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7日下午,由復旦大學醫事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律師協會醫藥健康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人工智能時代的醫療變革:法律挑戰與應對策略”研討會在上海律協第一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律師協會醫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邱靖主持,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徐宗新、上海市法學會衛生法學研究會會長周少云、復旦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杜儀方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講師林暖暖博士、上海市律師協會醫藥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魏俊璟律師、江軍律師等嘉賓及近50名律師同仁共同參與。本次研討會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的法律問題,旨在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研討會伊始,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徐宗新和上海市法學會衛生法學研究會會長周少云分別致辭,強調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及其帶來的法律挑戰,呼吁加強學界與實務界的交流與合作。
研討會圍繞四個主題展開討論:首先,魏俊璟律師分析了AI醫療產品責任界定問題,深入探討了AI技術在生物醫藥研發、醫療器械以及健康服務等領域的應用現狀,并結合“黑箱算法”等特性,剖析了AI醫療產品在現有產品責任、醫療損害責任框架下的責任歸屬難點及監管建議;接著,杜儀方教授探討了腦機接口技術中的權利再造與法律規制,指出現有權利框架在面對腦機接口技術時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構建認知自由、精神隱私、精神完整性及心理連續性等新型權利的設想與多層次規制路徑。
隨后,江軍律師分享了醫療數據流通運用的合規框架與實施途徑,闡述了國家關于數據要素的戰略部署和“三權分置”等基本制度,并結合上海在醫療數據產品登記、知識產權登記及地方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探討了醫療數據合規流通的具體路徑;最后,林暖暖講師討論了個人健康信息定義擴張及其法律挑戰,分析了在人工智能時代個人健康信息內涵與外延的不斷擴展,并比較了中國、歐盟和美國在個人健康信息保護方面的立法理念與模式差異,指出了當前在立法、司法及理論層面面臨的挑戰。與會專家結合實際案例,提出了針對性的法律應對策略。
自由討論環節中,參會人員就人工智能醫療的法律問題展開深入交流,一致認為加強合作是應對挑戰的關鍵。本次研討會為法律界和醫學界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有助于深化對人工智能醫療法律問題的理解,推動相關法律規制的完善。與會專家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應對人工智能醫療領域的新挑戰,為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