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 “和諧社會與稅收司法改革”會議在北京召開之際,上海律協財稅法律研究委員會與北京律協稅法研究委員會第一次交流合作會議于2006年5月19日19:30-22:00正式舉行。上海律師代表與北京律協稅法研究委員會主任王朝暉、秘書李榮法等北京律師針對律師財稅法律服務和委員會的工作進行了熱烈討論。
王朝暉律師首先介紹了北京律協稅法研究委員會的工作情況以及北京律師的稅負狀況,在稅法研究委員會的積極努力下,北京律師稅負狀況大為改善。嚴錫忠律師介紹了上海律協財稅法律研究委員會的成立經過,陸易律師對財稅法律服務的市場現狀進行了分析,明確了律師在提供稅法服務領域的優勢。
嚴錫忠律師認為,北京、上海兩地律師可以案例共享,甚至可以與海外稅務律師進行交流和合作,稅務律師的業務過程應是從非訴到訴訟,從國外客戶到國內客戶的過程,跨境交易的稅收法律業務是目前最成熟的市場。
陸易律師認為,國外出版商非常希望同中國律師合作(如CCH),中國律師可以多寫文章發表,做跨境交易業務的方法很重要,需與國外律所合作,如加入國際稅務律師聯盟,以降低服務風險。
北京律協李榮法律師認為,外國客戶的法律服務要求非常高、非常細,但在中國稅收法律環境下,做的很細比較困難,但至少比會計師、稅務師做得好。關于稅法服務的收費問題,一般采用計時收費的方式,時間有工作記錄,但要注意把工作成果階段化,及時與客戶結算。
雙方律師針對涉稅鑒證業務交換了意見。俞敏律師認為,從目前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規定來看,稅務師有意壟斷這一業務,把復議和訴訟留給律師,但如果律師不做納稅申報,就會出現業務斷層;稅務師和律師如何面對稅務機關是實踐中的問題,所得稅和財產損失的鑒證現給了稅務師,要明確稅務代理是指哪些人,會計師對此意見很大;納稅評估方案和涉稅風險控制業務由誰承擔目前尚不明確。嚴錫忠律師認為,如果律師能把稅務鑒證業務打開,后面的稅法服務市場就打開了,可以考慮雙重備案制,在律協和注冊稅務師協會雙重備案,接受雙重培訓。嚴錫忠律師進一步指出,稅收、海關、外匯、物價均是稅務律師的優勢業務,稅務律師的服務領域相當廣泛。
雙方律師一致認為,此次北京會議是兩地律師交流和合作的開始,兩地律師應該建立雙方互動的機制,要在重大問題上保持一致,并逐步考慮對稅務總局的規范性文件施加影響,共同開拓財稅法律服務市場 。雙方擬在共同開展案例研討、法規匯編、出版律師稅務業務操作指引等方面開展合作。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