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下午,上海律協國際貿易業務研究委員會面向全市律師通過騰訊會議線上直播方式舉辦了“國貿講壇”第四次活動。
本次活動邀請到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法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殷敏教授,講座內容為國際貿易支付與國際融資擔保。由上海律協國際貿易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倪建林律師主持講座。全市有兩百余名律師通過線上參加了本次講座,同時上海律協國際貿易業務研究委員會有多位委員現場參加了本次講座。
講座一開始,殷敏教授從電匯、銀行托收、信用證三個方面論述了國際貿易支付和風險控制,電匯主要分有款到發貨(前T/T)和貨發之日起30-60天后付款(后T/T)。其中對買方而言,最優選擇是FOB+記名提單;對賣方而言,最優選擇是CIF+指示提單。關于銀行托收問題,殷敏教授主要講解了銀行托收的流程及其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和法律問題。其后,殷敏教授對銀行信用證的流程也做了講解,從法律依據、性質、銀行責任、信用證欺詐例外原則等方面對銀行信用證做了詳細的講述。
之后,殷敏教授從獨立保函的業務流程、認定、性質、管轄和法律適用以及獨立保函的欺詐認定和欺詐例外原則等方面對獨立保函做了講解。首先是獨立保函的業務流程,在申請人/指示人與受益人存在基礎交易關系的情況下,由申請人/指示人向開立人申請/指示開立保函,由開立人向受益人出具保函,受益人在向開立人提交單據請求付款后,開立人審查單據,表面相符即付款,其后開立人向申請人/指示人追償。其次,關于獨立保函的認定,載明據以付款的單據和最高金額并滿足“見索即付(核心特征)”“載明適用獨立保函交易示范規則”“開立人付款義務的相對獨立性”任意一項即可認定。之后殷敏教授對獨立保函的獨立性和跟單性做了論述。最后殷敏教授對獨立保函的欺詐認定和欺詐例外原則及獨立保函的管轄與法律適用做了詳細的講解。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