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重新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起點和進行第二次革命的里程碑。解放思想,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團結向前,如浩蕩東風驅散共和國上空的陰霾,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新時期,開辟了民主法制建設和律師事業發展的光輝歷程。
1998年12月18日,市律師協會召開了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座談會,由張凌會長主持會議。市司法局楊全心副局長和辦公室、律管處負責人出席了座談會,20多名老中青律師代表聚會一堂,暢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律師事業的歷史飛躍,撫今思昔,感慨萬千。
二十年風雨征程,二十年滄桑巨變。白發蒼蒼、飽經磨難的老律師們,透過二十年的時空回首往事,以他們在那“左”傾思潮泛濫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里的親身經歷,展示了以往律師生涯的辛酸;當十一屆三中全會后,1979年恢復律師制度時,他們又癡情不改 歸隊,回憶當時的情景至今仍熱淚盈眶;談到創業之初,兩個人共一張辦公桌,到法院辦案吃大餅油條面包閱卷,被稱為“面包律師”的艱苦歲月,言語中充滿了自豪感;看今天上海律師事務所已發展到336家,律師隊伍已從79年的50人發展到4500多人,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市律協顧問委副主任、一級律師李樹棠說:律師業在二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沒有祖國今天的繁榮,也沒有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飛速發展。一級律師李國機說:沒有鄧小平,沒有三中全會,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一切。今天我們吃了飽飯要記住過去的艱辛。改革開放萬歲!
座談會十分活躍,律師們爭相發言。聯合所的江憲律師說,20年前我還是新華書店的一名員工,20年后我已成長為一個有一點知名度的律師,是時代造就了我們這一代中青年律師。恒信所的鮑培倫律師說,我們的命運和祖國的興衰緊密相連。中青年律師要在老一輩律師們開創的事業基礎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一級律師傅玄杰也情不自禁地抒發他的感慨:上海的中青年律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既懂法律又懂外語,令人欣慰。情系律師事業的與會者們居安思危,談到了上海律師與外地律師的差距和青黃不接等問題,對培養和引進人才、提高律師素質、優化執業環境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
楊全心副局長認真聆聽了律師們的發言,并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民主法制建設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上海律師業發展到今天,與老一輩律師們的奉獻和奮斗是分不開的。要學習老律師對律師事業的執著信念,學習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艱苦奮斗精神。司法機關的重要職責就是促進和推動律師事業的發展。一要宣傳律師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解決機制問題,走合伙制的發展之路;三要加強人才培訓,提高律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四要改善和優化律師執業環境,更好地發揮律師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中的作用。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正如張凌會長在總結發言中所說: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只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才能推動上海律師事業的更大發展。面向新世紀的上海律師,必將海納百川,探索創新,在跨世紀的征程中,為實踐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譜寫更加恢宏壯麗的篇章。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