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務研究 >> 專業論文

淺談專業服務互認

    日期:2024-01-12     作者:樊坤(國際貿易專業委員會、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

問題的提出:東盟加中日韓澳新于2020年成立RCEPRCEP包含服務貿易章節,服務貿易中有專業服務貿易,管理專業人員跨境執業(比如注冊會計師的跨境執業)。RCEP框架下專業服務貿易尚無進展,但RCEP中的東盟有一系列專業服務互認協議,可能會對未來的RCEP專業服務產生重要影響,值得研究。東盟的專業服務互認協議借鑒了其他自由貿易區的作法,特別是受到歐盟的幫助。本文將首先介紹專業服務互認的特點,再簡要介紹其他自由貿易區的專業服務互認,然后重點分析東盟專業服務互認,最后展望一下RCEP專業服務互認。

1.  簡介

1.1.  廣義的專業服務包含范圍廣泛,從會計到工程到家政都是提供服務。國際貿易意義的專業服務指的是有制度,技能要求高的行業,這樣的行業通常跟社會經濟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各國法律的嚴格管束,各國不會輕易讓其他國家的專業人士到本國執業。專業服務互認就是為重要行業打破壁壘,促進專業人士在國家間流動執業,發揮人才作用,進而促進經濟發展。而家政或家庭裝修這樣的低技能服務行業,一般被歸類到非正規行業(informal sector),各國都沒多少制度要求,不是專業服務互認的對象。

1.2.  專業服務的重要特點是,各國都有資格評定制度,和執照發放制度,比如律師或注冊會計師,都是由資格和執照構成壁壘。打破壁壘的手段是互認協議,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形成專業服務互認各有特色,各個自由貿易區的基本特質也不同,比如歐盟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社會形態不同,同樣是注冊會計師的互認,歐盟的互認方式與東盟的方式也就不同。互認的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有兩種重要的分類方法,第一種是按是否須要以統一標準為前提,另一種是自動互認還是經管理的互認。

1.3.  專業服務互認通常是在自由貿易區中發揮作用,除了RCEP,主要的自由貿易區有歐盟,澳新塔斯馬尼亞協議,美加墨協定,和東盟。每個自由貿易區的專業服務互認都不一樣,同一個自由貿易區內不同行業的專業服務互認也不一樣。因為我國和東盟都是RCEP成員,東盟的專業服務互認最有借鑒價值。

2.  模式:

2.1.  歐盟模式:

歐盟專業服務認證的基礎是工作人員的自由流動,歐盟公民可以去往任何一個歐盟國家找工作,但這不代表他可以作為專業人員執業。歐盟對貨物貿易,通過歐盟法院的Cassis de Dijon案件,確立成員國法律不得對抗歐盟法律的原則,但該原則不適用于服務領域。該為解決跨境執業問題,歐盟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0年代,歐盟尋求專業資格的對等性,甚至想統一課程,但這須要統一標準為基礎,當時難以做到,各國的學歷證書無法通過評估尋找對等關系,這個途徑對大部分行業來說都無效。第二階段是1980年代,歐盟不再以學歷證書為中心,改為正規教育中加上培訓和專業實習,從而可以到其他歐盟國家從事某個專業領域工作,申請人以個案形式,表明自己具有專業知識和經歷,要根據目的地國的專業培訓要求填補缺項,達到注冊要求。第三階段,也就是現階段,歐盟根據2007年生效的統一了12個主要行業的“資格指導”管理歐盟內跨境專業服務人員資質,超過八百種須要技能的工作都適用于此文件。這個指導是超國家體制,在一個成員國取得資質很容易受到另一成員國的認可,是有效的經管理認可體制,醫藥行業更是達到自動認可的程度,保證了大部分專業人員在歐盟內自由流動,只有律師、飛行員等少數職業是例外。歐盟各國均為發達國家,彼此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所以才能成就很高的專業互認效果。

2.2.  澳新模式:

1992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簽訂泛塔斯馬尼亞互認協議(Trans-Tasman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TTMRA),這個協議建立了等價注冊機制,這是典型自動認可制,不需要建立一個自貿區的專業認證機制。一位專業人士獲得澳大利亞專業資格,就等于拿到新西蘭專業資格,反之亦然。雖然跨境執業還是須要注冊手續的,申請人只要將本國注冊機構的文件,轉發給另一國注冊機構即可,注冊機構有一個月時間做出決定,如超過一個月,該專業人士自動獲得注冊。

2.3.  美加墨模式: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于1995年生效,互認沒有被包括在主協議中,國家不參與,交由一系列機構和專業人士團體操辦。美加墨的專業互認各行業發展速度不均衡。在醫藥行業,NAFTA之前的美加雙邊協議仍在作用,墨西哥沒參加。三國目前僅在工程服務、會計、建筑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制訂了互認協議,互認協議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得到施行,美國成為三方互認協議的主要障礙。在工程服務方面,雖然三國的國家層面的管理機構支持三邊互認協議,但各州和各省卻不一定認可,尤其是美國,以至于加拿大和墨西哥要簽署雙邊互認協議。在會計服務方面,互認協議要求注冊會計師通過目的地區域的檢查,雖不能直接授予執照,但可以減少考試負擔。在建筑設計方面,三邊互認機制建立了區域資格系統,與各國的資格系統并行運作,專業人士或者走本國資質途徑,或者走三邊互認資格體系。總統來講,美加墨模式是錯綜復雜進展緩慢的,但它能為專業人士提供臨時入境許可,共分為普通、醫藥、科學家、教師共四類臨時入境專業類型。

2.4.  東盟模式:

東盟的互認是在歐盟幫助下建立,綱領性文件是《東盟互認協議大綱》(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S東盟對眾多的專業服務業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醫藥行業,如執業醫師,執業護士,醫藥行業的互認協議進展緩慢,因為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各國都嚴格規制,欠缺靈活性。第二類是旅游行業,這是各國管制最少的,東盟旅游行業的專業服務互認,已經設立共同的行業標準,相當徹底的打破壁壘,第三類是工程服務、建筑師服務、和會計師服務,這些行業都受到政府很多管制,但彼此協調的空間也很多,也最值得分析。下文主要以東盟注冊工程師的認證體系為例。

3.  東盟模式詳情:

3.1.  教育水平參照系統:

專業人員的資格來源于教育,既有基礎教育也有專業教育,各國對教育層級有不同的劃分,須要一個參照才能在各國教育水平間找到對等關系,東盟教育參照體系(The ASEAN Qualifications Reference Framework AQRF )共八個等級,各國國內教育等級數量各不相同,但A國和B國能找到對應等級,見下圖。

 

3.2.  成員國的專業人員管理機構:

各成員國對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員設置不同的管理機構,比如對注冊工程師的管理,不同國家管理部門各不相同,東盟將其稱為專業管理機構(Professional Regulatory Authority, PRA),每個國家都有很多PRA。想取得東盟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向本國PRA申請。

 

3.3.  東盟注冊專業人員協調委員會:

東盟同樣根據行業成立各種注冊專業人員協調委員會,以注冊工程師為例,東盟注冊工程師協調委員會(The ASEAN Char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 Coordinating Committee ,ACPECC)接收來自各國管理工程師的PRA的申請。根據以下規則考察,合格者授予東盟注冊工程師資格(ASEAN Char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 ,ACPE ).

*完成工程師學位教育,不管是在國籍國還是在目的地國,根據東盟教育評價體系,是目的國對等的學位。

*在國籍國經PRA授予注冊工程師資格,符合該PRA對注冊工程師的執業要求,或者其執業經歷已經過相關東盟國家監督委員會審查。

*畢業后從業七年以上,至少兩年在重要工程上從事管理性工程師工作。

*符合國籍國職業繼續教育政策,并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

*取得國籍國無犯罪證明,無嚴重違反職業標準和職業道德的證明。

 

多年來,取得東盟注冊工程師資格的人員數量不多,其效用有限,但2015年以后數量在顯著增加。東盟注冊工程師資格不能在東盟范圍內自由執業,資格持有人要到目的國的管理機構PRA申請作為外國注冊工程師執業。

 

3.4.  注冊外國專業人員:

一旦工程師取得東盟注冊工程師ACPE資格,他就有權向任何東盟成員國的行業管理機構PRA申請注冊為外國注冊工程師(Registered Foreign Professional Engineer ,RFPE。即使注冊成功,東道國對外國注冊工程師仍有很大的控制力,外國注冊工程師也不一定能在東道國自由執業。首先東道國可以為外國注冊工程師設定人員數量配額,限制牌照的發放數量;東道國還可以要求外國注冊工程師必須與本國注冊工程師搭檔執業,而不能獨立執業;另外,外國注冊工程師要辦理工作許可和移民手續。雖然東道國有權做很多限制,但東盟注冊工程師協調委員會ACPECC致力于監督各國PRA的控制手段,使得各國各種PRA的管理手段更規范。ACPECC有自己的組織機構,也有各國派駐的監督員,能夠通過協商減少對外國注冊工程師的限制,東盟注冊工程師互認協議變得越來越成功。雖然各國的各種PRA不能隨意限制外國注冊工程師,但出于健康、安全、環境的目的,可以要求外國注冊工程師提供補充評估資料。

 

3.5.  小結:

幾種互認模式中,澳新模式是直接認可,政府權利很大,直接認可對方的資質,無需改動管理體制。歐盟模式則是建立了超國家機制,大部分專業服務行業在歐盟層面實現資格的統一,再從上到下要求各國接受。有學者認為東盟體制是輪輻結構,各國管理機構將一部分權利授權給東盟專業協調委員會,由其發放東盟專業服務資格,但取得該資格還要到東道國的管理機構去注冊,成為外國注冊專業服務人員。考慮到東盟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政府都希望有較大的控制力,這種輪輻結構符合實際。由于東盟專業協調委員會有各國的監督員,可以通過協商規范各國控制外國專業服務人員的手段,使得取得東盟專業服務資格的人員獲得越來越大的好處。東盟各專業協調委員會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打破各國專業服務的信息壁壘,能讓好的做法得以推廣,各國的管理機構的行為更有水平,更能引領技術進步。下圖是來自Shintaro Hamanaka 和 Sufian Jusoh20169月論文《The Emerging ASEAN Approch to Mutual Recognition》,直觀反映了不同自由貿易區專業服務互認協議的特點。

 

 

4.  討論:

專業服務互認協議既要考慮行業性質,又要考慮所在自貿區的特征,每個專業服務互認協議都是獨特的,締結一系列獨特的協議就更難了。歐盟和澳新模式非常成功,美加墨模式很難克服聯邦體制帶來的州和省的權利,成立以來進展不大,但它有一個成功之處,就是專業人員一旦取得資格,為了跨境服務可以短暫的自由出入國境,不需要因工作辦理移民手續。東盟的專業服務互認初期無人問津,現在越來越有價值,它在東盟范圍內,為專業人員提供了跨境服務的渠道,同時又因東盟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為各國保留控制外國專業服務人員手段,不足之處是取得東盟專業人員資格,仍不能短期自由出入國境,不能免除移民手續,這一點不如美加墨模式。

RCEP也有專業服務自由流動的愿景,但目前沒有有效的行動,根據東盟的經驗,專業服務互認協議從簽訂到發揮重要作用,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成熟。與其在RCEP框架下重新建立專業服務互認體系,中日韓等國加入東盟現有體系會更加快捷。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