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下午,由上海市律師協會、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上海市法學會聯合主辦的“打造高素質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法律職業共同體,推動上海科創中心、自貿試驗區建設”研討會在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順利召開。這同時也是市律協參與“4·26”知識產權日的主題活動之一。
此次研討會不僅邀請了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教授、市律協會長俞衛鋒、副會長王嶸、浦東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斌、浦東法院副院長朱丹、市律協知識產權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劉峰、市法學會研究部主任張志軍等領導,同時還邀請了五十多位來自法院和律師隊伍中的知識產權專家、學者到會。
研討會首先由浦東法院院長張斌和市律協會長俞衛鋒致辭。俞衛鋒會長提到,今天這個活動有兩個主題:一是知識產權;二是法律職業共同體。4月26日剛好是世界知識產權日,隨著我國的轉型發展,知識產權將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比重,與之相應地,知識產權律師的數量也會與之俱增,更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法律職業共同體方面,則要積極響應中央政法委孟建柱書記提出的律師和司法人員構建新型關系的24字方針,建立長效的合作交流機制。
此后,與會嘉賓分別圍繞本次會議的四大主題“法官與律師新型關系的構建”、“知識產權臨時性司法保護措施的適用”、“知識產權糾紛舉證責任的分配”和“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作了精彩的演講,并與參加會議的學者、法官進行了熱烈的互動和交流,為推動上海科創中心、自貿試驗區建設積極建言獻策。
最后,在會議的閉幕式上,由陶鑫良教授為本次會議作總結性發言。他表示,在他參加過的眾多會議中,本次會議實屬首次由法官和律師的“娘家人”共同組織舉辦的活動,因此意義重大,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浦東法院、市律協和市法學會能繼續強強聯手,為共同打造知識產權法律職業共同體的航空母艦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