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良好的ESG評級有助于上市公司塑造良好資本市場品牌。通過實踐ESG相關議題,引導企業進入綠色發展模式。律師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積極探索提供ESG合規服務的實踐,包括ESG宣傳培訓、ESG合規診斷服務、ESG項目全流程服務、ESG爭議解決服務等。
【關鍵詞】
ESG 合規 法律服務
ESG,即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治理),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ESG的三個價值支柱是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責任。環境責任要求公司應當提升生產經營中的環境績效,降低單位產出帶來的環境成本。社會責任則要求公司應當堅持更高的商業倫理、社會倫理和法律標準,重視與外部社會之間的內在聯系,包括員工的權利、相關方利益以及行業生態的改進。公司治理責任要求公司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圍繞受托責任合理分配股東、董事會、管理層權力,形成從發展戰略到具體行動的科學管理和風險控制制度體系。
在我國當前推動新時代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實現美麗中國建設和 “雙碳”目標背景下,ESG的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價值維度與減排和可持續發展主題高度契合。
一、 ESG理念的起源、發展及其對企業的價值
ESG最早起源于投資界,為了實現持續盈利,投資人從風險防范和業務可持續性的角度,考量被投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以此評價業務模式的可持續盈利能力,逐漸發展出與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等概念有著高度關聯的影響力投資、社會責任投資等可持續發展投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在乎者即贏家》(Who Cares Win)報告中首次提出ESG的概念。
ESG投資原則在財務狀況、盈利水平、行業發展空間之外,從環境(E)、社會責任(S)以及公司治理(G)角度,更全面的評估一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社會貢獻。國際市場利用ESG信息進行責任投資日趨成熟。據全球可持續聯盟(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以下簡稱GSIA)的數據,歐洲的資管市場已有近半采納ESG投資,美國的資管市場也有約1/4采納ESG投資,ESG投資逐漸趨于主流化。
近年來,ESG投資發展速度加快,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2年5月底,我國市場名稱中帶有“ESG”的公募基金產品已有20余只,合計規模超74億元。包含新能源、環保、低碳、綠色等概念的“泛ESG”基金產品已達160多只,總規模超2000億元。
企業提高自身ESG表現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有助于實現社會價值與經營發展的“雙贏”,實現環境價值到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轉換。隨著境外投資者不斷加入中國資本市場,中國上市公司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表現也成為越來越多的境內外投資者和資產管理公司關注的重點,部分外資企業在總部投資人的要求之下,也需要收集公司在ESG管理方面的信息并按要求披露。
ESG報告指引和評級的出發點,在于希望上市公司首先要從環境和社會因素的風險合規管理入手,進而增強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提高包括投資者在內的利益相關方對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信心。在ESG價值理念的引導下,企業除做好自身的合規管理工作外,還將合規管理延伸至供應鏈及產品全生命周期,提升整個產業鏈甚至行業的可持續盈利能力。
二、 ESG與其他可持續發展管理之間的關聯
(一) ESG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以下簡稱 SDGs),聯合國所有成員國在2015年通過的全球行動目標,旨在到2030年前結束貧困,保護地球,確保所有人都享有和平與繁榮。SDGs共包含17項可持續發展子目標,覆蓋健康、教育、性別平等、氣候行動等議題,在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性之間取得平衡。
SDGs將指導2015年至2030年的全球發展政策和資金使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以下簡稱UNDP)作為推動SDGs的主要機構亦將督促各國政府的發展政策,以及民間組織和私營機構包括投資者的資金使用符合SDGs。ESG是可持續投資的理念,相關議題與SDGs的最終目標一致。投資者如何應對ESG問題會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產生重要影響,需要在其中考慮SDGs相關要素。
(二) ESG與企業社會責任(CSR)
企業的ESG表現主要會通過ESG報告的形式對外公布。在ESG報告之前,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以下簡稱CSR)報告更早為中國企業和社會大眾所熟悉。CSR重在通過信息披露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常見形式即CSR報告。我國在2015年發布GB/T 36000-2015《社會責任指南》、GB/T 36001-2015《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和GB/T 36002—2015《社會責任績效分類指引》,共同構成支撐社會責任活動的基礎性系列國家標準。
CSR強調多利益相關方視角,關注的群體比較寬泛。ESG主要從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角度出發,聚焦企業社會績效與股東回報之間的關系。CSR應用場景比較寬泛,可能出現在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品牌營銷、社區溝通、員工管理等領域,這些部門都可能成為CSR工作的管理部門。ESG應用場景聚焦在資本市場,特別是在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之間,企業內部一般是投資者關系管理部門負責ESG。秉持ESG理念的投資者也十分重視被投企業披露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績效信息,近年來資本市場也在大力倡導上市公司發布ESG報告,部分公司直接以ESG報告替代原來的CSR報告。
(三) ESG與環境健康安全管理(EHS)
EHS是Environment(環境)、Health(健康)、Safety(安全)的縮寫。EHS管理體系是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兩體系的整合。在外資企業中較早建立了完善的EHS管理體系,包括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明確主要負責人權責、配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和人員,并在財務預算方面,為EHS管理提供專項支持。
ESG在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與EHS有密切相關,許多ESG報告的數據需來自EHS管理,包括碳及溫室氣體排放、環境政策、能源的使用、生物多樣性、員工環境意識、污染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勞工職業防護、安全生產管理成果等。但ESG在S社會責任和G公司治理方面,比EHS范圍更廣。S不僅要求企業關注傳統的安全責任,還包含了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產品責任和慈善責任,要求公司董事會參與并關注ESG各方面的管理。可以說,做好EHS合規,是提升ESG表現的前提條件,公司高層對ESG的關注,也可以促進EHS合規更進一步發展。
三、 ESG相關指標與評價體系及其對企業的影響
目前,越來越多的報告和評級的第三方正在對國際和國內的許多上市公司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績效進行評估和評級。隨著ESG投資及理念的發展傳播,ESG評級標準體系正在迅速擴展和分散化。據統計,全球從事ESG評級的機構超過600家。當前市場上對ESG評價的根據相關ESG指標和要素展開,通過參考各國際組織和交易所制定關于ESG信息的披露和報告的原則及指引,確定評級對象,根據被評企業所在行業篩選評價的主要議題和要素,并確定打分權重。ESG理念及評價體系的內容包括了企業在經營中需要考慮的多層次多維度的議題。在環境方面主要包括了碳及溫室氣體排放、環境政策、廢物污染及管理政策、能源使用/消費,自然資源(特別是水資源)使用和管理政策、生物多樣性、合規性。在社會方面包含了多元包容及性別平等、員工權益保護、福利及發展情況、員工的健康與安全、人員培訓與晉升、產品責任、供應鏈及合規性。在治理方面涉及公司治理架構、董事會成員組成,反腐敗反賄賂政策、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稅收透明度、公平的道德行為準則及合規情況。
ESG評級被用作評估公司主體在ESG方面的表現,評價結果將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決策。國際主要投資機構將發布ESG投資指引,較好的ESG表現能夠給企業提升市場價值的并降低融資成本。
評級機構中,MSCI從財務、行業、產品、評級標準化、風險與機遇、溝通等維度,使用AI技術提取和驗證非結構化數據,從公開渠道獲取底層數據,在環境、社會議題區分風險項指標和機遇項指標、在公司治理和商業行為方面進行倒扣制對評級對象進行打分,最終的評級僅基于公開信息得出。
公司的ESG議題的實踐和相關ESG信息的披露,是ESG評級前提條件,評級提供了行業內同時期不同企業間ESG績效表現的評價和比較方法,公司通過ESG評級和評價,可以了解ESG實踐情況在同行業企業中的位置,通過吸收最佳實踐的相關經驗,通過實施符合行業標準要求的ESG實踐與合規管理,以更加準確和量化的數據披露ESG表現,以提升ESG績效表現。
四、 ESG與企業合規價值轉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ESG表現好的企業在業務中注重降低來自社會和環境的負面風險影響,在降低生產經營產生的環境和社會資源的成本方面更具有優勢。平時在合規管理方面做的好的企業,在面臨國家政策對環境、安全等執法政策更加嚴格時,抵御政策風險的能力更強。
在信用評級方面,國際評級機構也認識到ESG對主體償債能力的影響,部分機構將ESG因素納入主體信用評級系統。惠譽評級(Fitch Rating,“惠譽”)、穆迪(Moody’s) 等機構都將ESG因素納入了其企業信用評級方法學。國內的中證鵬元等企業主體信用評級機構,也將對評級對象的ESG風險評估結果作為調整因素納入評級模型。
2021年6月中國證監會公布了修訂后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21年修訂)》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3號—半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21年修訂)》,修訂內容之一是新增環境和社會責任章節。將定期報告正文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有關條文統一整合至新增后的“第五節 環境和社會責任”,并在定期報告新增報告期內公司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情況的披露內容,鼓勵公司自愿披露在報告期內為減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等。
從ESG投資角度,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者,金融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越來越依賴ESG報告和評級來評估和衡量企業在一段時間內ESG的表現。這些ESG評級結果也成為了投資者與企業在ESG評級進行溝通的基礎。
優秀的ESG評級或評級的持續提升能力可以為上市公司塑造良好資本市場品牌。上市公司需建立有效的ESG管理組織架構,進一步明確董事會的ESG管理職責,制定公司層面ESG方針及戰略,并推進ESG相關部門具體落實等,從而有效提升公司ESG管理效率,并進一步強化ESG風險管理,監控長期ESG風險及機遇,同時考慮對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進行管理,設置減碳目標,以符合可持續評級要求。
通過實踐ESG相關議題,可以引導企業進入綠色發展模式,提升治理污染和保護環境的效率,更好地處理環境保護、經濟增長與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五、 律師提供ESG合規服務的實踐探索
近年來,我們上海市金茂律師事務所EHS/ESG法律團隊,積極探索為客戶提供ESG合規法律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包括:
1. 大力宣傳ESG,為客戶提供ESG培訓
我們充分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ESG基本知識和理念及實踐,并在相關探討會、論壇上宣講ESG=,并與相關研究機構合作開發“ESG理論與實務”和“企業碳管理實務”等課程。
出版《環境法律服務 爭議解決與合規發展》專著。該專著緊跟時代的發展方向,突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落實雙碳目標,提升ESG表現、加強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出版后受到多方好評。
合作完成《ESG理論與實務》著作,并為客戶提供ESG相關的培訓,該書在2022年7月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榮膺“年度ESG研究”獎項,在2022年12月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向光年會上榮獲向光獎“年度學術研究TOP10”獎項。
2. 為客戶制定ESG發展規劃和落地服務
包括提供ESG公司的以往公開信息,在收集同行業企業的ESG報告的基礎上,幫助客戶尋找差距,制定提升和落地計劃計劃
3. 為客戶提供ESG政策法規庫,并定期更新和定期講解
在我們原有EHS法規數據庫的基礎上,投入資金開發完成ESG政策法規庫,為客戶提供方便在線檢索、下載等功能。同時定期更新,確保法規庫的信息及時、準確。對于新的ESG政策法規信息,定期為公司企業的管理層進行講解,并提供咨詢服務。
4. 為客戶提供ESG合規診斷服務
為企業提供ESG合規診斷服務,幫助企業發現合規差距。重點在環境保護、氣候變化、職業健康、安全生產、事故應急以及勞動、稅務等方面,從ESG合規組織、管理制度、實施效果等多個維度進行診斷,出具診斷報告,并提出改進的意見建議,受到客戶好評。
5. 為客戶提供ESG相關項目的全流程支持
通過ESG合規診斷發現了問題,協助企業管理層對相應的項目進行指導和跟進。例如對于企業的節能改造項目,從方案評估、可行性研究,到項目審批、施工改造、竣工驗收、爭取激勵措施等提供全流程的服務。
6. 為ESG報告編制提供服務
我們與有關服務機構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ESG報告的編制提供支持和服務,并嘗試為客戶ESG報告提供驗證服務,以進一步保證ESG報告信息的準確和可信度。
7. 為客戶提供ESG相關的爭議解決服務
充分利用律師的專業技能,為客戶的ESG爭議解決提供專業服務。這些年來,我們在環境污染刑事責任、行政處罰聽證、環境公益訴訟、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環境相關合同糾紛等多個方面,為客戶提供服務。
由于在ESG法律服務方面取得的成就,筆者于2023年9月被LEGALBAND評為“2023年度中國律師特別推薦榜15強:ESG與綠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