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務研究 >> 研究成果

“《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與知識產權前沿業務”座談會綜述

    日期:2012-09-17     作者:知識產權業務研究委員會

2012 830 下午,上海律協知識產權業務研究委員會在上海律協第一會議室舉辦了“《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與知識產權前沿業務”座談會。會議邀請到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陳志夏、知識產權投資人唐海松與從事知識產權業務的參會律師進行交流。上海律協知識產權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劉民選主持。

一、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陳志夏:《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政策介紹

1、起草背景

自《專利法》實施以后直到2000年,上海專利申請數量非常之少。 2000年起,上海市政府相繼出臺政策法規,專利申請數量迅速突破一萬件。直到去年,上海專利申請數量突破8萬件。上海目前在專利申請方面已從提高數量逐步轉向提高專利申請質量。

2、起草機構

早在20049月,上海就全國率先,制定了《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042010)》。今年發布的《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由辦公室設在上海知識產權局協調管理處的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通過組織專家,委托復旦大學知識產權專業機構起草專利、商標、版權等報告,借鑒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制定知識產權戰略的經驗,參考了廣東、江蘇等省市的意見,并前往多個園區、企業征求意見,最終由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以人民政府文件的形式發布。

3、重要意義。

此次發布的《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亮點在于其制定的一個戰略目標:到2020年,力爭把上海建設成為創新要素集聚、保護制度完備、服務體系健全、高端人才匯聚的亞洲太平洋地區知識產權中心。在制定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也存在各種爭論,而成為亞太中心,對上海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第一,很多外資企業在專利侵權等知識產權侵權訴訟中,都認為上海法院的司法工作、專利行政調處等法制環境在國內首屈一指。同時,上海知識產權仲裁院成立至今,專門負責處理涉及知識產權合同糾紛的仲裁案件。外資企業在發生訴訟糾紛、仲裁案件時,能更多將上海作為仲裁、訴訟的地方。

第二,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在江蘇、廣東設立了專利協作審查,一旦成為亞太中心,上海將成為國家知識產權資源的集聚地。通過這一戰略目標,國家知識產權局也能將部分專利審查業務轉移到上海。

第三,通過亞太知識產權中心的設立,能提升上海自主創新的能力。

第四,通過亞太知識產權中心的設立,能同時發展上海知識產權服務業,比如增加專利代理人的數量、提高專利專利審查質量等。

4、主要內容。

此次發布的《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包括序言、綱要、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戰略重點、主要措施以及實施保障等幾個部分:

1)戰略重點包括:

l  激發創新活力

l  促進轉化運用

l  完善服務體系

l  優化保護環境

2)主要措施包括:

l  提升知識產權創造和管理能力

l  鼓勵和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l  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l  加強行政管理和服務能力建設

l  加快知識產權人才培養

3)實施保障包括:

l  加強組織領導

l  完善推進機制

l  增加資金投入

l  開展檢查評估

5、上海發布戰略綱要對于律師的意義

上海發布戰略綱要對于律師來說,需要關注的重點是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知識產權服務業這個概念很廣,專利申請、代理、訴訟都涵蓋在內。隨著政府的投入、資助政策的支持,上海專利申請數量不斷遞增,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也將不斷加強,專利行政調處案件、展會知識產權投訴等案件數量也不斷增加。而在未來的上海,隨著知識產權資源將不斷集聚,越來越多的知識產權人才將會吸引到上海。希望各位律師在積極把握機會的同時,把自己的業務基礎內功練好,以應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二、知識產權投資人唐海松先生:知識產權投資業務

唐海松先生通過Iphone、相機、交流電、無線通訊、GPS定位、IE瀏覽器的發展等一連串的技術發展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趨勢的詳實的數據和案例,向在座律師展示了未來科學發展的趨勢和專利創新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創新發明、專利也就無從談起。

中國現在面臨巨大的挑戰,最大原因是我們要從出口“雙手”到出口“大腦”。中國的確有很多“雙手”,但是僅僅通過廉價勞動力將無法應對挑戰。中國將來的發展,不是取決于資源和廉價勞動力,而是我們的“大腦”。

知識產權在國外有很多創新的想法和嘗試。有企業自己不生產任何產品,從第三人角度,為權利人解決知識產權侵權問題。這樣的公司在促進專利方面越來越活躍,其產生的價值能占據全球專利市場的一定比例。有一些專利代理公司在嘗試探索最新專利運營模式,甚至會出現專利銀行。而國內的企業如果在技術創新方面沒有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在技術上沒有實質性的創新發展,企業的發展空間就會變得十分有限。

如果未來要在知識產權方面從事投資,需要更多了解世界的科技創新、從各種成功和失敗的例子中尋找知識產權投資的機遇和挑戰。    

 

(上海律協知識產權業務研究委員會供稿)

(注:以上嘉賓觀點,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