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
http://m.aineast.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m.aineast.com
上海市連續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2018年是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紀念,就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重要指示,拿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心、勇氣和行動,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
今年恰逢上海市政協換屆,上海律師行業中現有市政協委員14位,較之上一屆增加了3位。2018年1月,在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董敏華、游閩鍵、陸敬波、童麟、黃綺、裘索、洪亮、齊軒霆、安翊青、鄒甫文、張毅、陳貴、胡光、徐珊珊14位執業律師出身的市政協委員聚焦依法治市和民生改善的方方面面,發揮專業優勢參政議政,認真履職,精準建言。據不完全統計,他們提交的個人提案有26件,聯署提案50件(其中11件為執筆第一提案人)。在全會期間的現場咨詢活動、分組討論、專題會議協商議政和大會發言中,聚焦短板瓶頸問題,一些律師政協委員亦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言。
聚焦國家戰略:自貿港和科創中心建設是熱點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的舉措。為推動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形成,2017年3月印發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中明確提出,在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自由貿易港區”。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了“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徐珊珊提交了《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關稅(估價)爭議和解與調解制度,改善未來自由港營商環境的建議》的提案,針對自貿區內貨物的應稅狀況比較復雜,而保稅貨物內銷的估價技術性很強,海關、企業雙方會存在著不同理解的現狀。她建議,在自貿試驗區試點其他國家和地區已有成熟實踐的關稅(估價)爭議和解與調解制度,“在納稅人(法人)和稅務機關發生納稅爭議后,雙方在不違背法律精神的原則下,通過協商達成稅收契約,最終止爭息訟。不僅不會導致公權力的放棄,反而會起到更有效監督的作用。”而在推行關稅爭議和解調解制度時,應引入第三方專家委員會,爭議發生時,由雙方共同推選調解員,由雙方自愿接受調解,達成和解。
發明專利數量,尤其是發明專利授權量能較好反映地區科技創新實力。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游閩鍵調研發現,2017年,上海發明專利申請量是5.5萬件,授權量是2.1萬件;同期廣東的申請量是18.3萬件,授權4.6萬件。2016年、2017年國內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大多都集中在北京、深圳,僅有一家上海企業末位入榜。“這與上海要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地位不符。專利數量增長的同時,更需要重視專利質量的提高。”
如何提高專利質量、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離不開專利行政管理部門的有效引導。專利費用補貼作為政府支持專利事業發展政策的一方面,在制度發展前期具有重要作用。為使專利補貼政策在激勵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游閩鍵在提交的《關于調整專利資助方式,促進上海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議》提案中建議,集中有限的資金向科創中心重點發展產業和創新型中小科創企業傾斜;取消對某些資源壟斷行業、非專利密集型行業的專利補貼;取消與專利掛鉤的政府績效考核、個人或企業榮譽性評定等與保護創新無關的補貼或政策;將申請專利資助改為授權后或實施后資助;政府主導設立知識產權發展母基金,針對重點產業,引入社會資源,激活創新支持的多樣性,增加政策指引的靈活性。
聚焦依法治市:法律服務要及時到位
無疑,構建法治環境、依法治市的關鍵之一在于夯實法律服務體系。多位執業律師政協委員的建言亦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瑛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貴在提交的《關于加快上海法律服務業走出去,建設“一帶一路”法律服務橋頭堡的建議》提案中認為,上海應高度重視涉外法律服務的戰略意義,對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進行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并制定相應配套方案、實施步驟及具體措施,發揮上海在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國家戰略定位優勢與中心區位優勢,抓住 “五個中心”及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自貿試驗區和國際自由港建設以及上海“一帶一路”橋頭堡建設實施的歷史機遇,扶持和壯大上海本土律師事務所,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市場主體“走出去”保駕護航,并將上海建成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一帶一路”涉外法律服務的橋頭堡。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執委會委員裘索在提交的《關于上海市企業“走出去”風險控制及政策支持與監管的建議》提案中認為,應加快建立健全財稅、法律、信息等方面的政策與服務支持,以利上海企業“走出去”,實現更加理性、健康和可持續的長足發展。例如,可建設服務于“走出去”企業的信息平臺,及時發布最新的東道國法律法規、財稅優惠措施等;對于企業對外投資的各個環節,應積極主動履行職責,加強監測和協調,及時通報違規線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
由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主任胡光執筆的《關于上海商事仲裁機構國際化非營利化發展的建議》提案,獲得不少委員的聯署。“商事仲裁是高效解決民間糾紛,節省司法資源的重要手段。國際一流城市無一例外都是商事仲裁發達的城市,公正、高效、一流的商事仲裁是上海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上海商事仲裁機構應盡快完成國際化和非營利化的定位和轉型,促進國際最高標準營商環境的打造。”提案建議,調研上海市現有的商事仲裁機構的收付費制度,比照國際知名仲裁機構的標準和慣例,做出調整和改進;確定上海商事仲裁機構的非營利屬性,吸納國內國際知名的專業人士加入仲裁員隊伍;探索進一步開放和建立多元化的民間仲裁體系等。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里格律師事務所主任安翊青則在所提交的《關于國有企業在重大涉外經貿活動中聘請中國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的建議》提案中提醒,國有企業應該通過明確項目分類,分別選擇國內、國外法律服務機構,即“將具有涉及到或者可能涉及到商業秘密、國家秘密的項目與其他不涉及商業秘密、國家秘密的區分開來,其中涉及或者可能涉及到商業秘密、國家秘密的項目絕對不能選擇外國專業服務機構”。
在專題會議協商議政中,市政協委員、上海方達律師事務所主任齊軒霆認為,圍繞法律服務應特別關注幾個問題:新形勢下新型案件的發生和處置、同類案件判案的統一關乎法律公信力、以大數據等技術幫助更好解決“執行難”等。
聚焦社會治理:精細化城市管理是正道
面臨新形勢、新變化、新環境,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應該是一直在路上,需要從理念、措施、方法等方面不斷提高、不斷推進。
上海市政協委員,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高級合伙人張毅在其執筆的聯署提案《關于上海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些建議》中認為,要從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出發,探究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的改進空間;未來,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科技手段可以更多地參與到城市管理之中,用以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管理部門間的協同是防止管理真空的重要保證。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滬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副主任董敏華在提交的《關于運用法治理念和方式促進整治違建進程的建議》中認為,在當前推進違建整治的進程中,應再加大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完善綜合嚴管施策的前提下,厘清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權,切實有效地運用法治理念和方式,以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的創新機制和能力,嚴格依法、嚴肅執法,促進整治違建過程中一些難題頑癥的破解。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光大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洪亮在所提交的《關于提升上海兩大機場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打造世界一流‘上海服務’品牌的建議》中認為,上海兩大機場的承運量和貨物的吞吐量都已躋身于世界前列,但機場的服務水平和能級不盡如人意,與國際化大都市的要求還有差距。他建議從建設和細化相關制度、強化員工培訓、引入第三方評估考核機制等方面著手改善。
聚焦民生改善:讓市民更有獲得感
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江三角律師事務所主任陸敬波在提交的《關于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完善職工權益保障的建議》提案中認為,不能將營商環境優化和職工權益保障對立起來,而應在明確兩者是相互促進關系的前提下,在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優化過程中不斷推進職工權益保障,把制度創新和制度供給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填補規制空白、優化制度供給,增強職工獲得感,營造和諧共贏的良好氛圍,實現可持續發展。
“‘看病難’是一個長期困擾和諧社會建設和治理的頑疾。”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百匯律師事務所主任鄒甫文在提交的《關于優化醫院業務管理流程,提升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建議》提案中認為,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部門應從提升城市管理,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來統一部署,協調推進”。除了強化政府職能,切實推進醫療體制改革之外,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改變固有思維模式和習慣,優化就醫掛號、付費的流程。她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協調,選擇幾家大醫院試點優化流程,取得經驗后在全市范圍推廣。
“上海已在無障礙公共設施建設進行大量投入,但作為特大型城市,應從行動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改進、完善現有無障礙公共設施,打造‘無障礙出行閉環’。”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維度律師事務所律師童麟執筆的《關于完善無障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建議》提案,獲得了不少委員聯署。
老舊住宅小區老年人居住比較集中,隨著老齡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呼聲也逐年增多。在專題會議協商議政中,上海市政協常委、市婦聯副主席(掛職)、上海市尚偉律師事務所律師黃綺提出,加裝電梯,難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如果有不同意的業主激烈反對,就不能裝”的“一票否決制”,這樣的設置不合理,“要協同合力,街道、居委、物業等和居民共同推進,把實事辦得更好”。
此外,加強司法輔助人員信息技術能力、進一步保障律師調查權、更好發揮高層次優秀海歸人才作用、完善業委會制度、重新規劃公交夜宵線路等,亦成為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律師政協委員為“改革開放再出發”參政議政、精準建言的關注點。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