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上海律協根據新《律師法》精神,積極探索和創新行業管理模式,在全市17個區縣成立了律師工作委員會,并將這種組織形式納入《上海市律師協會章程》的行業管理架構之中。近幾年來,各區縣律師工作委員會認真履行職責,運作日益規范,活動日趨活躍,在完成市律師協會下達的各項任務的同時,開展大量有特色、有意義、有成效的工作,為廣大律師提供更近、更多、更好的行業自律服務,較好地發揮了貼近律師服務、深化行業管理的重要作用。
開展律師培訓 服務隊伍建設
區縣律工委根據本區縣律師的實際情況和業務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各種業務培訓活動,努力提高律師隊伍素質,效果良好。
浦東新區律工委連續多年舉辦“陸家嘴法治論壇”,致力于培養國際金融、國際航運方面的法律人才,積極打造服務“兩個中心”建設的專業化隊伍;黃浦區律工委舉辦的“外灘金融法律論壇”、長寧區律工委舉辦的“虹橋法律論壇”也是有聲有色,頗具影響力。靜安區律工委根據律師需求,有針對性的組織《刑事訴訟法》、“電子信息證據保全公證”、“靜安律所稅務培訓與座談會”、“行政人員業務培訓”以及知識產權等各類專業培訓和實務講座,并舉辦國際高端商務法律論壇,2012年參加各類培訓的律師近五百人次。普陀區律工委2012年組織了6次律師業務培訓交流研討會以及多次涉及青年律師成才、女律師拓業展業、律師事務所的管理與發展等內容的各種活動。楊浦區律工委舉辦“轉型——楊浦律師業發展之道”論壇,召開楊浦區律師參與房屋征收工作研討會,起草和制定《征收共有產權房屋》、《參與社會矛盾化解》等規章制度和操作指引,規范和指導律師辦理房屋征收業務。徐匯區律工委以“律師人才培訓基地”為平臺,開展專業研討、經驗交流、疑難案件解答等活動19期,參加律師達566人次。閔行區律工委2012年舉辦了包括“踐行律師核心價值觀交流會”、“青年律師執業能力專題講座”、“刑事業務基礎實務培訓”講座在內的5次大型講座和律師沙龍。閘北區律工委創建實務培訓基地,2012年聘請教授、專家舉辦了《疑案視野下的法律適用與辯護思路》、“勞動立法新動態與勞動爭議新趨勢”等3期講座。黃浦區律工委建立境外培訓機制,2012年與美國Cades Schutte律師事務所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每年選派1-2名優秀青年律師赴美交流,通過學習國外金融、經濟法律,參與法律業務研討,旁聽、觀摩談判和庭審等方式,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培養一批能服務金融、貿易等高端業務的律師人才。長寧區律工委落實《華東政法大學、長寧區律師工作委員會關于加強協商合作的共建聯建協議》,實現學校科研優勢與行業實務經驗的有機結合,自2011年以來,組織12家律師事務所在不同專業領域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19名資深律師走進校園,為華東政法大學“律師執業技能”課程授課;組織11家律師事務所的13名律師完成《律師實務之民商事訴訟代理實務篇》教學大綱的編寫工作,并作為2013年上半年度“律師執業技能”課程的授課內容;同時,組織37名律師參與大學生法援中心帶教活動;不僅踐行了律師的社會責任,也為培養學者型律師搭建平臺,推進了律師的專業化、專家化發展。
推動執業為民 服務社會和諧
區縣律工委發揮貼近基層、貼近律師服務的優勢,積極組織廣大律師履行社會職責,以執業為民的實際行動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
靜安區律工委不斷創新和完善服務平臺,開展組團式、簽約式、派駐式、互動式、指導式、幫教式等多種多樣的法律服務,與街道黨員服務中心、司法所、社區以及院校、科技園區結對,面對面地提供法律咨詢、開展法律援助、進行法制宣傳,2012年律所參與社區司法調解案件達360件,參與結對居民委員會調解糾紛案達357件,在化解基層矛盾、維護社區和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閘北區律工委組織律師積極參與動拆遷疑難雜癥、歷史遺留問題及涉法涉訴問題的調處工作,在社區里弄宣傳動遷法規政策,為居民釋疑解惑;在拆遷基地介入強遷的裁決程序,進行定向個案研判;在街道舉辦專題法律講座,設立夜門診咨詢點,參加預裁決協調會、陽光協調會、居民矛盾調解會,在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搭建橋梁,協調關系;組織律師參與特大交通事故、精神病人持刀傷人、彭浦鎮火災等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積極為“品名商廈”300多名小業主維權,及時化解矛盾,制止了械斗的蔓延。閔行區律工委以律所為單位組建20支維穩服務團隊,多次參與突發事件、疑難案件、歷史遺留案件的處理,在由動遷安置補償引發的吳涇鎮群體性上訪事件中,多個維穩團隊介入,提出處理建議,促使事件趨于平穩;在紫旺電器城信訪案中,律師團隊經過三年的努力,終使諸多矛盾在法律框架內得以基本化解,確保該項目全面竣工。黃浦區律工委配合區司法局推進律師事務所與街道、律師與居委“雙結對”,18家律師事務所分別與10個街道完成簽約工作;260余名律師積極參加與居委結對,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服務。楊浦區律工委成立了上海公義房屋征收法律服務中心,通過提供公益法律服務的方式,配合政府的征收工作,維護被征收居民合法權益,為征收相關各方提供一個協調訴求、化解矛盾的公平、公正、有效的平臺;積極參與大橋、定海、平涼等街道的“舊改”工作,2012年接待來訪居民2454余人次,參與搭建平臺428多次,調解各類矛盾320多起。普陀區律工委組織律師參與96件信訪突出矛盾案件的核查、化解和終結工作,出具信訪專項核查法律意見書94份,制作談話筆錄近300份,突出矛盾的化解率達到100%。徐匯區律工委組織律師積極服務維穩工作,在社區舉辦法制講座120次,參與個體和群體性糾紛調處242件,提供法律意見258條。寶山區律工委組織律師積極參與突出信訪矛盾案件化解、突發事件善后處置工作,在某會所突然停業引發的群訪事件中,及時組織律師到現場值班接待,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免費代理民事訴訟,經過一個多月的緊急處置,大部分會員的情緒得到緩和,相關案件已進入訴訟程序,一起可能激化的群體性事件,得到了及時的緩解。松江區律工委以組織律師法律服務志愿團方式,為區交警支隊、市民服務中心、區信訪辦和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務支撐。金山區律工委推進“法律進社區”實現全覆蓋,全區律師與205個村(居)開展結對共建活動,通過座堂、電話、約請、律師信箱、網上咨詢、講座等形式為結對居民提供義務法律服務。還有許多區縣律工委與鎮司法所、村民委員會開展“雙結對”活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促進依法行政 服務經濟發展
為了更好地發揮律師在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中的作用,各區縣律工委普遍對律師顧問團進行了調整、擴充和加強,通過參與或負責有關規范性文件和法律文書的起草、審查、修改,代理區領導參與重大案件及疑難案件的訴訟、仲裁以及參與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等等,為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領導提供優質、高效、準確的法律服務,大力促進依法行政。
普陀區律工委選聘20余位律師組成新一屆政府法律顧問團,區領導親自向顧問團成員頒發聘書,區政府制定了《普陀區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團工作制度》、《普陀區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列席區政府會議的實施意見》,為顧問團參與依法行政、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靜安區律工委依據區政府領導層法律事務的需要,推薦了擅長行政法、民事糾紛、公司等業務的13名優秀律師組成“律師顧問團”,并制定了相關《工作細則》,為區領導提供專業化法律建議,參與對重大事項社會風險的法律評估工作。徐匯區律工委組織律師顧問團參加區領導周四信訪接待工作,接待包括群體性上訪在內的上訪群眾上百批五百余人次。閔行區律工委對區政府法律顧問團再次進行了優化和調整,貫徹執行信訪值班制度、例會制度、重大事項討論制度,積極探索和建立律師介入信訪工作機制,為推進依法治區作出貢獻。金山區律工委積極拓展律師業務,在區司法局支持下,組織律師參與金山區政府購買法律服務工作;與金山有關行政部門協調,參與重大工程項目決策、重大項目安排,重大民生工作和大額資金使用的“三重一大”工作。嘉定區律工委配合區司法局做好工作調研,對全區律師近年來參與政府管理事務進行全面、深入的梳理和總結,推動了嘉定區政府《關于規范本區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的試行意見》的制訂與實施,從制度層面破解制約律師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瓶頸問題,實現法律服務績效
與保障機制的良性循環,為律師業轉型發展爭取政策支持。
區縣律工委積極拓展律師業務,推動廣大律師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虹口區律工委與區工商業聯合會簽訂合作協議,為1000余家中小、小微企業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為促進企業發展做好法律普及工作、增強法律風險防范意識;與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簽訂合作協議,成立“虹口區科技企業法律服務工作站”,為區內50多家科技企業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楊浦區律工委積極推進法律服務進入科技園區,多次拜訪五高科園區以及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國大學生實創基地等大型科技園區,共同研究和商討法律服務進駐科技園區的合作事項,并迅速制定了坐堂咨詢、QQ平臺在線服務、結對顧問等滿足各科技園區不同層次民營企業法律服務需求的新舉措。普陀區律工委積極支持和組織律師事務所為蘇州河沿線以及長風生態商務區、真如城市副中心、中環商貿區、長壽商業商務區、桃浦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等“一河五區”的開發建設提供法律服務,建立了法律服務戰略合作關系。奉賢區律工委組織開展了“法律服務中小企業”專項活動,通過“律師走訪”、“法律體檢”、“與結隊司法所配合和跟進服務”等方式,加強與中小企業的聯系溝通和服務。嘉定區律工委從全區律師事務所中選擇了服務意識強、專業能力突出的50名中青年律師,組成了志愿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團隊,制作了《百名律師解百難進企業活動注意事項》,就聯系方式、服務內容等提出明確的要求。
加強自身建設 服務律師需求
近幾年來,作為市律協的派出機構,區縣律工委的工作在探索、實踐中逐步走向規范、成熟。各區縣律工委努力加強自身建設,多次修訂《工作制度》,不斷健全和完善相關會議制度、議事制度、秘書制度、信息報送制度、文書檔案管理制度以及經費管理使用制度,為律工委的規范運作奠定堅實基礎。普陀區律工委通過深入的調研與討論,經五次修改并征求市律協意見,制定和完善了《普陀區律師工作委員會工作制度》,還建立了委員走訪事務所制度,2012年組織律工委委員走訪了20家律師事務所,及時了解律所和律師的狀況、律師的生存與發展狀況,對律所和律師遇到的困難及時協調解決,增強律師行業的凝聚力;在經費使用上嚴格執行經費使用制度,堅持用錢要先向律工委報告并通過律工委會議討論,經費支出需經兩個以上經手人簽字并由律工委主任審核,年終由全體律工委委員確認,通過嚴密的程序規范經費使用。從而進一步提高律工委成員的工作責任心,使律工委工作實現有章可循,有序操作。
區縣律工委以貼近律師服務和延伸行業管理為己任,發揮區位優勢,緊密聯系本區(縣)的律師事務所,了解廣大律師的意愿和要求,自覺接受區(縣)司法局的指導監督,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活動,推出各種創新舉措,更好地服務律師需求、推動律師業發展。
徐匯區律工委在區司法局的指導和支持下,本著凝聚律師、服務律師、宣傳律師、培訓律師、發展律師的宗旨和目標,在律師工作管理創新方面下功夫,創新和深化“徐匯律師之家”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活動方式靈活多樣,為律師搭建溝通交流橋梁,打造良性發展平臺,取得了良好效果。自2011年5月以來,堅持每周四組織一次律師沙龍活動,目前已經舉辦了82次,參加活動的律師達1584人次,覆蓋了全區108家律師事務所。“徐匯律師之家”的經常化、制度化運作,不僅為徐匯律師提供了一個經驗交流、業務研討、增進感情、愉悅身心的好平臺,而且提高了廣大律師對司法行政機關的認可度,拉近了行政管理部門與律師的距離,受到區政府領導以及慕名參觀的新疆、南京秦淮區、大連等地同行的高度贊賞。
中小型律師事務所的建設,關系到上海律師業的整體發展水平,也越來越受到區縣律工委的高度重視。楊浦區律工委積極探索中小所的發展新模式,建立“楊浦律師聯盟”, 有利于資源整合,節約運營成本,提升綜合實力;盛雷鳴會長認為這種發展模式值得推廣,并將開展相關調研活動。閔行區律工委組織召開了“閔行區中小型律師事務所發展研討會”,對中小所的人才招聘留用、業務拓展、專業定位、小所聯盟、租金稅收等方面進行廣泛交流,并提出相關扶持政策的建議。
區縣律工委在加強自身建設和開展各種有特色活動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發展橫向聯系。浦東新區律工委和靜安區律工委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聯手在培訓、研討、文體活動、聯誼活動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共同推動律師行業的和諧發展。區縣律工委聯合舉辦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廣大律師喜聞樂見的群眾體育活動;2012年9月,長寧、靜安、黃浦、徐匯、楊浦、虹口、普陀、浦東、閔行等九區律工委及市律協特邀會員工作委員會聯合舉辦第四屆“律動風采”運動嘉年華龍舟邀請賽,11支龍舟隊展翅騰飛,作為市律協特邀會員的外國律師、公司律師也首次參加這個規模空前的盛會,加強了各區律師和“兩公一外”律師的溝通與交流,受到廣大律師的熱烈歡迎,也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媒體的高度關注和贊揚。
在區縣律工委年終工作總結會上,盛雷鳴會長指出:近幾年來,各區縣律工委的工作各有特色,各顯神通,為律師協會重心下移,貼近服務開創了新局面。他要求,一要總結推廣在制度建設、活動基地、中小所發展等方面好的做法、好的模式、好的經驗;二要積極進取,另辟蹊徑,通過媒體的推動,落實政府購買法律服務,拓展律師參與重大項目評估等方面的“法定”業務;三要為郊區(縣)律師開設特定培訓課程,推動市區律所和郊區(縣)律所結對,加強理念融合和經驗交流;四要開展有聲有色的各種活動,使本區縣所有的律師都從中受益。
實踐證明,市律協通過自律管理模式的創新,實現了律協行業管理工作的延伸,推動了律協更有成效地為律師服務,使廣大律師更切實更直接地感受到律師協會的服務。區縣律工委的工作大有可為,并將在深化律師自律管理、強化 “ 兩級 ” 管理和 “ 兩結合 ” 管理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重要作用。[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