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律師文化 >> 上海律師 >> 2020 >> 2020年第06期
《上海律師》編委會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
http://m.aineast.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m.aineast.com
上海市連續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上海市律師協會第十一屆理事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

2020年第06期    作者:上海市律師協會會長 季諾    閱讀 8,391 次


本屆理事會工作思路

一條工作主線

新時代、新形勢、新使命、新機遇與上海律師服務品牌建設

兩個發展目標

提升上海律師服務能級,打響上海律師服務品牌

三項重點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牢記初心使命;

二是全力提升上海律師職業化、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服務水平;

三是踐行律師社會責任,提升律師社會形象。

一、2019年工作回顧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共有律所1,660家,執業律師26,520人。

在這些律所中,100人以上律所37家,30-99人律所114家,10-29人律所473家,10人以下律所1,036家。

2019年上海律師業總創收同比增長16.9%,律師人均創收同比增長5.8%

創收10億元以上律所4家,創收1億元以上律所46家,創收1,000萬元以上律所312家。

目前上海總創收和人均創收全國領先,但隨著《海南經濟特區律師條例》頒布實施,帶來的稅收優勢會吸引眾多創收大戶進駐,上海在總創收和人均創收的領先地位面臨嚴峻挑戰;上海律師人數占比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在總創收和人均創收上,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相去甚遠。

美國律師業2019年人均創收1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00萬元);

排名第一的凱易律師事務所,2019年總創收近4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300億元)。

上海律師業的總體發展和市場占有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一)加強黨建工作

上海律協共召開會長會議19次,理事會6次,帶頭學習政治理論,行業黨委書記先后兩次帶頭上黨課,各級黨組織書記講黨課674人次;在實習人員集中培訓班課程中新增法治理論與思想政治系列課程;編纂《上海市律師行業黨建文件輯錄》;建立16個黨建責任區和基層聯系點。

目前,上海共有律所黨組織604個,其中黨委11個。

(二)推動職業化建設

律師職業化是律師的基本屬性和基本要求。

啟動《上海律師執業規范手冊》編寫工作,出版《律師事務所管理實務與探索》。

強化紀律懲戒,2019年共對112件違紀案件予以立案調查,已作出處理決定53件;在東方律師網建立律師、律所違紀警示平臺,定期巡講、巡視違紀問題。

嚴把執業入門關,改進實習面試流程,完善考官選任,修訂考題庫,重點加強新入行律師的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

(三)推動專業化建設

通過調研回應市場需求,34家業務研究委員會增加至52家;

提升研究能力,啟動《業務研究委員會活動計分規則》修訂工作,完成《刑事訴訟律師實務(進階)》《勞動爭議律師實務(進階)》教材編寫;律師云學院新增課程754個。

(四)推動市場化建設

律師要認真研究法律服務市場的需求,讓市場需求引導自身專業化發展。

開設系列培訓課程講授中國法律市場的未來發展走勢等內容;加強行業規劃能力,起草近2萬字的《上海律師隊伍建設三年行動綱要(2020—2022)(討論稿)》;開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律師工作協同機制研究》《上海市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研究》《上海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政策儲備研究》等課題研究,引導上海律師積極開拓長三角及涉外法律服務市場。

(五)推動國際化建設

國際化本身就是上海律師的鮮明特征,也是這個時代對上海律師的必然要求,更是上海律師的發展方向。

打造領航計劃,加強涉外人才儲備,選派律師參加全國律協舉辦的高級研修班;參與國際律師組織,積極籌備國際會議,上海律協作為團體會員加入亞太法協(LAWASIA) ;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參加世界律師大會、《新加坡調解公約》簽署儀式、香港法律年度開啟典禮。

(六)服務中心大局

引導律師服務三項新的重大任務

(七)完善行業治理體系

健全機構設置,新增公職律師、公司律師、長三角律師業一體化促進、突發事件應對等7個專門委員會。

完善規則體系,啟動《上海市律師協會章程》《律師代表大會代表規則》等10項規定的修訂、起草研究工作。

加強秘書處工作,調整秘書處部門設置,提升秘書處工作質效,秘書處榮獲“2018—2019市級機關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

浦東以創新形式舉辦第十一屆陸家嘴法治論壇;

閔行與莘閔留學人員創業園簽訂服務協議;

寶山與公安分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在公安分局設立統一案管中心;

靜安圍繞國際靜安,繼續打造靜安律師涉外法律服務品牌;

黃浦成功舉辦外灘金融論壇助推金融業創新發展和擴大開放,率先成立區律師行業黨校與律師學院;

長寧與延安律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西部青年律師提供優質培訓;

徐匯建立黨建孵化基地,舉辦第四屆濱江法治論壇,研討新金融助力科創板、法律護航再創業;

虹口創建彩虹橋公益慈善活動品牌,義拍募集善款23萬余元;

普陀組建法律服務團,服務中以(上海)創新園建設;

楊浦關注中小律所發展,律韻楊浦微信公眾號正式運行;

松江舉辦小城杯公益訴訟,指導公益訴訟法學實踐;

嘉定通過“1+12+333”模式,鼓勵律師參與公共法律服務;

金山積極推進律師六參與工作,實現律師全覆蓋;

奉賢與區域樓宇、街道協同配合,推動公益法律服務;

青浦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聯合嘉善、吳江司法局及律協進行法律服務磋商;

崇明推進全區352個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采用專人專案、坐班值守、流動服務等多種服務模式。

(八)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加強與公檢法司等部門溝通,與市高院、中院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就信息化應用、立案、裁判標準、科學化評價體系等工作進行交流合作。與公安局、檢察院合力解決會見、閱卷、取證等問題。與市公安局協調開發律師會見預約平臺軟件工作,現已覆蓋本市所有看守所,有效保障了律師會見權。與市司法局、市公安局法制總隊、人口辦多次溝通研究進一步開放和規范律師查詢人口信息相關工作的方案并形成一致意見。

(九)會員福利、文體工作完善執業保障,繼續落實年金退保,做好行業醫療互助金工作;為郊區律師提供便利措施,繼續健全行業保險、行業救助等行業福利制度。豐富律師文體活動,舉辦2020年律師新春音樂會,13支文體隊伍主辦或派隊參加各類文體活動,其中羽毛球隊榮獲第七屆華東律師體育友誼賽混合團體冠軍,乒乓球隊榮獲華東律師體育友誼賽女子單打冠、亞軍。

(十)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動信息化基礎工程,組建以教授專家為主的特邀專家庫和科技公司、技術專家為主的供應商庫,借助專業力量升級行業信息化發展。為律師執業賦能,建設律師遠程查詢平臺,推動遠程查詢人口信息、車輛權屬、房地產權屬、企業內檔功能的綜合性平臺建設,方便律師調查取證,提升執業效能。

(十二)行業宣傳與品牌建設

發揮《上海律師》雜志、東方律師網、微信公眾號三個自有宣傳平臺作用,微信公眾號累積關注人數100,617人,較去年凈增長19,103人,全年累積推文921篇,閱讀次數達2,229,839次,多次榮獲全國各地律協微信榜單月度冠軍。

二、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回顧

工作基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冷靜思考、理性建言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務實工作、共贏未來

加強科學研判

疫情發生后,市司法局非常關心律師行業受影響情況,陸衛東局長親自帶隊調研律師事務所,劉衛萍書記親自召開中小所、大型所座談會開展調研工作。上海律協兩次發放調查問卷,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并與市司法局聯合出臺14條扶持措施。

優化會員服務方式

調整窗口接待時間,公開秘書處各部門聯系手機、郵箱等。對實習人員采取線上方式進行集中培訓和面試考核,對執業律師推出線上講座、研討會及公益課程。對上海律協違規違紀案件處置時效與程序問題進行研究并作出調整。

協調解決執業困難

聯系市高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上仲、上國仲等單位,就律師參與訴訟、會見、閱卷、仲裁等工作及時溝通協調并發布各類提示。與市司法局、市公安局監管總隊召開三方工作會議,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本市律師會見工作的通知》。據統計,共受理5,000余個律師會見申請備案。

助力依法抗疫成立上海律師行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組。成立專業法律服務特別支持小組,為新冠疫情防控與危機處理提供專業法律支持。45名律師被選入市司法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法治保障組,為本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復產復工復市和矛盾化解工作等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積極參與捐助

據不完全統計,本市律所律師捐款共計2,025萬余元,捐贈各類物資超過3,000萬元。市女律聯向全市女律師發出捐款倡議書,組織女律師捐款,并參加了市婦聯舉辦的愛心口罩捐贈活動。

加強行業宣傳

開展職業化與專業化——上海律師和上海醫生的對話系列活動;上海律協微信公眾號再獲全國各地律協微信矩陣榜單月度冠軍,有8篇原創文章閱讀量過萬。

落實扶持政策

上海律協組織多個工作小組對爭取扶持政策中的疑難問題進行分類研究。多次與稅務、社保、財政、國資委等本市相關委辦局進行座談協商,并提交多篇情況匯報及相關建議,竭力為律師行業爭取更多政策支持。目前,稅收政策保持穩定;社保、公積金政策已經落地;房租政策仍在積極爭取中。

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體上海律師展現出優異的專業能力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市司法局的各位領導,特別是陸衛東局長、劉衛萍書記,以及各區司法局的領導,為律師行業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和支持。向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的上海律師和律師事務所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市、區司法局各位領導對上海律師行業的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三、感悟與體會

(一)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律師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律師制度是法治文明的重要標志,律師隊伍是法治中國的實踐者和奮斗者。近年來,上海各級黨委、政府對上海律師行業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市司法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對律師工作的重視,對律師行業的關心、支持,有目共睹。

(二)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迫切需要法律服務

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日益增長。

一方面,社會利益關系深刻調整,迫切需要廣大律師為創新社會治理、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供精良法律服務。

另一方面,中央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等措施。

特別是疫情發生以后,社會矛盾轉化、市場經濟改革提速,將進一步拓展律師服務領域和空間。

(三)律師執業環境有待改善

上海律協爭取到了企業內檔、戶籍信息查詢等便利措施,律師執業軟硬件有所改善,老三難”“新三難矛盾有所緩解。但是,律師執業環境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律師權利行使還有很多障礙,律師執業仍然存在較大風險和隱患。

另一方面,中央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等措施。

特別是疫情發生以后,社會矛盾轉化、市場經濟改革提速,將進一步拓展律師服務領域和空間。

(四)社會對律師行業的認識和評價有待改善

社會各界對律師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一,對律師的職責、功能定位還有分歧,律師的社會作用未受到足夠重視。

(五)職業化、專業化程度還有待提高

律師對職業化、專業化重要性的認識有一定提升,但和人民群眾對優質法律服務的需求相比,和上海律師品牌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目標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還沒有認識到職業化、專業化是開拓、占領法律服務市場的重要手段。

(六)行業信息化程度低

雖然本屆理事會對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促進行業信息化建設。但是這次疫情的發生,對律師服務方式的改變和挑戰,讓許多律師無法適應,讓我們認識到信息化工作還十分薄弱,需要我們進一步引導上海律師更加重視信息化運用,努力提高行業整體信息化水平。

(七)律所規模化程度有待提高上海律師人均業務收入已連續十多年位居全國第一,但規模化水平和北京相比有一定差距。這導致上海律所品牌效應不足,在全國、全球范圍內很難形成品牌效應,在國際知名評級機構的排行榜中處于不利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上海律所在行業及市場上的地位,不利于在布局全國、全球市場上搶得先機。

四、2020年工作計劃

加強行業黨建工作

堅持抓黨建帶隊建強所建促發展,做好律師行業黨建引領發展四大工程,穩步實現黨建全統領工作目標,把黨建工作轉化為促進本市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推進職業化建設

進一步完善紀律懲戒工作制度,加強對各區紀律工作進行調研和巡視。開展規范律師與司法人員交往專項整治活動,盡快完成《上海律師執業規范手冊》,下半年啟動《上海律師事務所規范管理手冊》。

促進專業化發展

創新專業研究和培訓工作,在發布業務指引、舉辦研討會等傳統工作方法上,全面更新,采購高質量、高水平的視頻課程,同時鼓勵各專業委員會自行拍攝專業化課程。在年底將啟動優秀視頻課程的評比,組建上海律師專業講師團。

促進市場化發展

加強與重點經濟區域律師業的交流,恢復、增加與國際律師行業的線上交流;科學研判市場變化,適時推出、推介上海律師優秀視頻課程及上海律師專業講師團。在市場拓展方面,除了長三角以外,還要上達北京,下至大灣區,關注西南,擴大上海律師的市場占有率。

推動國際化發展

通過線上方式維持律師業國際交流;

推動領航計劃涉外律師培養項目第二、三期;

進一步推進特邀會員工作,打造上海涉外法律服務者的重要交流平臺。

提高信息化水平

通過優化一庫一平臺項目、組織信息化沙龍系列活動,提升行業信息化運用水平;

繼續與有關部門溝通,推動律師遠程查詢,提升律師調查取證的效率。

引導律所精品化、規模化發展

關注中小律所生存、發展,鼓勵中小所往精品化方向發展,加強對中小所合規管理的指導,解決中小所普遍存在的內部管理不規范問題;

按照市場規律、市場化手段,引導律所適度規模化發展,滿足上海律所對外拓展市場的需求,扭轉目前上海律所在競爭中品牌效應不足等問題。

服務中心大局

支持和鼓勵更多優秀律師為上海新三大任務”“一帶一路”“五個中心”“四大品牌、進博會等提供法治保障;

繼續推動長三角律師業一體化建設,引導上海律師開拓長三角市場;

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推動上海律師擔任本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法律顧問。

推進律師參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

推動上海律師參與各類商事仲裁機構、商事調解機構、涉外民商事調解機構、行業調解組織、法院訴調中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平臺的仲裁和調解活動,總結并宣傳先進經驗。

探索青年律師工作新支點

繼續做好對青年律師的調研及隊伍建設規劃工作,研究青年律師人才發展目標的具體舉措,切實解決青年律師成長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加大對青年律師培養的力度和針對性,研發體系化青訓課程,強化職業化、專業化培養,引導青年律師做好職業規劃。

加強兩公律師工作

本次代表大會將修訂章程,將兩公律師納入協會會員,將關于兩公律師會員的規定單列一條,關于兩公律師權利義務的有關規定留待以后再行制定。

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兩公律師入會對于促進律師隊伍互相交流、人才流動、取長補短是有益處的,有利于律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我們應當對此持包容、開放的態度。

除上述工作計劃外,

還有以下重點工作值得關注:

繼續加大對律工委工作關注力度,逐步解決律工委工作不平衡問題,加強對律工委制度的調研,適時修改律工委工作規則。

制定和完善公益法律服務指引和評價體系,研究創立律師公益服務保障基金,為律師提供公益法律服務提供保障。

結語

行業發展面臨巨大的困難和不確定性:全球競爭規則發生變化,從商業競爭轉向合規競爭,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非商業風險尤其是合規風險增多,對涉外法律服務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國際同行及國內部分律所的信息化建設及法律科技應用在疫情下凸顯巨大價值,全行業信息化發展、法律科技工具配備和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律師事務所管理運營模式之于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粗放型發展的弊端亟待革除。全行業律所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水平尚待進一步探索提升。咨詢服務業的混業發展,以合規合法等為核心內容的戰略咨詢,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法律業務,都將給律師行業格局帶來新變化。在疫情期間,本市律師行業已出現一定階段的業務萎縮、經營困難的現象,律師行業發展面臨下行壓力。部分律師事務所出現收案數量銳減、客戶服務意愿降低、支付能力下降、資金回收遲滯等情況。

行業發展也迎來無限生機和廣闊空間,我們要在變局中尋找和把握確定性:

中國構建高水平市場經濟的大格局未變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對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方向、任務和舉措進行系統設計,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提供行動指南。提出國企改革、公平競爭、要素市場化配置、宏觀經濟治理、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制度型開放、法治體系建設等七個關鍵領域的改革舉措。

在中國法治化進程、市場化進程、科技化驅動不可逆的情形下,會有大量的細分行業、細分業務值得律師去開拓。

中國依法治國的大目標未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充分發揮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等法律專業機構、專業人員的作用,幫助群眾實現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要發揮人民調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加強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通過社會力量和基層組織務實解決民事糾紛,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的成熟,將通過法律和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激發中國經濟未來的無限創造力。

上海有利于律師業發展的大環境未變

一、上海戰略地位突出。上海將在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這是中央對上海的戰略定位,也為上海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

二、上海使命任務在肩。上海作為改革開放高地,承擔著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建設五個中心一帶一路橋頭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使命任務。三、上海特色優勢明顯。上海城市總體環境,特別是高效的政府治理、優良的營商環境、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強烈的法治意識,得到國際國內普遍認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提出,上海要強化四大功能。市委領導新近提出,上海要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上海的戰略地位、使命任務、特色優勢,就是上海律師業發展最重要的確定性

第十一屆理事會開局之年的工作有成效,也有不足。這些成效離不開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廣大律師的支持和厚愛。在此,我謹代表上海市律師協會,向正確領導上海律師工作的市委、市政府,市、區司法局,市、區律師行業黨委,向關心支持上海律師事業發展、特別是給予律師行業積極扶持的市人大、市政協、市法院系統、市檢察院系統、市公安局系統及其他黨政機關,表示誠摯的感謝!向堅持奮斗在法治建設一線、不斷開拓創新進取的律師同仁們,尤其是各位律師代表,表示誠摯的感謝!

面對變局,我們要堅持科學研判、堅定發展信心,繼續努力推動上海律師職業化、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加強信息化的建設和規模化發展的研究,將律師業發展融入上海、中國、國際的大環境、大格局中,在更高起點、更高水平上推動律師行業發展,努力把上海律師隊伍建設成為一支政治站位堅定、職業水準一流、專業水平卓越、市場認可充分、國際聲譽領先、社會責任彰顯的高素質隊伍,努力為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和法治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