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首先爆發于武漢這一個城市,繼而快速波及全國,在中國政府果斷采取嚴格的管控措施后,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對經濟的傷害,已遠遠超過疫情造成的損失。由于西方主要發達國家沒有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現在新冠疫情已經波及全球主要的經濟體。或許西方國家的智囊們,已經考慮到嚴格的管控措施,將會對經濟運行產生致命的傷害,才會出現在疫情面前似乎毫無作為的表現。
不管怎樣,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對中國的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全球的主要經濟體市場都產生了嚴重的沖擊。新冠疫情已經不再是一個區域性重大事件,而演變成一個全球性問題。可以這么說,一個傳染病的爆發,首先觸動了金融體系,繼而傳導至實體經濟,必將已引發全球性經濟衰退,全球主要市場都會受到嚴重沖擊。交易必然會受到影響,而租賃物的交易也會受到波及而貶值。
融資租賃的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租賃物有成熟、活躍的交易市場,特別是二級市場。然而目前中國和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市場,都受到了嚴重沖擊而出現經濟衰退,那么租賃物的交易價值就會降低,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以下試分析租賃物貶值對融資租賃交易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第一,租賃物的價值已經不能覆蓋出租人應當收取的全部租金。融資租賃交易與抵押借款在經濟實質上極其相似,租賃物或者抵押物的貶值將會導致,其所擔保的債權,出現巨大風險敞口。這個風險敞口的程度,取決于租賃物的貶值程度。從經濟實質上講,租金債權一旦失去租賃物的擔保功能,就將淪為普通債權;雖然從交易外表面來,還尚有租賃物的存在。
第二,承租人違約時,出租人將無法或者不再采用取回租賃物的救濟方式,而只能選擇向承租人要求支付全部租金。當租賃物不能覆蓋全部租金時,甚至不能覆蓋出租人的采購成本時,出租人將不會選擇將租賃物取回,因此出租人將失去一種主要的救濟手段,相當于在抵押借款中租賃物(抵押物)發生了毀損滅失。出租人的租金債權,能否得到全部履行,完全取決于承租人的信用狀況,導致擔保債權變成了信用債權。
第三,租賃物的貶值,對融資租賃交易的影響,是潛在的,并非顯而易見的,如果融資租賃交易正常結束,或許我們看不到貶值對交易產生的影響。這相當于把目前存在的危機深藏起來,等到承租人失去租金支付能力,出租人行使違約救濟權利時,出租人才會在二級市場上,看到租賃物的真正價值。此時,租賃物貶值的影響才會真正的爆發出來。
第四,此次疫情導致的租賃物貶值,完全出乎人為預料之外,可以說是無法預測的,對出租人的經營將會造成重大影響,甚至會產生虧損。也會引發承租人怠于履行租金支付義務。
疫情導致的租賃物貶值,對出租人的影響,將遠大于承租人。出租人應當及時根據市場變化,對租賃物的價值進行評估,當租賃物價值與租金出現巨大風險敞口時,有必須要求承租人對租金債權另行提供額外的擔保,以此來最大程度減少對自己的潛在風險。
由于疫情不可避免也對承租人的經營產生了重大影響,承租人在另行提供擔保,及支付租金方面也會遇到困難。為了保證融資租賃交易的順利履行,出租人或許應當主動根據承租人的經營情況,與承租人協商,對租金進行展期支付,變更原交易合同,使交易能夠順利履行完畢。
變更原交易合同,對租金進行展期支付,既可以確保承租人有足夠的租金支付能力,也可以確保出租人的租金債權得到全部支付。避免出現對租賃物進行變現的情形,才最符合交易雙方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