;二是關于保障破產管理人,協調好破產管理人與法院、銀行之間關系;三是進一步增加上海法院網絡審理直播民商事案件數量的建議;四是在全市范圍的密集場所增加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提供緊急情況下的救助。
市大人代表金纓律師建議:一要規范社會組織的監督管理和科學評估;二是在不能突破“居改非”情況下,放寬商事主體住所、場所條件;三是有關公民信息采集,規范商務樓宇對于進出公民的個人身份信息的收集、保密以及規范使用問題;四是對居家養老問題加強相應調研,推進機構式多層次、多方面養老服務;五是針對上海房管局開發的配合《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方便業務了解小區管理收益等問題的上海物業APP,在現有模塊下增加一些如投票等功能,讓更多業主參與其中。
市人大代表劉正東律師一直關注社區民生、司法公正以及政府預算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對此,他計劃提出兩個議案:一是制定上海鐵路安全規定的議案,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立法協同機制實踐的示范;二是修改上海法律援助若干規定的議案,鑒于當前法律援助的范圍擴展以及法律援助的質量及要求的提高,應該根據目前的實踐要求加以修改。
此外,他還提出五個書面意見,主要圍繞規范上海法院系統訴調對接工作;進一步化解會見難;垃圾分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問題,建議列為今后歷年政府實施項目;“三個一百億”有規范的公開做法、籌集、使用情況;五是優化營商環境,從“要快”到保護企業的自主權,負責登記、備案的有關部門應該進行形式審查而非通過實質審查剝奪企業的自主權。
從社區治理的過程中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談到機場行李搬運問題,市政協委員洪亮律師十分關注城市精細化管理,希望受到有關部門的持續重視。他提出:一要在社區治理過程中運用多元化的問題解決機制,用好業委會、居委會和物業公司這三駕馬車,在業委會和居委會的人員交叉使用上做一些突破創新;二是引用第三方力量,例如律師群體作為兼職人員,深度參與到三駕馬車的運作中來。
此外,洪亮律師還提出一些聯合提案,包括設立科創板注冊制,打造金融科技相結合的科創環境以及僵尸企業的處置問題。
市政協常委陸敬波律師準備了三項提案:
一是針對在滬就業的外國人勞動保護問題,存在同案不同判情況,希望加以解決。二是關于企業聘請律師培訓,希望律所開具培訓費發票,但由于稅務部門規定,律所沒有相關培訓資質無法出具,導致培訓這項“多贏”的事務擱淺。三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問題。和諧勞動的構建可以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勞動關系不和諧勢必影響民營企業的發展,建議加大給民營企業的培訓,加強民營企業的運營規范,降低用工成本尤其是社保成本。
市政協常委胡光律師呼吁大家關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提出利用市場力量和“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推進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新思路。此外,他建議上海要積極建立國際仲裁中心來配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的建設,進一步呼吁建立民間、獨立、專業的非盈利化仲裁機構。
市政協委員董敏華律師計劃提交關于上海土地修復的提案。他認為,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防治法》正式頒布實施,正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他還提出要點面結合,打造好“上海文化”品牌。上海文化有海派文化、傳統本土文化和時尚文化,需要點面結合,對標國際消費示范區打造先進理念。
市政協委員裘索律師長期關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就《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的修改,她建議,在條例中增加強制性性教育的內容,同時增加對特赦人員、特定機構的強制報告制度。此外,裘索律師還就關于將浦東新區試點的司法經費“垂直撥款”模式推向全市、關于解決異地執行難,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區域司法一體化等方面建言獻策,希望在全市推進司法改革的步伐。
市政協委員徐珊珊律師的提案內容是關于能否在上海試點開放單身女性的冷凍卵子?她認為,這一提案的現實意義在于促進優生優育、提高人口質量、利于單身女性安排時間,且技術上并不是很難克服;但是,試點可能涉及上位法的突破。目前“凍卵”屬于輔助生殖技術范疇,而輔助生殖技術對于冷凍卵子更有嚴格規定,國內尚未批準為未婚女性或者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婦冷凍保存卵子或胚胎。
此外,她認為,需抓住進博會的機遇,打造中國營商法治論壇和上海品牌,來向世界推廣中國的法治形象。她提出,上海企業在“一帶一路”暨四個中心發展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合規建設,避免出口風險。
黃浦區政協委員計時俊律師持續關注校園安全,他今年的第一個提案就是有關完善校園欺凌預防和處置制度,加強青少年普法教育,創建平安校園。他認為,不能回避校園欺凌現象,禁止恐嚇普法。第二個提案是建議建立統一的志愿者信息服務平臺,讓公益項目和公益團隊之間加強聯系、取長補短、互通有無。第三個提案有關共建配套設施權屬不明問題,建議制定規則減少糾紛。
虹口區政協委員吳海律師提出,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區中要進一步發揮律師作用,包括參與政府法律事務、參與區里重點工作、參與法律援助和社會矛盾化解,在行政決策中發揮律師的作用,以及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職律師隊伍建設。另一個提案是針對設立律師調解中心問題,目前各地還在探索中。
市政協委員鄒甫文律師的提案則主要涉及破產管理基金的設立、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制度上的完善以及民間外交NGO組織發揮作用,希望政府給予支持這幾大方面。
從這些提案議案的具體內容看,律師代表委員所提出的建議專業性強,善于發現、總結并通過實際調查研究得出結論,既有高度、又接地氣,充分體現了律師的專業水準和社會責任感。
上海律協律師參政議政促進委員會主任李向農律師表示,2019年上海律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將以飽滿的熱情,寬廣的視野,攜帶著更多更好的議案、提案、書面意見、社情民意等,積極履職,參政議政。
現場來自新華社、中新社、法制日報、人民日報、上海法治報、澎湃新聞、人民日報、東方網、法治天地頻道、上海法治聲音、律新社、智合、青年報等近20家媒體單位的記者參加了本次新聞發布會,并在會上圍繞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議案以及書面意見展開了深入交流。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