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
http://m.aineast.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m.aineast.com
上海市連續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11月13日,由黃浦區人民政府、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律師協會聯合主辦,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協辦,由黃浦區司法局、黃浦區金融辦、黃浦區律師工作委員會、上海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共同承辦,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特別支持的第五屆外灘金融法律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250余名來自政府、企業、專業服務機構、高校的法律界、金融界精英人士齊聚外灘,共同探討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企業海外投資的金融法律服務問題。
中共黃浦區委書記翁祖亮,上海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鄭善和,中共黃浦區委副書記、區長湯志平,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盛勇強,黃浦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施興忠,黃浦區政協主席張華,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會長黃進,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劉敬東,中共黃浦區委常委、黃浦區副區長吳成,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王協,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俞衛鋒,上海東浩蘭生國際服務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柳,上海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劉劍,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 副主任馬屹,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欣,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燕,上海清算所副總經理沈偉,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副總經理張鳳明等嘉賓出席本屆論壇。
論壇以《“一帶一路”戰略下企業海外投資的金融法律服務》為主題,圍繞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和黃浦區“一帶一標桿”(外灘金融集聚帶和高端現代服務業發展標桿)建設為目標,立足于上海市和黃浦區企業“走出去”中的金融法律服務問題,深入探討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赴海外投資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中共黃浦區委副書記、區長湯志平,上海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鄭善和先后在開幕式致辭,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俞衛鋒在閉幕式致辭。本屆論壇內容分兩個主旨演講:演講人分別為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會長黃進與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劉敬東。兩場主題研討分別為:《金融服務“一帶一路”———企業走出去戰略的金融支持》、《法律服務“一帶一路”——— 海外投資法律風險防范》。
中共黃浦區委副書記、區長湯志平在致辭中說,習近平主席在英國訪問的時候,把“一帶一路”比作是開放的,穿越非洲、環連亞洲的廣闊“朋友圈”。黃浦一直以開放的姿態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并以其得天獨厚的歷史積淀,不斷推陳出新的新金融政策,引導和集聚了很多優秀企業家進入了黃浦金融圈。其中不乏一些重量級的機構和企業。除了積極引入機構、引導企業開展不同的新業務之外,黃浦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以互聯網金融為抓手,以資產管理中心、資本運作中心、金融專業服務中心的定位,全力打造外灘金融新高地。今年先后對外發布了外灘金融創新10條的2.0版和支持互聯網金融10條的3.0版;并率先成立了首家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宏慧·盟智園”。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黃浦也十分注重金融風險的防范,建立健全金融聯席機制,嚴把企業入口關,掌握企業發展動態,加強風險預警和宣傳,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形成一個良性發展的黃浦金融生態圈。
今天的論壇邀請了一批在國際國內具有相當知名度的企業家、金融家、法學家和律師,共同聚焦“一帶一路”戰略下企業海外投資的金融法律服務,深入探討黃浦區企業走出去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希望外灘金融法律論壇能為金融界和法律界人士創造一個互動的交流平臺,碰撞出智慧和思想的火花,并通過這個平臺共同探討黃浦金融發展的方向和途徑,為黃浦區的“一帶一標桿”(一帶是外灘金融聚集帶,標桿是高端現代服務業發展標桿)建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為上海“四個中心”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法律標桿。
上海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鄭善和在致辭時表示,“一帶一路”的戰略全面實施為中國企業帶來了嶄新的機遇,加速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與此同時,企業海外投資等背后也蘊含著諸多潛在的法律風險。“一帶一路”沿線的亞歐非大陸的60多個國家,各國的法律環境和制度各有差異,中國企業要順利融入和發展,急需法律服務的保駕護航。可以說法律服務是促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保護傘和助推器。隨著“一帶一路”的戰略以及亞投行、金磚國家銀行、上海自貿區、科創中心和“四個中心”建設的大步伐的推進,站在時代前沿,具有前瞻性眼光和敏銳嗅覺的上海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和挑戰。
上海律師必將緊抓機遇,趁勢而上,以主動積極的作為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保障。今年上海市司法局積極引導和扶持律師行業不斷拓展涉外法律服務的新領域和新方式,我們大力推動將法律服務業納入現代服務業的范疇,享受相應的政策支持,積極創造條件,著力培育一批專業化、國際化、規模化的律師事務所,努力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選派優秀律師到海外培訓,加快涉外律師的領軍人才庫,力爭建設一支適應上海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通曉國際法律規則的、善于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的律師隊伍。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會長黃進在演講中說,法律行業服務于“一帶一路”戰略從來不是一個噱頭、一句空話,法律行業服務于“一帶一路”戰略也不是法官或者律師哪一個群體單獨擔負的責任,而是從立法、司法到法律服務,從法官、檢察官、學者、律師需要一起來參與的事,是整個法律職業共同體應當共同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從立法角度來講,“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千差萬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要發揮各個國家和地區立法機構在建章立制方面的作用,而且還要加強立法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進跨境法律制度的協調與和諧。
他回顧了我國司法機關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質性支持:從司法角度講,我們國家的法院已經率先行動。今年7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若干意見》已經發布。該文件要求各級人民法院應深化司法改革,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建立并完善符合涉外案件審理特點的人民法院工作機制,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他建議政法院校和研究機構要加快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法律制度、法制環境、法律文化的研究,打造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智庫,為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建言獻策。對糾紛解決機構而言,要加強裁決的公信力和執行力,要加強對外合作,向英國、新加坡等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完善的國家和地區學習、看齊。而律師事務所不僅應該是企業走出去、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服務保障隊伍,而且也要借“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跟律師走出去,把法律的服務也要提供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劉敬東在演講中強調,人民法院是“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承擔著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重要職能。作為中國的司法機關,人民法院應該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的進程,把握大局,充分發揮司法職能,深刻認識“一帶一路”建設的司法保障的豐富內涵,全面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的涉外商事、海事、海商等新要求,找準人民法院工作與“一帶一路”的結合點和著力點,研究規律性、突出前瞻性、賦予創造性,高效公正辦案,創新司法服務的方式。全力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大局,還應該全面統籌協調,不斷凝聚法制共識,立足我國實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法制道路,積極開展與沿線各國的司法交流,夯實“一帶一路”建設的法制基礎。
他說,“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是實現中國夢的戰略舉措。法制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基礎和保障,中國的司法機關在其中承擔著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戰略順利實施的歷史性任務,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很巨大。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有能力、有水平承擔在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工作中的排頭兵作用。我們也樂見上海的各級法院能夠在“一帶一路”相關案件審判中為全國做出典范。
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俞衛鋒在發言中說,“一帶一路”從2013年習主席提出,到現在已經形成一個國家的戰略。如果說國際化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要把我們的產品、把我們的服務賣出去換外匯;第二個階段能夠引領一些在區域性有影響力的交易;第三個階段,各位都提到我們怎么樣引領制定國際規則,是朝左還是朝右,還是在中間。上海跟整個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是緊密相關的,而且肯定會起到一個領頭羊的作用。在中國城市當中,只有上海才具備這個潛力,能夠幫助中國的企業走出去,并且能夠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
黃浦區提出“一帶一標桿”,外灘金融集聚帶和高端現代服務業站在上海層面就是“四個中心”,如果上升到國家層面就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是將來要跟TPP、TIPP去競爭的,我們希望用我們的經濟實力來改變國際貿易,或者說國際經濟規則的格局。這個“一帶一路”跟上海律師有什么關系呢?大有關系。我們上海的律師為什么可以做到總量排名第一、收入排第一?三個字:國際化。上海律師國際化的程度在中國是走在前列的。這個國際化不是說會說外語,會為外國客戶服務,而是說在會說外語之外還要去了解世界貿易規則,而且能夠具備在現有基礎上提出制定新的規則的能力。但是這個規則的制定是不是就因為有錢、聲音高就可以實現的呢?顯然不是。這個規則是要講邏輯的,是各方博弈的基礎。我們律師做什么呢?我們得天獨厚,我們既是規則制定的參與者,也是規則執行的參與者。從這個角度而言,我認為上海律師是大有可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正式提出距今2年多一點,而且這是一個長期的國家戰略。對于上海的律師,對于黃浦的律師而言,這僅僅是一個開端。俞會長最后意味深長地說。
第五屆外灘金融法律論壇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金融服務和法律服務在“一帶一路”重大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認識,這將有利于推動金融與法律服務行業的發展,為中國政府的對外政策、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中國商品的對外輸出提供保障。●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