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下午,上海律協國際貿易業務研究委員會通過騰訊會議線上直播方式公開舉辦“裁判者的工具箱:從司法實踐看合同解釋規則的運用”專題講座。
本次活動邀請到上海通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調解員、“上海市民法典宣講團”成員、英國皇家特許仲裁員協會會員秦悅民律師主講“裁判者的工具箱:從司法實踐看合同解釋規則的運用”,上海律協國際貿易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倪建林律師主持講座。全市有兩百余名律師通過線上參加了本次講座,同時上海律協國際貿易業務研究委員會有多位委員現場參加了本次講座。
講座一開始,秦悅民律師對合同解釋規則的發展做了論述,詳細論述了為什么需要對合同作解釋,以案例的方式介紹了合同解釋的價值,闡述了為什么要建立更為精細的合同解釋規則。對合同解釋的兩種原則——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分別作了講解,并對民法典下的合同解釋一般規則、多語合同解釋、格式條款解釋、肖像許可使用合同的解釋等一一作了講解。此外對臺灣地區合同解釋方法、PICC下多語合同解釋規則、中國法的解釋路徑等做了論述,并將民法典與合同法在合同解釋方面做了對比。
之后,秦悅民律師對合同解釋規則的運用做了論述。以案例的方式講解了文意解釋、體系解釋(整體解釋)、目的解釋、習慣解釋、誠信解釋、及其他解釋規則。詳細講解了各類解釋規則在實踐中的運用及相關注意內容。
其后,秦悅民律師就域外法的合同解釋做了論述。對域外法的合同解釋中的客觀主義傳統做了講解,論述了交易文件之間的解釋規則,并對合同前的談判行為及合同后行為是否能夠作為合同解釋參考做了講解。此外,詳細講述了盡量從有效有意義的角度解釋合同條款、對合同提供者做不利解釋、越不合常理的內容越應當用清楚無誤的文字進行表述、同類規則等合同解釋規則。
最后,秦悅民律師簡要的講述了合同解釋對合同起草的啟示。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