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近期微軟通過更新程序對軟件用戶進行驗證,該認證方式因為將盜版軟件用戶的電腦每小時黑屏一次,并顯示提示用戶可能是盜版軟件的信息,這一做法在網上引起恐慌,并引起社會各界熱烈討論,微軟的做法是否侵犯用戶的權益?是否逾越了保護知識產權技術手段的合理界限?社會各界眾說紛紜。
10月30日,信息網絡及電子商務法律研究委員會與知識產權法律研究委員會就此召開研討會,就“微軟黑屏驗證的技術手段是否合法”、“個人電腦的信息安全如何保護”以及“反壟斷法生效對我國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及辦公軟件市場的影響”三個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主要有三種意見,持第一種意見的律師認為,微軟的做法已經跨越了合理的界限,涉嫌違法,保護知識產權不能成為濫用知識產權的藉口。有律師提出了明確的可以適用于本案處理的法律依據以及理由;第二種意見認為,微軟的做法是一種正好“踩線”的“擦邊球”,是一種灰色地帶,已經經過內部律師的精心法律設計,現行法律很難進行制裁;第三種意見認為,微軟的做法是保護知識產權的技術手段,盜版軟件的使用者不是消費者,支持微軟保護知識產權的做法。從現場調查的情況來看,持前兩種意見的律師基本持平,且占大多數,持第三種意見的律師較少。
本次會議由信息網絡及電子商務法律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劉春泉律師和知識產權法律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劉峰律師主持。50多名律師參加了討論。會議還吸引了上海多家媒體記者參加。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