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轉化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不斷推進,相關政策和法律體系也在持續完善。為幫助法律工作者深入了解和掌握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和相關業務流程,更好地為科技創新主體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推動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和應用,上海律協與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攜手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法律人才”培育項目,以系統化的培養體系,塑造“明法律、知技術、懂金融、通市場、擅轉化”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一、主辦單位
上海市律師協會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
二、項目介紹
本項目第一階段培訓課程將重點圍繞科技成果商業化的關鍵步驟展開,通過技術突破與商業機遇、科技成果轉化實務、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以及科技企業家的金融思維等四個模塊課程的學習,幫助律師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專業素養,使其能夠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法律支持。
上海律協與復旦國金將向完成全部課程的學員頒發結業證書。本項目在第一階段培訓后為學員提供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考試中高級技術經紀(理)人、技術轉移方向研究生教育的后續深造資源,通過全鏈條服務,陪伴律師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專業化學習,助力終生成長。
三、培訓日期地點
培訓時間:2025年6月20日-21日(周五、六),二日集中培訓
培訓地點:復旦大學邯鄲校區
四、培訓日程
6月20日(周五)課程:8:45-17:00
8:45 – 9:00 簽到
9:00 – 10:30 模塊一:技術突破與商業機遇
10:45 – 12:00 模塊一:技術突破與商業機遇
12:00 – 13:30 午休(可在大學就餐)
13:30 – 15:00 模塊二:科技成果轉化實務
15:15 – 17:00 模塊二:科技成果轉化實務
6月21日(周六)課程:8:45-17:00
8:45 – 9:00 簽到
9:00 – 10:30 模塊三: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
10:45 – 12:00 模塊三: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
12:00 – 13:30 午休(可在大學就餐)
13:30 – 15:00 模塊四:科技企業家的金融思維
15:15 – 17:00 模塊四:科技企業家的金融思維
五、培訓對象
報名范圍:上海律協個人會員
培訓名額:50人,報名時另開放20個順位候補名額
報名成功后,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老師將會聯系學員,安排繳費。
注:培訓班報名繳費滿30人開班,人數不足30人,本期培訓班將延期,繳納培訓費用原路返還。
六、培訓內容
模塊一:技術突破與商業機遇(3小時)
本模塊關注前沿技術從實驗室到產品商業化落地的路徑規劃,涵蓋技術挖掘識別、技術轉化與商業價值的銜接,科技成果推廣與產業技術需求挖掘等。
模塊二:科技成果轉化實務(3小時)
本模塊關注科技成果轉化的一般流程,涵蓋企業科創屬性的定義和組成、科技成果評估方法和工具、概念驗證與中試熟化、技術交易策劃等。
模塊三: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3小時)
本模塊關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政策與法律法規,涵蓋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政策、知識產權布局、合同法與技術合同實務等。
模塊四:科技企業家的金融思維(3小時)
本模塊從現代金融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出發,為科技企業管理者在經營戰略決策、投融資決策、風險控制決策等方面提供必要的金融思維和分析模式。
七、擬任師資介紹
施東輝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金融EMBA項目和港中大-復旦DBA課程學術主任。施東輝教授擁有二十三年證券市場從業經歷,參與了資本市場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和產品創新的方案設計與實踐。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市場微觀結構、公司治理、行為金融及金融市場發展政策。研究成果發表在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Management Science、《經濟研究》和《管理世界》等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兩篇論文入選《世界經濟》四十年引用量前十大論文,曾獲亞洲金融學會2015年會“CFA協會亞太資本市場研究獎”,中國金融學術會議2019年會和2022年會最佳論文獎,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著作論文類)二等獎等學術獎項。他常于《財經》、《第一財經》、《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和《澎湃新聞》等主流財經媒體撰寫相關金融市場評論。
馬忠法
國際法學博士,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等多家知名機構訪問學者;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等特邀教授。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家庫專家,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中國科技法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國際法學及國際貿易的知識產權法研究。2005 年以來,先后發表學術論文 180 余篇;出版專著 11 部。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 11 項。 獲中國科技法學會首屆科技法學優秀人才獎(2008)、第七屆科技法學突出成就獎(2016);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二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2009);上海市第十三(2016)、第十二(2014)和第九(2008)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兩部專著分別獲 2014 年中國國際法學會 “中國國際法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航天科工獎)”和 2016 年第十九屆安子介國際貿易著作二等獎(《國際技術轉讓合同實務研究:法律制度與關鍵條款》,一等獎空缺)。
陳頡
復旦大學浩清特聘教授、中國國家級人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國際電子電氣工程院(IEEE)Fellow (會士)、美國生物醫學工程院院士、亞太人工智能協會 Fellow(會士)、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終身教授。榮獲馬里蘭大學杰出校友獎,加拿大最佳教授 Killam 獎(該獎項是頒發給加拿大教授的最高榮譽之一)。曾任教于美國常春藤名校之一的布朗大學,曾在IEEE組織并教授面向國際的創業創新課程并組織相關大賽。陳頡教授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生物芯片和生物醫學超聲電路設計方面開展開拓性創新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近10年中作為項目負責人或者核心人員,承擔或參與科研項目(包括中國科技部重大專項)共計50多項;研究成果在國際專業期刊、學術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總計發表超過220篇,授予十多項美國發明專利,取得了較大的國際學術影響力。此外,陳教授具有多年工業領域從業經驗,這些經歷使其研究成果并不局限于實驗室階段,在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中也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應,并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
徐榮
復旦大學生物學博士,13年科創服務的實踐者,科技IP商業價值的傳播者,上海市科委入庫專家,2018-19兩年獲胡潤上海技術經理人TOP10。徐博士職業起步于美國通用電氣(GE中國),負責水處理和生物監測產品的研發與市場應用;曾任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以政府投資引導,結合產業資金,開展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及孵化應用。徐博士創立宇墨咨詢UMORE,創建運營全球環境能源技術合作平臺CLEANCONNECT,主導多項跨境技術交易案例,完成交易總額3.5億,服務中國大型企業、駐華外資企業開展跨境技術投資與創新合作;徐博士曾任上海技術交易所副總裁,參與國家級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和運營,主導策劃國家科技成果路演上海專場,上海市高價值專利運營大賽,服務高校院所醫療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及上海科創企業上市培育庫企業科創培育。
八、培訓學時及費用:
學時:16學時。
培訓費用:3000元/人(包括:課程設計費、師資費、教學管理費、材料費、合影費、場地費、午餐、茶歇等。如需住宿由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協調安排,住宿費另算且自理。)
其中,上海律協補貼每位參訓律師500元,由參訓律師個人承擔2500元。
九、報名方式及報名時間
請點擊下方鏈接參與報名,報名截止時間為2025年6月10日(星期二)。
報名結束后,復旦大學國金學院向報名成功人員發送復旦大學繳費郵件,請根據要求完成繳費。
十、聯系人:
鐘曉穎,復旦大學技術轉移碩士(籌)項目老師,
手機:13816608275
電子郵箱:zhong_xiaoying@fudan.edu.cn
函詢請注明”律協合作課程“。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