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0日下午,上海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巡視員張祎,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主任科員彭森走訪市律協,就調解相關工作展開專題調研并召開座談會。市律協會長季諾、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孫彬彬、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鄧哲等參加座談。
本次調研旨在了解調解職業化、市場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困難以及相關意見建議,系響應本市大調解工作格局構建的號召,不斷深化調解工作,為健全多元調解新格局奠定扎實基礎。同時,對疫情后復工復產復市可能出現的糾紛和化解機制進行預判和提前部署。
孫彬彬主任對目前市律協調解業務研究委員會已開展的實務調研、理論研究以及形成的階段性成果和工作計劃進行了總體匯報,并對目前調解工作開展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制度完善建議進行了總結,包括經費落實、調解員培訓與準入、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調解商業化可能引起的利益沖突等。
鄧哲副主任從調解機構和形態的梳理和調研入手,指出目前調解組織案件處理吞吐量較低,專業程度仍有待提高,且基本以公益性為主,調解商業化的發展仍有較大空間。
季諾會長對市司法局長期以來對上海律師的理解與支持表示感謝,并表示上海律協將全力支持調解大格局的構建和發展,為調解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和保障。同時,季會長指出,調解工作職業化、市場化發展進程中,宏觀框架的搭建和系統工程的完善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在專業調解員構成上,要堅持以律師為主體,倡導其他有豐富經驗的調解員,經過專業培訓、職業化后進入專業調解。
本次座談會還針對近期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后復工復產復市可能出現的糾紛和化解機制進行了預判和提前部署。
張祎巡視員表示,包括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社會組織調解、司法調解在內的調解體系的構建與聯動,有助于整合社會的調解資源,形成多層次、多手段、多主體的多元調解結構,最終達到廣泛解決糾紛的目標。調解的職業化、商業化有助于提升調解專業程度,應成為后續工作開展的重點領域。關于疫情后矛盾,要關注疫情發展的矛盾轉換,聚焦重點問題,聯動專業力量,共同發揮主體作用、聯動作用、平臺作用,促進復產復工有序進行。
為落實疫情防控期間及疫情后矛盾的化解,市律師協會將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律師服務志愿團,充分發揮專業團隊的力量,為本市調解工作提供專業和技術支持。針對疫情相關類型化合同糾紛、侵權糾紛,配合做好調解工作。同時,市律協將繼續做好業務研究總結和宣傳工作,對疫情相關案件進行整合歸納,以期為疫情相關調解工作提供引導和參考。
未來,市律協將繼續按照司法局的指導,充分發揮律師職能作用,化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市間的矛盾轉化,全力支持調解行業的發展,打響“上海調解”法律服務品牌,形成促進復產復工的良好氛圍和基礎。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