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對中國人民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肺”)爆發,世衛組織將新肺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隔離”成為2020年伊始的高頻詞。由于隔離、治療導致家庭重大計劃及家庭相處模式等發生變化,婚姻家庭矛盾呈現出新的特點。
新肺疫情下的家庭矛盾如何化解,家庭成員的心理如何調適?針對上述問題,本文給出相關建議。
一、新肺疫情下的五大家庭矛盾來源
1. 短期家庭模式改變
隔離是疫情防控主要手段,正遇春節的隔離禁令之下可能導致短期家庭模式的改變。目前多種家庭模式并存:父母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子女與一方或雙方父母共同生活、成年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已提交離婚訴訟雙方在訴訟等待期共同生活、其他家庭成員共同生活等。家庭模式的改變可能導致新的家庭矛盾,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外)祖父母與(孫)子女之間等,從而引發人身及財產糾紛。
2. 儀式性聚會取消
1月30日,民政部通知各地民政部門要勸導群眾從快辦理喪事,避免人員聚集扎堆。另外,各級政府也先后發文通知取消各類酒席及家庭性聚會,也勸導不拜年不串門等。
3. 取消或推遲婚姻登記
民政部建議取消2月2日開放婚姻登記,不舉辦集體頒證儀式。各地民政部也陸續呼吁,不要在近期特別是2月14日等日子,扎堆結婚登記,消除因人員聚集而增加的疫情傳播的隱患。
(1)結婚登記
結婚登記調整,可能導致新人矛盾。而結婚日期是夫妻關系的開始,相應的人身及財產關系也會相應受到影響。
(2)離婚登記
離婚登記被推遲或變得困難,可能使原有的夫妻矛盾更嚴重,懸而未決的婚姻對夫妻雙方及其他家庭成員都可能造成傷害。《民法典》公布實施后,協議離婚將設置冷靜期,協議離婚可能變得更困難。
4. 疫情防控矛盾
不出門是普通人疫情防控的措施,但不同人的疫情防控意識不同,部分人甚至還有外出聚會、聚眾賭博等行為,家人因擔心而對上述行為向有關部門舉報等,也成為新的家庭矛盾來源。
5. 其他
隔離在家導致的家暴問題以及家庭成員隔離導致的撫養監護問題等,上海市律協婚家委有關委員已出具建議,不再重復。
二、新肺疫情下的婚姻家庭矛盾化解
目前全國聚焦抗擊新肺疫情,正常訴訟工作受到較大影響。針對新肺疫情下的矛盾特點,給出以下化解建議:
1. 家庭成員加強溝通
大部分家庭矛盾源于生活瑣事,部分也源于對疫情的恐慌心理,通過家庭成員內部溝通可有效化解矛盾,各民政部門也陸續在通過線上或線下向家庭提供宣傳資料。
2. 居(村)委等介入調解
居(村)委會最貼近群眾生活,在化解群眾糾紛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上海市貫徹實施《上海市居民委員會工作條例》情況的報告,自2017年以來,居委會調解婚姻家庭糾紛57531件。居(村)委會對于疫情防控中的家庭矛盾調解,還可開通線上調解渠道。
3. 專業調解組織調解
專業調解組織在解決糾紛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也越來越多,據悉目前部分人民調解委員會已設立線上調解渠道。建議上海各調解組織在疫情期間開通咨詢專用電話,邀請律師、專家等參與線上咨詢,同時開通線上調解服務,通過視頻調解的方式保障上海居民足不出戶進行婚姻家庭矛盾調解。
4、法院訴訟
如果矛盾不是很突出或并不需要特別留意訴訟時機,不建議當下選擇訴訟的方式解決家庭糾紛。當然,上海法院很早已開通網上立案服務,對尚未立案的婚姻家庭案件可通過網上立案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已經進入訴訟程序的婚姻家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延期舉證、延期開庭等。
最后,我們需要增強信心,新肺疫情過去后很多矛盾也會過去。
三、新肺疫情下的婚姻家庭矛盾心理調適
1、心理問題
新肺疫情下,很多人存在負面信息過載、恐懼焦慮及精神空虛等問題,而新增且暫時無法解決的家庭矛盾對很多人的心理健康無疑是雪上加霜。
2、調適建議
可參考《SARS安心手冊》給出的心理調適建議,包括:靜心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處理負向情緒,堅持運動,正向思維等。另外,家庭成員也可利用隔離時機加強交流,營造良好的家庭關系,做好情緒管理。
同時,記得尋求專家幫助。產生家庭矛盾,修復家庭關系,可尋求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等專家幫助,各地婦聯機構也已陸續開設新肺疫情心理咨詢專線。對于患病的民眾、家人患病的民眾以及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需要特別關注。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到:“我認為中國最大的幸運,是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新肺疫情下,人人守護好自己的家庭,就是守護好我們整個國家。