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標一點“私人律師”請回家 杭州司法行政工作邁進e時代
左圖為在網絡律師團啟動儀式現場,受聘律師獲得證書。下圖為網絡律師團網頁主頁截屏。制圖/孟紹群
法制網記者 陳東升 周斌
在人們印象里,咨詢律師要支付一筆昂貴的費用,特別是咨詢名律師。但在浙江省杭州市,老百姓不僅可以“點名”要求省內頂尖律師限時答復,而且還是免費的。
2010年年底,杭州組建了一支由30名資深律師組成的網絡律師團,并在杭州知名網站建立律師團專題網頁,群眾可以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與律師團成員互動。截至12月12日,網絡律師團共解答咨詢17930個。
杭州市委副書記、市律師進社區指導協調小組組長葉明今天在接受法制網記者采訪時說,通過律師進社區、網絡律師團等創新活動,杭州構建了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多界聯動、群策群力的基層矛盾調解和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援助)新平臺,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專業服務。
社區律師走進虛擬社會
浙江宏昊律師事務所主任朱虹是網絡律師團成員之一。記者見到朱虹時,他正在拱墅區橋西社區“坐堂問診”,兩名群眾在他面前激烈地爭論著。
2006年,李某與王某簽訂了一份違章暫保房買賣協議;如今,該違章房面臨拆遷,王某看到房價飛漲,拆遷還有不菲的過渡費,要求李某再支付15萬元。李某認為協議在手,房子歸他天經地義,不愿出錢。
兩人鬧得不可開交,社區調解多次無果,建議他們找社區律師朱虹。朱虹告訴他們,違章房無產權不得買賣,當初協議無效,并提出了“李某作適當補償,訴至法院獲得司法確認的調解書,以此到房產部門進行房產過戶”的建議。最終,雙方采納了該建議。
據杭州市司法局副局長徐前介紹,2009年12月杭州啟動律師進社區活動,逐漸在全市529個社區均配備了律師,社區律師每周定期到社區免費服務半天。截至今年10月,社區律師參與社區值班31557次,解答社區居民法律咨詢30247次,出具法律意見書726份,代寫法律文書671份,主持調解3558次。
律師進社區讓居民得到了實惠,如何讓農村百姓也獲得優質的法律服務?沿承原有模式,律師進農村面臨路途較遠、律師資源不足等問題。市律師進社區指導協調小組想到了網絡。2010年12月14日,杭州市統籌城鄉法律服務平臺――網絡律師團正式成立并啟動。
“名嘴”組成網絡律師團
杭州生活品質網在杭州家喻戶曉。在該網站的首頁導航中,“網絡律師團”5個紅色字尤為顯眼。點擊進入,律師團30名律師的照片展現在眼前。
徐前說,從共享高品質法律服務的角度出發,市律師進社區指導協調小組經過多方協調,最后確定建立一支由法律“名嘴”組成的團隊,團員為杭州30家律師事務所的主任或負責人。
記者看到,網站設置了在線發布法律咨詢平臺,公布了電子郵箱、熱線電話,群眾可以有所選擇地與律師互動,獲得免費法律服務。網站還有溫馨提示:在提交咨詢時,您可以選擇“公開”或者“保密”。
“其實網絡律師團的成員不僅僅是30位資深律師,還包括市司法局法律服務工作指導處、生活品質網及市律協成員共同負責日常工作的秘書處,以及浙江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高校法學院的碩士研究生等法律專業人士。”徐前說,為了保證網絡律師團的順利運行,杭州市委市政府專門下發通知,對百姓法律訴求的接收、分送、辦理、審核、答復等環節,明確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要求對所有咨詢做到100%答復,并保證每個問題在收到咨詢的3天內全部答復。
認真研究每個網上提問
記者注意到,網絡律師團網站上滾動顯示著上一天的咨詢數量,12月12日有公開咨詢20條,非公開咨詢50條。朱虹坦言,由于咨詢量較大,他值班時,律所還有兩名律師協助其答復。遇到復雜疑難問題,會與更多律師共同探討再給出答案。“我們會認真對待每一起咨詢,努力做到答復有理有據”。
在網站公開咨詢中,一位群眾于2011年3月30日16點27分38秒向朱虹提問:我買了一套二手房,最近裝修時發現原房主未經審批改變了房屋結構,請問我對這一違法行為要承擔責任嗎?朱虹于4月1日09點01分57秒作出答復:原房主應當作為違法行為實施主體受到行政處罰,你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如果行政主管部門作出將已改變的房屋結構恢復原狀的處理決定,你應積極配合恢復原狀,因此產生的損失,可要求原房主予以賠償。
據了解,目前所有提問中,高居榜首的是婚姻家庭類,約占30%,其次是債權債務、房產糾紛、勞動糾紛和合同糾紛。不僅有本市本省群眾發來的咨詢,還有湖南、福建、江西、內蒙古等其他省份群眾請求法律服務。網絡律師團均及時作出了答復。
“做社區律師一年才補貼6000元,做網絡律師更是免費服務,這些會耗費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值得嗎?”面對記者的提問,朱虹表示,律師有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責和義務。“多參加公益活動,能受到老百姓和黨政機關領導的關注,對自己將來開展業務也大有益處。”
“如今,網絡律師團已經有許多‘回頭客’了。”徐前說,群眾有事會想到問問律師,就是網絡律師團想要達到的效果。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