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務研究 >> 專業論文

有限公司股東如何“無后患”地注銷公司?

    日期:2025-01-14     作者:李響(企業合規專業委員會、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

一、  問題的提出

公司注銷,作為公司退出市場的渠道之一,既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結果,也是企業生命周期結束的標志。但公司注銷后,股東是否能高枕無憂則需要打一個問號。無數的案例說明,如果注銷程序不規范,股東仍可能對公司注銷前的債務承擔責任。因此,如何依法、合規、“無后患”地注銷公司,成為股東不得不面對的課題。本文擬結合團隊業務經驗及上海地區相關司法實踐,就上述問題提出分析與建議,以供讀者參考。 

二、  注銷不規范時股東可能承擔的責任及情形

事實上,對于股東來說,其在公司未妥善注銷的情況下承擔的風險很可能遠大于公司存續期間的風險。如公司在注銷前存在未了結的債務,股東可能對該筆債務承擔責任。并且,在現行公司法體系下,股東作為清算義務人,其承擔責任的范圍甚至可能突破有限責任。結合團隊辦案經驗及上海地區司法實踐,對于股東承擔責任的幾種典型情形,筆者總結如下:

(一)  股東作出了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承諾

盡管在清算注銷的路徑下,并未有法律法規強制要求股東對公司債務做出承諾,但實踐中部分市場監督部門的窗口意見仍要求股東必須做出上述承諾。如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的公司注銷清算報告范本中載明:“股東確認上述清算報告,股東承諾:公司債務已清償完畢,若有未了事宜,股東愿意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繼續承擔責任。”如存在公司注銷前未清償的債務,該等承諾便構成了股東承擔責任的基礎。如在(2023)滬0120民初14919號中:“因XX有限公司已于201882日注銷,被告張某、周某、吳某作為該公司股東在公司注銷清算報告中承諾“公司債務已清償完畢,若有未了事宜,股東愿意承擔責任”,故被告張某、周某、吳某應依法對XX有限公司未了的債務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二)  清算程序不規范

除非簡易注銷,否則公司注銷前應依法清算,而法律對股東的清算義務提出了較高的合規要求。若在清算程序中,存在諸如未通知債權人、未制作清算報告等情況,則屬于清算程序不規范,股東可能因此而承擔責任。如在(2023)滬0116民初1451號中:“被告也未舉證證明XX公司進行了全面規范的清算,表現為未通知已知債權人申報債權等。在此情況下,被告張某等清算組成員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已清償公司全部債務的清算報告并辦理了XX公司的注銷登記。被告張某作為清算組組成人員對此存在重大過失,應當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承擔相應責任。”又如(2022)滬0106民初30273號中:“三被告雖然在20181029日在報紙上發布了公告,但公告的內容A公司即日起注銷,其內容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符,不能達到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的效果。同時,該公告未載明清算組的聯系地點、聯系方式,被告李某自認A公司已不在登記地經營,并已于201862日搬離實際經營地,客觀上導致債權人無法聯系A公司。本案中,仲裁委、法院窮盡送達方式均無法向A公司有效送達,足以說明清算組履職有不當之處。”再如(2019)滬0105執異174號中:“兩第三人作為被執行人的股東,在辦理公司注銷登記時,工商登記檔案中并無依法清算的材料,且亦未向本院提供證據證明其根據規范程序已經進行了依法清算,故應由兩第三人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此外,股東未依法履行清算責任的,其對公司注銷前債務的責任邊界將突破有限責任。《九民紀要》規定,股東清算責任的性質是侵權責任。按照侵權法的相關理論,侵權責任適用填平原則,即填補被侵權人的全部損失,未有責任限度的規定。換言之,即使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超過了股東認繳的注冊資本或股東在公司注銷時從公司分配的財產,股東仍應對全部債權承擔賠償責任。

對此,上海地區的司法實踐多認為股東前述清償責任不受認繳注冊資本或分配財產的限制。如(2021)滬02民終2163號中:“XX公司又稱,作為股東應當在分配的剩余財產范圍內對公司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對此本院認為……在向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時,明知未對已知債權人鄒某未清償完畢的情況下,卻稱公司債務已全部清償,公司財產已處置完畢,這與公司的實際債務負擔和清償情況明顯不符,XX公司確認上述清算報告,并作為其清算的承諾股東理當繼續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故,對XX公司的前述抗辯,本院不予采納。”又如(2019)滬0106民初36936號中:“清算組依法履行清算義務的,公司股東及清算組成員應受到有限責任制度的庇護,但清算組利用欺詐注銷手段逃避債務的,嚴重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清算組成員承擔賠償責任的范圍,應當根據其行為的性質、過錯大小、清算材料的真實性以及清算人員的構成等因素綜合認定債權人的實際損失,并不當然以公司自行清算形成的清算報告所顯示的剩余資產為限。”再如,(2022)滬0117民初13888號中:“關于三被告承擔責任的范圍,因A公司系決議解散,并非破產清算,在公司出現非破產原因的解散事由時,原則上推定只要公司依法進行清算,債權人在清算程序中理應得到全額的賠償,故清算組成員應對公司不能清償債權人的部分予以清償。” 

三、  公司注銷的常規路徑

公司注銷,意味著公司終止,自此失去法律主體資格。公司注銷前,一般經歷“解散→清算→注銷”的過程。公司解散的原因主要包括: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議解散、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司法解散等。除合并或分立,公司解散后,應當進行清算。

結合前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股東能否有效控制自己在公司注銷后的責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注銷前,是否依法、有效完成清算。

公司清算的主要步驟包括:

成立清算組。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逾期不成立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清算);

通知債權人并進行公告。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在報紙上或者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

債權申報與登記。債權人申報債權,清算組對債權進行登記;

清理公司財產,制定清算方案。清算組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并制定清算方案,報有權機關確認;

執行清算方案。清算組清償公司債務,并將公司剩余財產向股東進行分配(發現公司資不抵債的,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制作清算報告,完成注銷登記。清算組制作清算報告,報有權機關確認,并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

以上僅為清算步驟的簡單描述,公司在清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問題遠多于此,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此外,如公司在存續期間未產生債務,或者已清償全部債務,且不存在不得簡易注銷的情形(如: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等),經全體股東承諾,可以通過簡易程序注銷公司登記。簡易注銷相較于清算注銷,簡易在無需經過清算這一套較為復雜的流程,直接由股東簽署債務承擔的承諾即可注銷公司。但同前所述,股東一旦簽署債務承諾,如存在公司注銷前未清償的債務,股東將直接對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由此可見,簡易注銷只“簡化”程序,不“減少”風險。 

四、  建議

鑒上,為幫助股東盡可能“無后患”地注銷公司,筆者提出如下建議,以供參考:

1.  嚴格履行清算程序。建議股東在注銷公司時,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清算注銷,包括但不限于:及時通知債權人、進行公告、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制作清算方案及清算報告等文件并經有權機關確認。

2.  謹慎選擇簡易注銷。簡易注銷的前提條件是:公司在存續期間未產生債務,或者已清償全部債務。反過來說,如果公司存在未清償債務,則不符合簡易注銷條件。如在此情況下直接簡易注銷,則股東將承擔違法注銷的后果。此外,即使滿足簡易注銷條件,也建議做好風險評估,盡可能識別潛在債權,防范風險。

3.  拒絕僥幸心理。在已知公司資不抵債,或存在未清償債務時,切勿貿然簽署承諾直接注銷公司。建議的做法是:如在清算過程中發現公司資不抵債,則應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申請公司破產清算。此種做法表面上雖更耗時、程序更復雜,但實際上更有利于股東自我保護,旨在確保股東只承擔有限責任。

4.  規范清算文件。實踐中,往往因為公司注銷后未保留合法、清晰的清算文件,無法還原公司注銷時的具體情況,導致股東承擔了額外的責任。因此,建議股東在清算時規范制作資產負債表、財產清單、清算報告等文件,必要時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編制并進行財務審計,保留公司注銷時具體財務情況、清楚反映公司股東分配財產的金額,以備不時之需。

5.  引入專業團隊。一般情況下,股東會從經濟效益角度選擇自行清算。但根據我們的經驗,大部分清算責任都源于股東在清算過程中的疏忽或不專業。因此,要有效清算、妥善注銷,及時引入專業團隊是較為穩妥甚至必要的選擇。 

五、  寫在最后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公司法已經對股東責任、債權人保護等問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且隨著新公司法的頒布,對債權人的保護進一步加強。股東應當理解、正視公司法,在法律保護的范疇內,依法、合規地利用公司有限責任,控制自身風險,而非“自以為”聰明地試圖鉆空子逃避責任,最終往往“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尤其對于公司清算行為來說,新公司法修訂后,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成為清算義務人。并且,除章程另有規定或者股東會決議另選他人外,清算組亦由董事組成。這些新規定,是否會改變股東承擔責任的基礎,抑或影響責任承擔的主體及邊界,將在未來的司法實踐中揭曉,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